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07年考博管理心理学试题 Is&z~Xy/
kKFmTo
一、简答题 ??0C"8:[
1.简述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Bo (*%
v*`
$is+
2.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ikf!7-,
N+%E=D>
3.简述群体应具备的特征. RO"c+|Py
ZnSDq_Uk
4.简述领导者素质培养的主要体现. . #`lW7
jH#Tt;
5.简述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6!7LgM%4
t &XH:w&j
6.简述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f(~xdR))eh
|:Gz9u +
7.简要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在信息传递活动中的优劣。 Qz/o-W;
={,\6a|]:
8.简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O* `v1>
=c>2d.^l
二、论述题 ;1PnbU b
1H sfCky{
1.联系实际谈谈态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0Y[LzLn
C5oslP/@
2.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动因. dU%Q=r8R
EfHo1Yn&
3.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k|t[N
5ZeE& vG2
4.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和职权结构的功能。 *6D0>F
P__JN\{9
三、案例题 dl_ h0
OI0#@_L&
案例分析1 Y+5nn
kDJ$kv
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他能力出众,待人和蔼,乐于助人,可最近一段时间,他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脾气,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原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对自己期望甚高的他没有得到高分,当然也没有得到提升.为此,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 q
SR\=:$
GPBp.$q+B
(1)请运用挫折理论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 9qc<m'MZ
`x%v&>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对挫折. )p*I(y
S+(TRIjk
案例分析2 cQ(zBf
4q sIJJ[.
某著名学府的高材生"硫酸泼熊"的事件被批露后,民众的心理及反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在不知道肇事者是何许人的情况下,民众通过舆论一致呼吁"严惩凶手",但是,当人们知道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才生时,舆论便开始转向,"刀下留人"的呼声日渐,最后,舆论的导向致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惩罚. y+b4s
Ff
_BGw)Z 6
(1)请运用晕轮效应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zbQ-l1E
/d; C)%$
(2)谈谈上述现象的后果,以及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克服这一效应. TG4?"0`I5
GJ YXCi
案例分析3 wdS4iQD
fik*-$V`
甲、乙、丙、丁四人是同一车间的操作工。甲进厂才3天。乙已工作半个多月了,能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劳动。丙刚开始独立从事操作。丁则已是老工人了。请选用一个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谈谈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 1k-YeQNe
HJ4T! `'d
案例分析4 anDwv
}
R^8L^8EL
西方某企业中,有一位部门经理与自己部门的女职工甲关系较好,且人人皆知。在一次升职中,这位部门经理出乎大家的意外提拔了女职工乙,而不是职工甲。对此,职工甲既感到没有颜面又感到不满意。她觉得自己工作年限和专业资历都比乙要长,与部门经理的关系也不错。为什么自己得不到重用和提拔呢?于是,职工甲把部门经理告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发生的事情也非常重视,并专门对提拔职工乙的程序进行了严格的审查,结果发现了部门经理是位作风正、原则强的、负责任的人。职工乙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确实比部门中的其他职工要强些,而且整个提拔程序也没有发现违规行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以后,对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做出了处理决定。事后也证明。人力资源部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M "QT(u+
"rhU2jT=c
请问: ,H6*9!Dv2
Dn{
hU$*
1.如果你是企业HR部门人员,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 jnRPo";
Bw5zh1ALC;
2.如果你是企业中的普通职工,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Md!L@gX6<
K)NB{8 _
3.你猜猜看这个西方国家企业会怎样处理当事人?你估计他们的处理决定与你做出的处理决定会不会不同?不论你认同的是相同还是不同,请说明理由。 sE
BZ-qql
p)_v.D3i
附答案: _i@{:v
F_28q15~:
1.简述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Z\?nZ~
S"t6 *fWr
(1)人类需要理论 n*%o!
=
=E{e|(1+u
(2)人性管理理论 hN0Y8Ia/5%
8GRp1'\Hi
(3)群体行为理论 syuW>Z8s
F.9SyB$
(4)领导行为理论 %}< e;t-O
&G#LQl
2.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TA'P$j
aQ@9(j>
F
(1)需要和动机 x2-i1#j`;
@UbH;m
(2)兴趣和爱好 `2}Frw+?
kNC.^8ryz[
(3)个性特征 <Mdyz!
M:%6$``
(4)过去经验 {2|[7oNT6
j41)X'MgJ
(5)知识结构 CV9o,rL
4CUoXs'
3.简述群体应具备的特征. (P(=6-0
O=,[u?
(1)成员之间相互依附 jkTh)Bm|'
*u?QO
4>
(2)有共同的规范 }rW
Ea^
|E%i
t?3M
(3)有群体意识 Yf=
an
`"
6Kl%|VrJs
(4)有共同的目标 e(e_p#
2)iwAu
4.简述领导者素质培养的主要体现. pKxsK^O5[
n\-nBrVSf
(1)吸取新知识 k-:wM`C
_H,xnh#nZ
(2)重视理性 {V8yJ{.G
w5C$39e\G
(3)强调成效 \
oY/hT _
Az+k8=?
