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r$G;^
x\I9J4Q
|44CD3A%
o6Vc}jRH
n3~xiQ'
>SSF:hI"J
Lr40rLx;u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AUY+ LN
s:w LEj+
9~Q.[ A
9.SPxd~
?%*Zgk!l7
"4n_MV>p
v<3i ~a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GS<,adD
^J@Y?CQl\
n8R{LjJ2@
4+ yd/^S
%|l*=v
a8A8?:
}3M\&}=8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Z/"Dd;F^3
)CihqsA2
a2o+tR;H
YX@[
z
5*
xjv?Z"X
M)Ogb'@#
0'VwObq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a?\
Au
Gi ZyC
(MwB%g
mA3C)V
q31swP
.P-@ !Q5*
</qXKEu`_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4K)P Yk
~hYG%
a
|lcOU
W}a&L
dhsQfWg#}
),dXaP[
mqw&SxU9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VmV/~- <Z
$WrDZU 2z
!);'Bk9o
WPpl9)Qc
!NjC+ps]
U]d{hY."
MU%C_d%.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b2r@vZ]D
q<D'"7#.
W@JmG`Sy
g}P.ksM
/
~w\Npf0
IF$f^$
*:aJlvk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Y(-4Agq
aj|I[65
?b:l.0m
aOA;"jR1
jf~/x>Q
`N]!-=o
al(t-3`<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pg [F{T<
)$]_;JFr
v<HhB.t.
(kK6=Mrf
J-au{eP^
&C`t(e
WIa4!\Ky!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Fi14_{
hg/G7Ur"
Uw8 O"}U8
R0B\| O0Uv
#tRLvOR:
Q"h/o"-h
ypSW 9n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WV]Si2pOZ
BA4qQCS;5
}Dc0 Y
/. k4Y
\tc4DS
F.<sKQ&A
Ghs{B8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f"\G"2C
0
XxU1w8\V
w] i&N1i
TRW
{`b[
%SaC[9=?
A.8{LY;
LmE%`qNg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o?BcpWp
P~HzNC
h;?=:(
b+bgGLo
ZV=O oLt,
7D
PKKvQ
yAz`n[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0H}U$l
lO&TSPD^
6g06s @kz
Sqw:U|h\FS
I-<U u2
: $4
atm
GvQKFgO6h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E_k<EQ%r
tl5}#uJ
^'9:n\SKQ
`L n,qiA
T:k-`t0":N
Gxjm
Ho
eFJ
.)Z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UolsF-U}'
7:iTx;,v
{6}H}_(]
www#.D%'U
u~[=5r
XL
SYE
++{,1wY\
R<wP
O-dX
;J<K/YdI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4R<bfZ43
(|Zah1k&]
Y'n+,g
y$-;6zk\]
?4QX;s7
NW$_w
VSf<(udGr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mQ~0cwo)
Y7q=]
M^C|svm
60R Yw9d%0
^)wTCkH&y
PRTn~!Z0
'+8`3['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Wra$
hW~XE{<
Qg^Ga0Lf6
Uxll<z,
Qf=+%-$Y
!t.*xT4W
6$.I>8n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Of@LEEh6
3 *g>kRMJ
!Au
@\/}
s+omCr|H;A
+xL*`fn
&N+i3l6`
He1hgJ)N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GJeP~
t5M"M{V
Kn#CIFbBN
*h V$\CLT.
1x'H#
\OlB(%E7
Droa1_FX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iq2_{q
Y<WA-dYoF
.0a,%o8n
rm5@
dM@
W{l{O1,
iTu~Y<'m
+N>
z|T<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p}xW V .
