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简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遵循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_Khc3Jo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即VMP=r。 M#VE ]J
当VMP>r时,增加一单位要素带来的收益超过成本,因而应增加要素投入。 *q".-u!D[
当VMP<r时,减少一单位要素带来的收益低于成本,因而应减少要素收入。 27"%"P.1
故:VMP=r,即只有当增加单位要素给厂商带来的收益等于成本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 3`.7<f`
TXk?#G\o
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TAF
PawH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7:3$Ey
(1)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M&Uj^K1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RUT,Y4 b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0_"fJ~Y^J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vIwCJN1C
&n?^$LTPY
4.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 5HO9+i
(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由需求与供给决定的。所以,需求或供给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yA(K=?sq
(2)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它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JN8f]a^"g
(3)供给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它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q51Uf_\/
O1*NzY0Y%-
三、计算题 QC;^xG+W
(1)IS曲线:300-100r=-200+0.2Y Z%Zd2
v
LM曲线:0.4Y-50r=250 ),!;| bh
(2)求解:300-100r=-200+0.2Y `zXO_@C
0.4Y-50r=250 WT`4s
得到:Y=1000 $3uKw!z
r=3 z`FCs,?K
(3)C=100,则IS-LM方程为 .h5[Q/*h
100+300-100r=-200+0.2Y H0SQ"?
0.4Y-50r=250 q)vplV1A
解得:Y=1100,因此,国民收入增加100。 IGFR4+
)}'U`'q
四、论述题 ;cz|ss=
1.试述外部性(外部经济影响)对效率的影响及矫正外部性的政策。 Ch%m
Bk\Gj`"7
外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影响,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的影响。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在于它使得私人提供的数量与社会需要的数量出现差异。 这可以由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及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加以说明.如果一项活动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那么该项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施加正成本,从而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反之,在存在正的外部影响的条件下,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或:如果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负的外部影响;如果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正的外部影响。) 6]pX>Xho
T%n2$
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大于社会的最优产量;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正的外部影响,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小于社会的最优产量。矫正外部性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外部经济影响在内化,为决策者提供衡量其决策的外部影响的动机。这些政策主要有: F]t(%{#W
(1)税收和补贴,即向施加负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产生正向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等于外部边际收益的补贴。 b2=0}~LK
(2)企业合并,即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 @L:>!
<
(3)明确产权和谈判。依照科斯定理,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就可以通过市场谈判加以解决。 {$^DMANDx
j>/ ,$H
2.试述经济中自动稳定器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 x5WW--YR+
首先,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U*P. :BvG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8mlZ
X9C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q7
Ry4-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见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6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