(4)开发意识 j&(Yk"j+
P{bRRn4Z
5.简述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p\'0m0*
J]!&E~Y
(1)客观公正原则 Gu#Vc.e
"jUM}@q5
(2)民主公开原则 .83{NF
6YHQ/#'G~
(3)严格认真的原则 $fzO:br5WJ
zu,F 0;De
(4)激励为主的原则 iBM;$0Y
{4y#+[
6.简述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bQvh
Ba?
!y$:}W?_
(1)先天遗传因素 aPwUC:>`D
'vX:)ZD i
(2)家庭因素 2Y7u M;8
> u!#
4
(3)文化传统因素 0Ym_l?]m[
Xk
EJ_;:
(4)阶级和阶层因素 NQmdEsK
sQXj?5!
7.简要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在信息传递活动中的优劣。 W]CsKN,K
ng{"W|
(1)单向沟通的优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 \-W|)H
(M-Wea!q
(2)单向沟通的缺点是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差,易使接受者产生抗拒心理. %K[
u
\3WQ<t)W
(3)双向沟通的优点是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高,接受者有参与感,有助于双方感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r'2GR2Sk4
YApm)O
={
(4)双向沟通的缺点是信息发送者的心理压力大,信息传递速度慢. I^l\<1"]
wj{[g^y%
(5)双向沟通容易受到干扰,易于缺乏条理性. sqEOXO
MJ M<
8.简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d=DQS>Nz
n)uck5
(1)对团结的影响 \\)9QP?
l<)k`lrMX4
(2)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EXEB A&*
!Z!X]F-fY
(3)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c0v6*O)
gLK _b;
:
(4)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x(+H1D\W
sXwa`_{
(5)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E<[Y KY
t`")Re_j
二、论述题 6hiWgbE
/^sk y!
1.联系实际谈谈态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85_Qb2<'r
n.7-$1
(1)态度对社会判断和选择的影响. ~7>D>!
!
FEA t6
(2)态度对学习的影响. KP&$Sl
kfgkZ"9
(3)态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PJL
[En*
I+/fX0-Lib
(4)态度对忍耐力和相容度的影响. ;;K
~
qH(HcsgD
(5)联系实际. l
kW5<s_
uvl>Z=
"
2.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动因. )%09j0y>l"
9p, PW A
组织变革的动因有以下三方面: bTMgEY
6[,7g&C
(1)外部环境的变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价值观念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国家政策的变化. Mq='|0,
srhI%Zj
(2)内部环境的变化:成员的工作态度、期望、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gh `]OxA
^p~QHS/
(3)新的管理原理和方法的出现:如"Z理论"及"权变方法"的出现. 1<Vke$
On0,#i=
3.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u6 Yp,!+
3e9UD N2
(1)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M'VJE|+t
O1!YHo
(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 kqjj&{vPFJ
Sd/7#
(3)及时强化 V
n+a-v
]xGpN ]u
(4)奖人所需 Za]~[F
Zb&"W]HSf
4.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和职权结构的功能。 ]X> I(p@
Dutc#?bT
(1)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决策层主要决定大政方针;协调层一方面给决策层提供各种信息和资料,另一方面贯彻决策层的意图,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 员工之间的关系;操作层主要把决策层的意图变为生产和销售的具体行为,并经过协调层向决策层反馈信息; v'm-A d+4t
_WZ{ i,
(2)企业组织的职权结构:主要有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CjEzsjqe<I
w'9!%mr
(3)联系实际 u$FL(m4
4"UH~A;^
三、案例题 r4d#;S9{o
hcM9Sx"!
案例分析1 _9dW+
(*kKfg4Wj
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他能力出众,待人和蔼,乐于助人,可最近一段时间,他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脾气,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原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对自己期望甚高的他没有得到高分,当然也没有得到提升.为此,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 G7i0P
j
9z`72(
(1)请运用挫折理论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 putRc??o;
P 5.@
LN
答案: -3 Sb%V\
SAdo9m'
主体遇到挫折以后的行为表现:攻击、退化和妥协. ' 6)Yf}I
K{, '%|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对挫折. Z>l|R C
W)'*Dcd
答案: eeBW~_W
RF
;[:[*W
应付挫折的方法; Q}cti/
|~#A?mK-
A 正确对待挫折、冷静地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 vvs2:87zvJ
~2nt33"
B 改变情境. ?:&2iW7z
e"*1l>g
C 适当的精神发泄. w~:F?
m#R"~ >
案例分析2 -ssmj8:Q\|
1wH6 hN,
某著名学府的高材生"硫酸泼熊"的事件被批露后,民众的心理及反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在不知道肇事者是何许人的情况下,民众通过舆论一致呼吁"严惩凶手",但是,当人们知道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才生时,舆论便开始转向,"刀下留人"的呼声日渐,最后,舆论的导向致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惩罚.
