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淇淋 #PPR"w2g
;/@?6T"
V@vhj R4r\
IQ3n@
2020年是很特别的一年,疫情爆发让所有计划都打乱了,考博的情形也和去年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尽可能地把经验总结了一下,希望能像之前发的保研经验贴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vzLgp
w`L~#yu
本人女,背景条件:本硕985,2020应届硕士毕业生,发过部分论文,国奖,会议参加众多,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20考博通过5所院校初审,选择参与并通过了3所院校考试(2国内1国外),最终选择某top3-5的985。 aS,a_b
]
0iY
P
经历过保研和考博后,觉得考博并没有大家口中说的“比考研简单多了”,考博也很难,而且我院校选择比较广泛,涉及到了海外和国内高校,因为曾经也经常看考博号推出的一些文章,所以想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想要考博的同学。 Rl_.;?v"!
/61by$E
jip\4{'N
NEA_Plt
目录: 4P|$LkI
um;:fT+
一、申请初期(5月--11月) H(G!t`K
7p^@;@V
1. 选学校(国内/国外)(5月-6月) I*Vt,JYx
VCjq3/[_
2. 选导师(6月) 7_DG 5n
T
)s7bJjT0=X
3. 给导师发邮件+和导师联系(6月-9月) F\5X7ditD
U^[<
4. 研究计划怎么写(6月-11月) X~lZ OVmS
T|ZF/&XP
二、申请中期(9月--次年2月) Go 1(@
6mCq/$
1. 初审材料(9月-11月) Vv
yj
.d~\Ysve
2. 推荐信(9月-10月) ]ni6p&b>
9R
QU?
3. 寄材料(10月-次年2月) i'HPRY
vt.P*Z5
三、考试准备+考试(5月--次年5月) 0x@A~!MoP
!EOQhh
1. 复习顺序 +3;Ody"59
w$j{Hp6m
2. 笔试和面试备考和应试技巧 :?=Q39O9
w9f
_b3
2ev*CX6.
/kB|1gFj
一(1)、申请初期之选学校(国内/国外)(5月-6月) p&^J=_O
_A{+H^,
在说择校前先和大家介绍一下考博的四种方式。考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直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和统考。直博就是本科起就确定了在某校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就是在硕士期间申请并通过考核后硕博连读。对于大多数硕士生来讲,主要是统考和申请考核。 #op:/j
{~N3D4n^
其实二者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反倒统考要比申请考核条件更少一些。通俗来讲,统考就是寄材料给学校,只要材料真实没有缺斤少两,就可以去考试了。申请考核就是寄材料给学校,学校审核打分,选取一定“合格”的人去考试,对学术背景和成就要求更高。好比保研夏令营和考研一样。 @vRwzc\
bb;(gK;F
申请准备一所院校已经很累了,但是,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定要至少报3所学校。我个人认为4所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不是报名准备了就能过初审。经历过保研的同学应该了解,夏令营报的越多,最后的选择就会越多,报了不意味着就能成功。 QXVC\@
N
u^p
国外学校的申请,如果不是非常坚定地要出国,国内国外的都想试一下,那最好找一个中介分担申请压力,同时申请国内外的学校很费精力,但是国内的学校不建议大家找机构。 8#X_#
khx.yRx
每个国外学校的招生政策和要求几乎一样,有意向申请的小伙伴可以初步确定意向院校的某一位老师,对他的文章著作仔细研读,分析近期研究兴趣,写出研究计划,国外的大学套路就是:只要你的研究计划能让老师满意,或者说能让老师有兴趣帮你修改,那就基本上成功一大半了。 M;jcUX_{
1%~[rnQ
小结:选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至少选取“一冲一稳一保一垫”,综合考虑自身专业、研究背景、学校报考要求来选取。 *k [J6
|=6_ xRyr
lpgd#vr
; s|w{.<:
一(2)、申请初期之选导师(6月) TL0[@rr4
8'#/LA[uPe
择校后就是选导师。不管选择谁,不要看一眼老师的方向就决定是他了,要选几篇近年他发的文章看看,看看他的兴趣点有没有变化。因为我就碰到一个老师,他主页上写的主要系统功能语言学,结果近五年研究的竟然是乔姆斯基。 $f$|6jM
< zOi4v0
然后就是多关注论坛信息,论坛信息可以通过一些公众号,也可以自己花点时间去官网查看。尤其是对于意向的导师的论坛一定尽量参加,并和老师搭上话,尽量让老师对你有个印象。 DyO$P#~?
+f|BiW
小结:对老师近期研究兴趣了解后再做决定,同一个学院内尽量只选择一位老师。 wN=;i#
vLT0ETHg6
y_p.Gzy(^}
LWnR?Qve<
一(3)、申请初期之发邮件+联系(6月-9月) #_i`#d)
|[$~\MU
选好导师就要发邮件了。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点。第一,把自己的邮箱昵称修改成自己的名字,老师可能收到不止一个同学的邮件,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昵称很容易被忽略。不要长篇大论也不要太短小精悍,巧用空行,可以用空行把不同的主题段分割开。第一封邮件记得附上自己的简历,可暂不附研究计划。 \%0n}.A
1}%B%*N
邮件发完了不能就把导师晾在一边了,要时刻保持和老师沟通交流,让老师感觉到你对他的研究时刻关注着。不要只是节假日问候一句,尽量以学术交流为主,最好的就是能一起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其次是结合老师的论文谈论自己的想法。 =(HeF.!
NSQp<
m
小结:第一封邮件:“注意措辞,开头问好、抱歉打扰、自我介绍、表述兴趣、介绍科研、表达崇敬、阐明来意、期待指导、感谢阅读、附件简历”。接下来联系:“学术引入、简单明了、展示自己、提出问题、一起探讨”。 /Ncm^b4
vBcq_sbo
`=lc<T^
u #w29Pm
一(4)、申请初期之研究计划怎么写(6月-11月) QXgE
dsw
Dd/wUP
接下来就是一个大头,研究计划怎么写。可能很多同学对博士研究计划还很陌生,研究计划非常重要,它的内容和开题报告比较类似,但远比开题要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题目、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理论框架、分析思路、已有研究基础、初步结论、不足、参考文献。 sEJC-$
Gh.[dF?
框架大家都好掌握,最难的是如何定题定方向。研究计划老师们比较看重的就是是否有科研思维创新能力。举个例子,苹果掉了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创新的人根据万有引力去思考是否月球也有引力,而不会创新的人根据万有引力去思考:梨子、香蕉也会掉。也就是说所谓创新不是说我用一个旧的理论去分析新的对象,而是尽量基于理论用新颖的方法去分析新的对象。 HlvuW(,x=
`-h8vj5uG
所以我推荐一个相对比较容易让研究计划升级的方法。首先,看导师的论文是必不可少的,你需要掌握他的研究兴趣、研究方式、常用的研究理论和研究对象。其次,选取这四个方面的关键词,用学校数据库找相关论文阅读,找出一些比较新颖或框架非常好的文章,参考他们的逻辑框架和分析模式,并在所有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听起来很难,但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当然如果有比较厉害的同学,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分析思路。但不管怎样,不能抄袭,不能抄袭,不能抄袭。借鉴参考标明出处,不能够抄袭。 ~\LCvcY"X
aFz5leD
小结:丰富理论基础,结合导师兴趣,不抄袭的前提下,学会创新。 Z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