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终极技巧---12到15个题目不看文章也能分析出来 ] [MtG
首先,我们得逞清一个认识,考研阅读考察的都是些什么文章。记叙类文章肯定没有,这个大家都知道,记叙文的命题深浅不好把握,命题者还不至于在这儿下毒手,这么多年来,还从来没有从哈里波特或者廊桥遗梦等西方小说中选一段来考大家。现在的问题是有人居然说考研英语多考说明文,我实在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一点文学常识,我把从96到06年11年考研阅读所选取的文章做了一个分类,大家看一下。96-06年间共考了45篇文章,我们可以按照提出一种观点,揭示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介绍社会对于某个事务的反应,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结论,书评,对某个主题分观点论述型,分为六类。 hb5K"9Y
1I9v`eT4
提出一种观点,比如06年第一篇,美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第四篇,应该正确的看待艺术与幸福的关系。 g8%O^)d=>
JF 4A
揭示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如06年的第二篇。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镇两个 产业上的争论,00年的第一篇。美国经济的转折及其影响。 P#~B@d
\@:,A]
介绍公众对于某个事务的反映,如04年的第三篇各方对美国经济减缓的反应。97年的第一篇,各方对安乐死法案通过的态度。 k k3^m1
Lqj
Qv$
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结论型。如06年的第三篇,一个新的研究结论;渔场中的大型食肉类动物正在迅速减少。05年的第一篇,一个新的研究结论:猴子同样会反对不公平。 uPA
(1
书评型。如05年的第四篇,书评--正式英语的衰落是必然的。96年的第五篇。关于一本反对神创论的书。 A]/o-S_
Yv;s3>r
对某个主题分观点型。如02年的第一篇,如何进行幽默,2001年第三篇,新闻媒体失去公信力的原因。 ~t`s&t'c|
>0IZ%Wiz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提出一种观点,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结论还是介绍公众对于某个现象的反映还是书评,这些文章有一个总体的特征就是不只是对事物加以简单的描述而要通过描述表达某种或者某些观点,看法和态度。因此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大类的议论文。有些同学在说,我怎么感觉经常在考科技类的说明文阿,错误,科技类的文章是在考,但是从来不考说明文,考研选用的文章从来都不是对某个科技事物作说明而只是在介绍它的意义影响,属于科技类议论文。比如1998.第五篇5关于地质学的一个概念热区研究的选文,这篇并没有在介绍热区研究的内容或者热区是什么之类的东西,而是在论述热区研究对于地球板块移动学说的意义。 !.]JiT'o
从测试学的角度来说,阅读理解试题无非就是考察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就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所以阅读理解题目的设计无论怎么千变万化有多少美女画皮,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在考察我们能否把文章的有效信息找出来,而我们知道,议论文的有效信息就是文中表达的观点,论点,主论点,分论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态度,这些就是考研命题的出题点所在。说到这儿,有些同学可能感觉有些疑惑,说,不对吧,我怎么感觉考研阅读考得都是细节性具体的东西呢?这些同学其实一般是中了下面两种毒害导致产生判断失误。第一,应付四六级给大家留下的心理定势。四六级英语阅读考试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定位查找具体信息的能力,而考研则更侧重于综合归纳抽象能力的考查,因为毕竟研究生是国家高水平研究得主要群体,所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察水平不会那么低端。第二个原因,就是这些同学没有认真地研究真题,受大量的模拟试题的毒害。对于市面上充斥着的大量的题集,出于对大家负责,我想说一句,真正有水平的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在拼凑,即使真的有水平也实在难以达到考研真题的高度和命题的思路,你如果真正从这些拼凑的某某某多少篇中找出规律来,反而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估计编书的人都会疯掉,请考研战士们记住,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规律有,但是规律要从历年的考研真题中去找。这样分析下来,大多数的考研阅读试题中,正确的选项其实就是文章中观点论点主论点和分论点态度等有效信息的直接表达或者变形表达,而这类观点性有效信息的表达,与记叙文说明文的有效信息相比,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表述上不能太绝对要留有余地四平八稳,不能带有过于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倾向。一个表述上极端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很容易受到攻击,对不对,这是议论文的常识。所以从这儿可以推知,考研阅读题目的正确选项与非正确选项相比,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表述上不能太绝对要留有余地四平八稳,不能带有过于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倾向。 I#M3cI!X?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用真题来验证一下。 l]R0r{{
2@D`^]]
第一条:正确选项表述上不能太绝对要留有余地四平八稳,不能带有过于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倾向 jmM|on!
