南京大学2001—2003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博试题 KRbv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E[j A
2001年试题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W ~<^L\Lu
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HdI8f!X'TG
1、 简述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 ,u=`uD
2、 简述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 r+!
YIk
3、 简述社会交换理论在人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理论来源 W-f=]eWg
4、 简述布尔迪厄德“文化资本”理论 ,]C;sN%~}
5、 有关政府预算的一项社会调查想知道某市市民对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交通建设经费
x^qVw5{n
投入方面的意见。由于调查经费有限,甲研究人员把问卷发往全市各小学,然后通过学生 2>9C-VL2
转到家长手中;乙研究人员从全市18岁以上成人中随机抽出调查对象,再用邮寄方式发放 KM0ru
问卷。请比较两种不同的调查方法,指出各自的长短。 T.F!+
二、论述题 (每题15分,共45分) h8j
.(
1、 论述唯名论和唯实论两种社会观 $p8xEcQdU#
2、 论述宏观社会学理论和微观社会学理论的区别 X #dmo/L8
3、 社会学的中国化应该如何借鉴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历史教训? ^#-l
q)
三、计算题 (每题15分,共15分) @u+]aI!`-
在一次对研究生考生的社会调查中,某地区所有考生的资料显示,该地区考生5门课程的总 pQ" >UL*
分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每个考生的平均分为320分,标准差为25.38,试求: lBE=(A`
(1)、从该地区中随机抽取一名考生,其总分超过340分的概率; NX.6px17
(2)、如果抽取一个容量为9的随机样本,求其平均总分超过340分的概率 ;O5zUl-`
(3)、比较(1)和(2)的结果,请做出统计意义的解释;另外,如果总体不是正态,那 YaqR[
F
么(2)的答案将是什么? @IKYh{j4
(附:查表可知,Ф(Z<=0.79)=0.7851 bP#:Oi0v`
Ф(Z<=0.78)=0.7823 ;+_:,_
Ф(Z<=2.36)=0.981) 2W(s(-hD
2002年试题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hag$GX'2k
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Ny7 S
1、 简述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及其特征 "cGk)s
2、 简述符号互动论中衣阿华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差异 =J==i?
3、 简述米尔斯对美国中产阶级的论述 ~Cttzn]pR
4、 简述吉登斯的现代性制度“组织丛” octL"t8w
5、 什么是操作化?它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Wi<m{.%\E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qZh/IW
1、 论述库恩的范式思想及其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8`{:MkXP
2、 科尔曼针对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联系脆弱,提出了 ;1=1:S8
怎样的解决方法?是举例说明。
v~C
Czg
3、 试比较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两种社会研究方式的特点。 ?R
'r4P,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15分) .43'HV
对北京和南京两城市各随机抽取400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居民人均月收入为1 \l0[rcEf
200元,标准差为180元;南京居民人均月收入为500元,标准差为80元。问: {fM'6;ak
(1)、北京居民互相之间在收入上的差异,与南京居民相互之间在收入上的差异,哪一个 W
i.&e
更大? >6-`}G+|
(2)、在95%的置信度下(Z=1.96),南京市居民平均月收入的置信区间是多少? }v{LRRi
2003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E&w
7GZNt
简答题 a-tmq]]E
1、 帕累托的剩余物与衍生物 Rv>-4@fMJ
2、 齐美尔的社会类型
K5 z<3+
3、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 yPp9\[+^j
4、 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 y.k~Y0
5、 米德的精神、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372rbY
6、 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分别应用于什么情况下 >:!5*E5?
7、 从以下一个表 谈谈你的看法 ({_{\9O,3
(统计数据、抽样比例、卡方检验) 29b9`NXt
论述 ="H%6S4'
1、 韦伯的理性化理论 Z{d^-
2、 帕森斯的宏观理论与默顿的中层理论的联系、区别 I{2hfKUe`
3、 社会理论整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n@i HFBb
4、 调查研究与其它方法相比的主要特征,结合实际谈一下实际调查过程中注意的环节。 vr l-$ii
来源:南京大学 j
$:~Rek
w9imKV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