F
=a
s: iBl/N}
(1)请运用晕轮效应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R4T@ ]l&W
UG_PrZd
答案: E0l&d
cr|]\
晕轮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在某一特性上受到很高或很低评价时,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其他所有特性的评价.民众在得知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材生时,肇事者的学业优异的特性被放大、泛化,形成晕轮效应,影响了民众对"硫酸泼熊"事件的客观评价. ZJ~0o2xZ'
u c}tTmB|
(2)谈谈上述现象的后果,以及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克服这一效应. 4[&&E7]EX
V#|/\-@
晕轮效应是对人或实物认知中的以偏概全现象,是不客观的.在本案例中,晕轮效应的结果是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d[5v A/8O
, s otZT
要克服晕轮效应,应坚持认识人与事的全面性、动态性、客观性.在绩效考核中,应对考核的要素及其等级标准加以明确的定义和规范,使之准确明了,能定量考核的,尽可能量化,并注重动态考核. ~ ^D2]j
/Oi(5?Jn
案例分析3 RZKx!X4=q
b|@zjh;]A7
甲、乙、丙、丁四人是同一车间的操作工。甲进厂才3天。乙已工作半个多月了,能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劳动。丙刚开始独立从事操作。丁则已是老工人了。请选用一个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谈谈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 %W$b2N{l
CE!cZZ
答案: bfEH>pQ>#
Q'!'+;&%
(1)阐明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Ff6nc=
a7uL{*ZR
(2)甲是不成熟工人,宜用高组织低关系的命令式的领导方式。 _Pa@%/
a(*"r:/lD
(3)乙是初步成熟工作,宜用高组织高关系的说服式的领导方式。 k3e6y
G<k.d"<
(4)丙是比较成熟工人,宜用低组织高关系的参与式的领导方式。 "EA =auN{
p&u\gSo
(5)丁是成熟工人,宜用低组织低关系的授权式的领导方式。 W(Md0*
u"%D;
案例分析4 I<,~>'cq.
US^%pd
西方某企业中,有一位部门经理与自己部门的女职工甲关系较好,且人人皆知。在一次升职中,这位部门经理出乎大家的意外提拔了女职工乙,而不是职工甲。对此,职工甲既感到没有颜面又感到不满意。她觉得自己工作年限和专业资历都比乙要长,与部门经理的关系也不错。为什么自己得不到重用和提拔呢?于是,职工甲把部门经理告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发生的事情也非常重视,并专门对提拔职工乙的程序进行了严格的审查,结果发现了部门经理是位作风正、原则强的、负责任的人。职工乙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确实比部门中的其他职工要强些,而且整个提拔程序也没有发现违规行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以后,对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做出了处理决定。事后也证明。人力资源部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MbPPNp
B2*>7 kc_s
请问: lZe-A/E
_Ve)M%
1.如果你是企业HR部门人员,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G?#ot2o
e6H}L
:;
2.如果你是企业中的普通职工,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i%F2^R@!q/
\,n
X/f
3.你猜猜看这个西方国家企业会怎样处理当事人?你估计他们的处理决定与你做出的处理决定会不会不同?不论你认同的是相同还是不同,请说明理由。 ;$1x_
Cb
<HTz
答案: 6R8>w,
1Z;cb0:
1.作为企业HR部门人员建议做法: R
>SZE"
_
W#Km
第一要向当事人甲、乙公布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并说明真个调查程序及调查结果。 6/Yo0D>M$
|+JO]J#bc
理由:当事人要有知情权,知道公司对此事情的重视程度,避免产生职工觉得自己意见不受重视的心理,给今后员工发表建议带来心理障碍。 lKU{jWA
C+ Y;D:
第二要分别向当事人做出解释,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QmGK!
H>3
Mae2L2vc
一方面对当事人甲职工说明公司该岗位任职的条件,并拿出充分的证据说明乙职工升职的优势,以及甲职工的不适合之处。鼓励她领导也很重视她,具有潜力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晋升。 m@*aA}69
\L$]2"/v-
另一方面对当事人乙要说明公司的公正性,并鼓励她继续努力,说明今后的发展潜力,鼓励她更好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公司是公平公正的。 9!_LsQ\)
s?; V!t
2.作为企业中的普通员工建议做法:(自圆其说即可) ;"e55|d9I
|0>rojMq
3.如果是西方国家企业我认为我的建议应该不同,可能他们会放弃甲职工。 nGK=Nf.5
=w8
0y'
因为事情发发生反应了甲职工的心态有问题,比较容易感情用事,看问题缺乏客观公正。不会再给予重任。心态问题是员工的根本问题,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也许会放弃该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