;Ba%aaHl
2005年第34.题 rVYoxXv
$1an#~
题干34. Cartwright seems to suggest that =?fz-HB
?['!0PF
是凯特似乎在暗示: SAx9cjj
+
j9+$hu#a
[A] waking up in time is essential to the ridding of bad dreams ,kN;
d}bg
/d8o*m'bu!
及时醒来对于控制噩梦非常重要。 UNdD2Fd9
5'~_d@M
(B) visualizing bad dreams helps bring them under control s
HP-@
!'7fOP-J]
想象噩梦对控制噩梦有帮助。 1o_kY"D<
=l,P'E
[C] dreams should be left to their natural progression. kSQ8kU_w+
n_8[bkbi
梦应该被自然推进。 a&y^Ps6=
Zp_(vOc
[D] dreaming may not entirely belong to the unconscious
[4Z 31v>
S
&op|Z)1
梦可能并不完全的是无意识的。 'Wo
nz<{'
@fL ^I&
++
我们来看,哪个语气更为委婉? lq/2Y4LE)
5gszAvOO
时醒来对于控制噩梦非常重要。 OG,P"sv
\U~4b_aN
B想象噩梦对控制噩梦有帮助。 )xGAe#E~j
[uq>b|`RG
C梦应该被自然推进。 fCl}eXg6w
|D3u"Y!:^
D梦可能并不完全的是无意识的。 &K)8
I$Nh|eM
是不是d ? cPGlT"
答案选d 15$xa_w}L
,w
}Po
2004年第50题 73WSW/^F
I-7LT?r
题干5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m+!<
t<%0eu|
根据原文下面哪个是正确的? 6
Z/`p~e
N!A20Bv
[A] People with surnames beginning with N to Z are often ill-treated 4DXbeQs:
bIKg>U'5d
姓氏首字母是n到z之间的人经常受到虐待 K,f:X g!:
UN I< r
B。 VIPs in the Western world gain a great deal from alphabetism.
idmU.`
fS]&?$q
西方社会的重要人物从字母顺序排序中获益非浅。 D{|q P
nE4
@|!4X(2
[C] The campaign to eliminate alphabetism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8$Q`wRt(%
vccWe7rh
消除按字母顺序排序的运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ol&QQ#
Pms@!yce
[D] Putting things alphabetically may lead to unintentional bias aCQtE,.
(5a73%>@
按字母顺序排列事务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偏见。 L
aTcBcI
LvG.ocCG
A姓氏首字母是a到z之间的字人经常受到虐待,语气肯定吗 ?肯定,那是相当肯定。b西方社会的重要人物从字母顺序排序中获益非浅。。C消除按字母顺序排序的运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肯定吗?D按字母顺序排列事务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偏见。的语气呢?是不是很委婉?这就是答案。 Z['.RF'`
dzcF15H1
:I"CQ
C[Z
2001年第65.From paragraph 4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_. &|SWy
2N
{+N<
9(O
题干是从第四段中我们可以推断出 }A9#3Y|F
,"qCz[aDN1
[A]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is certain to hurt consumers uf(ayDE
7KT*p&xm
日益增多的兼并必然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必然,听听,这种词,都是文化大革命时的语气。太肯定了 s8j |>R|k
sYTz6-
B。WorldCom serves as a good example of both benefits and costs 6iFlz9XiI
Bz+oMN#XJ
无论是对于收益还是成本来说,WorldCom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OSg.
Q+CJd>B
c.the costs of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are enormous ! FcGa
o<g?*"TRh
全球化过程的成本巨大。 2w>%-_]u+
5hs_k[q
d.the Stanard Oil trust might have threatened competition #%,X),%-
}2
S.