/hv2=A
zu!#
yBYZ? gc
PFSh_9.q
|e+r|i]
cGUsao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zPyN2|iFah
e9p!Caf~I-
]ddTHl
1x3>XN]a
iQ8T3cC+
3[
cGSI"+
hx$bY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zk^uS #
`7$Sga6M
["~T)d'
[;LP6n7v
mXK7y.9\
Rz:1(^oA
hEk
0MY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EJtux q
i0g/'ZP
QqCwyK0
& oj$h
X ApSKJ
v:zKn[;o
J}Ji /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G"|c_qX
g=Bge)
)F3>
wfq}NK;
"YoFUfaNg
}_,={<g
(yv)zg9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LB-t
(P|k$S?m
1pJ?YV
~zcB@; :
"Ax#x
aSH =|Jnc
+x)x&;B)/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IRQouTf:,
!+Zso&
?(E?oJ)(
t6! B
nna boD
5@yBUwMSj
x>[f+Tc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a
@i?E0Fr
M6:$ 0(r
F0tx.]uS
g<s;uRA4O9
drd5oZ
=aCd,4B}
Tk:%YS;=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ea6`%,lF~
WlRaD%Q
6;p"xC-
M(#]NTr ~4
eDL0Vw
{IT;g9x
'aJm4W&j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g{^(EZ,
;;<[_gp,E
zD):
yEc
Jk,}3Cr/
T74."Lo#
],w+4;+
gtJCvVj>g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rj-Q+rgup
"j% L* J)
"-A@d&5.
U?(+ {4l
A=l1_8,`h
h f9yK6
5gbD|^ij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pb}4{]sI
^ Mw=!n[
: ?z E@Ct
)ioIn`g^-
x(bM
&E$:^a4d
H'wh0K(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lM)
hsHtLH+@
.9KW|(uW
z+F:_
@ )m9#F
hv8j$2m
p="K4E8~H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MD=VR(P?eq
oLz9mqp2%
6 jo+i[h
rBovC
9S$?2z".2
2Ik@L,
i"U<=~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N6*v!M+
~
L=Idt!9
7COJ.rA
&4-rDR,
6N]V.;0_5
DC8,ns]!y
Dt8wd,B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dp1bkU
RXU#.=xvy
A1nEp0%Y
2gb MUdpp
g&6O*vx
kVu-,OU
&.t
|&8-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hSyA;*)
U
IfGQeynj
"3Z<V8xB
*|DIG{
^>f jURR
#Zy-X_r
ET7(n0*P}]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2!^[x~t
>@o}l:*
d.3O1TXK
j!H\hj/]
$&|*v1rH
boR&'yX
= ?hx+-'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vQ}'4i8(
yEfV8aY'*
&)p/cOiV
7gV"pa
6_wf $(im
43;@m}|7$
)oSUhU26}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fFfH9 cl!
!$>d75zli
!(hP{k ^g
qG/a5i
VT\o=3_
ogX'3L
pX]*&[X?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S< <xlW
gkuI!=
_gY
so]S^B
@$~ BU;kR
'r%`(Z{~
QY2!.a^q
$.}fL;BzVz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TD-d5P^Kek
ctOC.
zVs_|x="
"RH2%
`OnN12`
| zj$p~
vZC2F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GljxYH"]#
"gdmRE{x
d'Z|+lq:
Nora<
e(BF=gesgp
K/G|MT)
KS'? DO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
$$4<L
lMp)T**
:n>m">4
PF@<>NO+W
A7-QOqST(
V_!hrKkL
1c,$D5#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TH)gW
G[6V=G
iO3@2J
cy?u
*
M'HmVg4'
\x)T_]Gcm
;-@^G
3C: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E4z]-_
[1dlV/
#
o)a`,f
pb}QP
vz,l{0v
o{?s\)aBa
LnxJFc:1K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A2#V(4
{G/4#r
2>
]gHw;ry
Qg C
$=TFTS
O
-2w\8]u
STL_#|[RM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Qy*`s
I/<aY*R4
:o&qJ%
#<S+E7uTs
TV#pUQ3K
F# y5T3(P
4H]Go~<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TP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