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JF}m
=
刑 法 学 @uanej0q7
1999年 X,{[R |
1、 从罪刑法定原则论述犯罪的实质定义与形式定义的关系。 #T@k(Bz{L
2、我国减免刑事责任的根据和事由 -!K&\hEjj
3、评费尔巴哈心里强制说 J~50#vHY
2000年 g's!\kr
1、 报应刑与教育刑之争及其对刑事政策的影响 8H`L8:
CM
2、从罪刑法定原则角度评价空白罪状的刑法规范 +cKOIMu9
3、原因自由行为 be$']}cP
2001年 {s@ 0<!
1、刑法的公正与功利的关系 FZIC|uz
2、 法条竟合及其适用原则 L27WD m^)
3、法益侵害说 `zB bB^\`W
2002年 zx*D)i5-
1、 罪刑均衡与刑法个别化关系 _O;4>
2、正犯与共犯的关系 ^P*-bV4
3、期待可能性 6As%<g=
2003年 7B\Q5fLQ
1、试论罪刑关系 "_&c[VptWi
2、 片面共犯
[;4;.V
3、持有型犯罪 Uw!d;YQm
2004年 h=JW^\?\]
1、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之比较 :@eHV=|+>
2、强奸幼女罪司法解释置评 +r9neS.l
3、刑罚目的综合理论 V!>j:"
2005年 !2^~ar{2
1、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w`F-ke]I
2、 客观未遂与主观未遂 _zi| GD
3、 责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 YDj5+'y
2006年 -ZyY95E<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其立法体现与司法表现 E@n~ @|10
2、过失危险犯 Nu\<Xr8
3、简评(日)大土家 仁的“ 人格刑法学” %>6ilGQ+
2007年 SynRi/BRmw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刑罚改革 DHv86TvJt
2.论商业贿赂 VJFFH\!`
3.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 }/,Rp/+7]
2008年 c b&Yf1
1、论法益的概念及其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作用 BG=
J8
2、论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机能的关系 G_,9h!e
3、许霆案件的法理学分析2 )9[u*|+
犯罪学、监狱学 &[_@f#
1999年 !c1M{klP
1、 简析20年中国社会变迁对犯罪的影响 ^y KkWB*
2、加洛法罗的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分类的理论 F|qMo
|
3、服刑犯人的法律地位 iyd$_CJ z
2000年 6H5o/)Q~
1、 评龙布罗梭 ey,f igjd.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hITYBPqRO
3、狱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Y:L[Iz95
o
2001年 /<IWdy]$3
1、 刑事社会学派对行刑制度的影响 HGh
-rEh
2、社会控制与犯罪发生的相关性 "bF52lLu
3、 20世纪美国的犯罪学理论及萨瑟兰的贡献 ]Y!Fz<-;P
2002年 |+::sL\r
1、 评述标签理论 79@CO6
2、刑事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a:`<=^:4,
3、论经济结构调整与犯罪预防 W=w]`'
2003年 _$5DK%M}
1、 加洛法罗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观点 .UQ|k,,t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犯罪变化特点 qe&B$3D|
3、制约监狱效能的主要因素 la w$LL
2004年 JGTsVa2
1、 行刑社会化(冯卫国) 3S]QIZ1
2、流动人口犯罪原因 fCF.P"{W"
3、菲利的犯罪饱和说 W;2J~V!c
2005年 {FKr^)g
1、 迪尔凯姆的犯罪学思想 6w;`A9G[YI
2、 黑社会犯罪(刘守芬) o{fYoBgr
3、 犯罪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 TK[[6IB
4、 累进处遇制度 n8=Dzv0
2006年 +hr|$
1、网络犯罪的特征与预防 '@ Y
@Fs
2、评犯罪原因的经济学理论 f_[dFKoX
3、试评罪犯矫正对综合治理的意义 ]k^?=
2007年 { +w.Z,D"
1.被害人国家补偿 ?O#,{ZZf=
2.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Nc{&AV8Y_v
3.监狱行刑理论的社会化变迁 fuv{2[NV
2008年 `N.:3]B
t
1、试论古典犯罪学和实证主义犯罪学的异同。3 b~:)d>s8wY
2、试论赫希的社会约束理论。 EFh^C.S8
3、试论我国监狱分类制度及其完善 u*P@Nuy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