美孚石油信托公司可能曾经威胁过竞争。 VO#rJ1J
7:`XE&Z
这个我就不讲了,我再读一遍,大家看答案选哪个? Gz`Jzh
j
BRFsw`c
a日益增多的兼并必然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9jJ\+:7
X[z;P!U
B无论是对于收益还是成本来说,WorldCom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gSoBu
t
Cuvb
C全球化过程的成本巨大。 \F
_1C=
gx\V)8Zr
D美孚石油信托公司可能曾经威胁过竞争。 3Vu}D(PJ
+|?a7qM
选哪个,恭喜你答对了,当然是选d。 _JH.&8
5nPvEN
/
1999年第70.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the resul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__ H4Bt.5O*
AArLNXzVW
作者暗指科研结果 3h
bHS~
{/[@uMS_6]
[A]may not be as profitable as they are expected ;QZG<
o!xCM:+J
科研结果可能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有效益。 s'O%@/;J
@Y
~gd
K
B。can be measured in dollars and cents J~x]~}V&
XT0-"-q
科研结果的价值能够用美元来衡量。 {\Pk;M{Y&
[_
N1
.}e
[C] rely on conformity to a standard pattern w+m7jn!$
Fd8nR9A
科研结果的价值取决于与标准模式的一致性。 dcKpsX
8YSvBy
[D]are mostly underestimated by management |\bNFnn(
oy[s])Tg
科研结果的价值被管理层极大的低估了, +5fB?0D;
Eu|/pH=:
答案选哪一个.a可能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有效益。明显的语气更为委婉 q~>!_q]FE
zBm~ J%
上面是从我们选文体裁对命题者命题思路的限制上进行的分析。其实,考研阅读既然选用议论文,既然想考察我们从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就不得不如此命题。下面我们进入命题者的内心,在他们的处境上看一下他们命题的心理。从测试学的角度来说,任何考试都是命题与反命题的博弈,都是应试者和命题者在心理智力上的较量,考试得高分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逐步的认清命题者的思路把命题者拉下神坛揭开他们面纱的过程,因此首先我们自己要破除一个心理,大家不要感觉命题者像东邪西毒一样多么深不可测,喜怒无常,不受任何制约,其实他们再强也与我们差不多,都有差不多的心理,并且作为考研这种关乎百万人命运几千万人关注的特大型考试的命题者,他们有一个最根本的心理底线就是在保证试题具有足够的迷惑性以区分良莠的同时又要尽量的避免争议,保证迷惑行就是要制造错觉,比如他往往把一些错误选项写得非常正确或者非常复杂而把答案写的很简单来诱惑你上钩,制造错觉。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要想避免争议就得使正确选项与非正确选项之间有着相当的区别度,前者是要实现考试的目的,后者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否则一旦题目出现争议,一个人一口唾沫就能能把命题者淹死,所以命题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时候是在凌空走钢丝,偏左不行,偏右也不行。而一个人一旦出现自我保护的意识,那就意味着他存在容易被别人攻击的缺陷,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的武林高手是不用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对不对,考研命题者目前还做不到金刚不坏,他们在命题上同样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命脉。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些命脉,从根本上说,正确选项和非正确的所有的区别都必须在文章之中找到支撑,但是仅仅依靠文章很多时候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知道,考研阅读所选用的文章都是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或者说明文,议论性文章关注的内容本身往往就具有较大的争议性,并且,议论性文章,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读过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单靠文章来区别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并不充分,很多时候是危险的,所以在依托文章内容区别选项的同时,其实命题者还在选项本身的表述和设置上做了一些区分。这就是命题者的命脉所在,也是我们一招制敌的法宝,经过对近十年考研英语阅读试题的长期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命题者常用的以下五种区分方法 H
