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晨星 u9~RD
ukH?O)0O
9X[}ik0
#Ies
yNKZ
我本科就读于中部某一本院校,专业为新传方向,本科期间还算努力,成功保研东部211院校新传专业。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普刊1篇,3篇会议论文。读研期间,跟着硕导做了不少科研项目,受益颇多。2021年经过半年时间的准备,终于如愿考上博士。回顾自己的考博之路,充满坎坷。 k3FpD=N
sJ(q.FRM'
一 JHCV7$RS
B>TI dQ
考博的原因 QW_QizR>|
xFcRp2W9R
三年读研生涯由于没有发核心论文,无缘“申请审核制”。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我自己也是在9月份返校后才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正在我为工作的事情焦头烂额时,本科的一名老师建议我考博。而我当初设想报考公务员的计划,没有充足备考时间,考公无望。恰巧认识几位博士的师兄师姐,向他们简单咨询后,我下定决心转战考博,加入考博大军。 NA`EG,2
c6NCy s
二 \p&a c&]
}hjJt,m
新传“考博热” /Vy8%
d{LQr}_o$$
考博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再次沉定下来,以全部精力应对考试。考博就是人生的“二次高考”,考博的成败取决于自己能下多大决心读博。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如何坦然面对上百人的激烈竞争。近年来,在一些热门学科出现“读博热”,新传专业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热门院校以及稍有名气到博导,竞争十分激烈。博导每年只能带一个博士,某知名博导甚至发朋友圈称今年有30学生打算读他的博士,其中不乏本校学生。 w'b|*_Q4Q
新传专业中,中传、人大、复旦博士名额多,难度也最大。其中人大硕博连读的人数特别多,也就是人大本院到硕士近水楼台先得月,博导也乐意招收较为熟悉到本院学生。硕博连读和申请审核制是当下的主流。 /`Wd+
暨大博士招生指标中,“申请审核制”名额占三分之一,统一考试名额还剩下三分之二。此外,今年是在职博士最后一年,参加统一考试的不乏高校老师,参加复试到人数近一百多人。甚至一些海外名校的硕士,受国外疫情影响,转而到国内读博。初试报名的人中,亦有暨大本校学生报考,也有“二战”或者“三战”考博的人,可以说,初试报名的每个人都是潜在到竞争对手。据说,每年暨大报考人数都比较多,当然也有少数人同时报考多所院校,也有一些人抱着试一试到态度报考暨大。如果存在侥幸心理,那么注定是沦为考博的炮灰。 ,UD,)ZPf[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