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管理员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384
精华:
1
发帖: 2863
流量: 3267 M
威望: 3856 分
介绍博友: 6181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群组: 考博英语
注册时间: 2007-06-15
最后登录: 2014-09-19
|
中国的博士教育似乎已成一架庞大的“文凭贩卖机”
在批量化生产的“博士工厂”中,有人用“包身工”来形容这种不平等的、剥削感强烈的雇佣关系。CFP/图 Jcze.t F{E@snc 博士“工厂” 读博=赌博? x-CjxU3
~^Cx->l t,|Apl] ■ 1999年以来,中国博士生规模迅速膨胀3倍,仅2008一年就颁发了43759个博士学位,数量与美国相当,而质量却遭到了越来越多诟病。 mnK<5KLg1 o
OpEpQ}}q "g
M!/<~ ■ 一位博导招了足足50个博士,有学生从没和导师见过面,“教授们开了公司疯狂赚钱,车一个比一个好,房子一个比一个多”。更有人用“包身工”来形容这种剥削感强烈的雇佣关系。 w!6{{m QjY}$ SQ4^sk_! ■ 博士叶明觉得自己收获的仅是“不名一文的学位,消逝的青春年华和被扭曲的心态”。 e&VC}%m h@$SJe(hl V4V`0I 博士毕业前夕,叶明突然接到教务老师打来的电话,“有一门必修课程还没修完,需要补齐此学分才能申请学位。”他觉得既吃惊又滑稽,他缺的这门课叫做“科研训练”。 xn2 nh@; ,W)DQwAg M^
:JhX{ 顾名思义,这门课应是博士生的入门训练,但却被所有人遗忘了。 r4SwvxhG %eDSo9Y gPk,nB 这像是叶明整个博士生涯的讽刺。 NgyEy n
\ {TNORbZz u.X]K:Yow 叶明是一所名牌大学的理科博士生,导师是一位长江学者。几年前,他因仰慕教授盛名而投其门下,但很快便后悔了——“基本得不到学术指导,只能靠自己摸黑折腾。” 1cOR?=G~ D}y W:Pi' <jV,VKL# 据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北京大学课题组负责人陈洪捷教授提供的数据,1999年以来,中国博士生规模迅速膨胀3倍,仅2008一年就颁发了43759个博士学位。 (_e[CqFu CjpGo}a/
9lYfII}4( 数量与美国相当,而博士生质量却遭到了越来越多诟病。 c<|y/n $~FZJ@qa 8*0QVFn$ 今年8月底,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推出《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样本为1392名博士、博导和相关人士,公布了一系列令公众愕然的数字:有的博导竟同时指导47名学生,有3%的博士生从未与导师交流过…… 8C*@d_=q bfz7t!A)A C7{VByxJ 9月初,华中科技大学校方宣布:拟清退307名超出学习年限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对4年仍未毕业的硕士和8年仍未毕业的博士做退学处理。 ;9
z|rWsF PSq?8. #8et91qw 此举被报道后,有媒体评论说:在国内诸多大学对硕士生、博士生基本“零淘汰”的情况下,清退研究生是在“打破固有的教育机制积弊”,是“对社会和其他大学的生动示范”。 _rYW|*cIF >
IaG
a!4 5m~9Vl-& 然而,接受了六年多博士教育的叶明说,单纯将博士生的质量问题归结为淘汰体制的缺位无意义,“忽视被淘汰者的命运,忽视导师应尽的职责,忽视体制承担的责任,对个人、对社会都不公平。” @)h>vg G7&TMg7i EF
:g0$ “提高博士质量,不仅要淘汰不合格的学生,还应淘汰不合格、不负责的导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 kMVr[q,MEq Nksm&{=6S ,VVA^'+ 在欠完备的制度下,读博成了一场“赌博”。 |-V:#1wR.] qa^cJ1@ nIg 88*6b, 最多的一个导师招了50个博士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