Qj,0#J)
u`EK^\R
第一, 选项话题范围的区分。 /@"mQx~[q
ZW M:Wj192
有三个选项在谈论同一类别或者范围内的话题,而第四个正确选项的话题离这个范围要远一些,这样答案出现争议的可能性就相对减小。比如 b$w66q8
w !kk(QMV
2004年54. Why can many people see “silver linings” to the economic slowdown? czw:xG!&
YBY;$&9
为什么很多人会看到经济衰退的银边 ? N+V#=Uy
,T;sWl
[A] They would benefit in certain ways. W'Gh:73'}
0MT?}D&TL
人们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获益 H!NGY]z*
(9bU\4F\
[B。 The stock market shows signs of recovery. !:d\A
]V fp,"op
股市显示出复苏的迹象。 kFJ]F |^7
uP7|#>1%
[C] Such a slowdown usually precedes a boom. y2k's
&2@"zD
这样的经济下滑通常是高涨的前兆。 0?R$>=u
0$XrtnM
[D] The purchasing power would be enhanced. ;[zZI~wh
7ey|~u2
购买力将会被增强。 2AqcabI9
wQ-BY"cK\
b股市显示出复苏的迹象。 NgGpLdaC2v
qq^[(n
C这样的经济下滑通常是高涨的前兆。 YC{7;=Pf
w6 Y+Y;,'f
D购买力将会被增强。 cB;DB)0P
nP=/XiCj
这个三个选项明显都在谈经济领域的话题,而a人们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获益。这个选项则未必能归结到经济领域中,距离前三个选项的分类就要远一些。答案选a Ux,dj8=o
PHsM)V+
G4F~V't
再看2000年 EY1L5Ba.
Yv*i69"
51.The U.S.achieved its predominance after World War Ⅱbecause_____ . esTK4z]
a`||ePb|W~
美国二战后获得了主导权是因为 "Q23s"
m[5ed1+
[A]it had made painstaking efforts towards this goal or
`"{wop
TI'~K}Te
他已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bef3P9`
_*(:6,8
[B。its domestic market was eight times larger than before 7_7^&.Hh
&kOb#\11u
其国内市场是以前的八倍 d#- <=6
b~G|Bhxa
[C]the war had destroyed the economies of most potential competitors 0xutG/-&N
{QLqf
战争摧毁了多数潜在的竞争国的经济 -E!V;Tgc%U
`=foB-(zt
[D] the unparalleled size of its workforce had given an impetus to its economy。 w<4){.dA
hmd, g>J:<
劳动力数量的空前的规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_nnl+S>K
Y) 4D$9:
我们看abd他已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其国内市场是以前的八倍, 劳动力数量的空前的规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都可以归结为国内的因素,而c战争摧毁了多数潜在的竞争国的经济则明显的属于外部因素,不在一个范围内。 KWV{wW=-
4fzM%ku
这种话题范围的区分在每年的考试中都会三至四个,但是有些时候会和第二种区分话题层次的区分联合起来命题。
o;:a6D`
Y-,1&$&
Ol@
YSk d
0ID
8L
[
两个规律,5个区分技巧,这就是我所说的对付阅读理解的不看文章也能找出正确答案的方法,我敢保证,你如果对上面我讲的能够领悟的比较好的话,考场上有12-15个左右的阅读理解题目不用看文章就能够把答案找出来。当然,让大家在考场上不看文章是不可能的,对于大多数情况来说,这套方法只是给你提供一种思路,何一个备用的手段,平时大家还是要注重打牢基础。平时在研究真题时有意识的训练一下思路就行。考场上当正常的手段穷尽之后,就可以用这个,比如,这篇文章你就是一个字也读不懂或者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了,你说怎么办,那就用这最后的保命招数,这总猜硬币抓阄好吧,当然我并不反对你猜硬币抓阄,但是建议你先推断一下再扔,通常的情况下,你还可以把这个当成一个检验你的答案,排出错误选项的依据。如果在考试中你即能读懂文章的大意,又能领悟这套方法,那么英语阅读根本就不用担心了。 h:+>=~\
hMx/}Tw wt
对于考研英语这种限定性的考试来说,他的命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阅读是这样,完型,翻译,新题型,作文同样有一整套的出题套路和应对方法。 ]HP
L``K. DF
5k}U
XRB?
