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之后,也经历了很多事情,最大的心得就是:博士要学会孤独且珍惜地活着。 @*?)S{8
其实很多人天生欠缺“孤独地活着”的能力,他们的生活必须充满社交能量,以至于他们将这种社交能量形容为一种赖以生存的技能和资本。脱离了这种社交能量,他们的人生就什么也没有了,这是一种非常悲惨的状态。 SEf RU`
“孤独地活着”这种表述其实具有天然的矛盾。人本身是社交动物,但是博士的学习很多时候让人处于孤独的状态。如何协调这种内在的矛盾,是每一个博士生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处在这样的状态下,人可以说是极端脆弱的,但也可以说是极端坚强的。 d]A.=NAc
从更高的层次上看,孤独是支撑思考的骨架,也是活化思考的灵魂。不遭遇孤独的思考基本上也是随大流的思考,真正脱颖而出的前沿性的观点,视角和概念很多时候都伴随着其与生俱来的孤独感。一个顶尖的学者,在人生的某种状态下必然也是孤独的,只有如此他才能摆脱掉世俗的喧嚣和影响,真正开辟出“少有人走的路”。这个前提下,他如果也能好好活着,就会誉满天下,但很多顶尖的学者其实承受不住这种孤独感对心灵的冲击和剥削,于是生命的火花归于沉寂——这也是“孤独地活着”最大的风险和悲哀。 q+iG:B /Z
“孤独地活着”之后,是“珍惜地活着”。 8Z&M}Llk
其实走到博士这个阶段,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类教育体系的顶峰,但长久以来驱动我们向上的动力会让我们无视已经收获的成绩,却只是盯着更高峰。换句话说,我们并不“珍惜”我们的收获,而是惯性地投入到一场又一场攀爬中——抱怨,自卑,焦虑,否定,种种负面情绪也会随之而来。 vEy0DHEE
4年博士期间,我见证了一些死亡,也经历了一些悲剧,因此对此有所体会:身处越高,收获越多,人越是容易丧失掉“珍惜”的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人会变得不在乎失去的东西,除了麻木外别无它感。而更严重的是,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正在失去和将要失去。而失去而不自知的结果,往往就是最后的珍惜而不可得。 TxJoN]Z.
在这个状态下的人,其实有多种表现:有的人的思想被所在的精英阶层的价值观固化,每天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演绎着种种精致的庸俗。还有的人思想被冷漠包裹,用距离来切割一切可能的伤害,也切割一切可能的友善。如同顾城的诗句所言:“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FOPfob[
更多的人,则是盲从于生命中的各种小聪明和大庸俗,本来已经失去了分辨好坏对错的能力,却非要故作世故地强调“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没有对错考量的利弊博弈,不恰恰是人类社会所有恶之根源吗?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自以为有责任——多少触目惊心的悲剧,已然证实了这一点。 R*[X. H
“珍惜地活着”是我至今也无法贯彻的另一个试炼,其难度甚至比“孤独地活着”更高——毕竟孤独可以被一分一秒来慢慢适应,珍惜却只能一点一滴来慢慢体察。前者是被动,后者是主动,难度截然不同。 N5PW]
一个“珍惜地活着”的个体,其命运却可能是一场悲剧的喜剧。(作者系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学在读博士) }b5omH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