当然大家在平时还是应注意打好基础,英语是一个很综合的东西.它绝对不止包括单词和做题.更重要的是一种语言的整体感觉,但是只要掌握方法,短期内这种综合的感觉绝对是可以提高的.可以想一下,我们身边那些汉语学的好的人,他们是不是去对着汉语词典背过呢 ,还是大量的做过什么汉语阅读理解的题目,其实没有,汉语学的好的那些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以往的生活经历中有意无意的体会感悟进而积累了很多东西,很多语言上的东西,这些包括,好的词汇,好的句型结构,好的篇章段落的布局,等等,这些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他的整个汉语语感和他的汉语水平,英语也是这样,如果你达到了这个水平,什么考试,什么试卷都不成问题,如果不到这个水平,那就很麻烦,那你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不好意思,做个广告,很抱歉,这儿我省略了不少,我发的这些是我整个讲义的一小部分。我的全套讲义共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象我们在网上发布的那样,主要是对阅读理解命题规律的总结和阐述,并用历年的真题加以例证。除了阅读的两个基本规律五个命题区分方法外,还包括对作文的命题规律的解析以及记忆单词的最有效的一些方法。最重要的是,在讲义中,我将告诉你短期内打好英语基础,提高综合英语应试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精读,精读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如何去在应对考研的压力下,什么叫精读,精读什么,怎样去精读。。。很多同学却未必明白,在讲义中我将详细解释这些。考研英语的备考真的没必要背那么多的单词,做那么多的题,搞那么累。。。第二部分是用我们用我们总结的阅读理解的全套技巧对96-06年所有阅读理解真题的解析。在这一部分里,我们用全套方法对在完全略去文章的情况下,对11年来每一个题目和选项都作了解析,看完之后,保证你将永远不再惧怕考研阅读!英语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自己的努力与体会,但是方法和规律是存在的,如果我的资料能够在考场上帮大家省几分钟的时间。多得一两分,我会很高兴,很多时候,可能这一两分钟,一两分就会决定你的命运,我相信我所给您的绝对不止于这些。希望大家不要骂我唯利是图,我只是一个穷学生,我在尽力帮大家,但是能力毕竟有限,不好意思,并且我赚钱赚到明处,我总结这些东西很不容易,05年我从山东的一个地方性的师范院校考到南大,本科四年,为了研,我研究了整整三年的英语,希望大家能够承认并尊重别人的劳动,你可以看这些免费的,你也可以不买,同样欢迎交流,你实在没钱,我还可以送你。举例一下,比如good morning这个短语,我们刚接触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别扭,为什么是good morning而不是morning good 呢?在那个时候,我们如果在阅读理解中遇到这个短语,反应起来就会慢一些 ,而就是你这样一点一点地慢,在最终在考试的时候,影响了你的做题速度,拖了你的成绩。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与接触,good morning这个短语我们现在就可以很自然的去说,去写,去用,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集中起来,把英语核心的短语,核心的词汇,核心的习惯用法,核心的句型结构,反复的体会理解和感悟,最终比较纯熟的掌握他们 ,其实英语核心的东西就那么多,就那么几千个常用单词 ,几百个习惯用法,几百的短语,和几十个句型 ,大家不要觉得漫无边际。我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刚开始做初中或者高中层次英语的阅读理解,有很多文章和句子我们当时会感觉到很难理解 ,但是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文章,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为什么呢,单词还是那些单词,句子还是那些句子,主要是我们的英语水平比那个时候提高了很多层次,这显然不是单纯记单词的结果,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通过字典查完单词之后仍然会感到很难理解某些句子或者文章,也显然不是做题的缘故,因为当时明明有些题目我们都做对了,结果还是对文章不甚明了。本来学语言的过成应该是很自然很简单的,无意中,渐进的进行的 ,但是我们在汉语的语境下学英语,并且主要是面临着考试的压力,这样我们就需要把这种不自觉地过程变成一个自觉地过程,有意识的去体会,去积累,去感悟。 h^0!I T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