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07年考博管理心理学试题 q
IIl,!&}A
>
l@o\
一、简答题 6q!smM
1.简述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syg_RM[
Z$'483<
2.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aAX(M=3
R#QcQx
3.简述群体应具备的特征. EhBYmc"&
4}\Dr
%US
4.简述领导者素质培养的主要体现. `?PpzDV7Y
TnvX&Y'
5.简述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5yhfCe m|
mq(*4KFWJ2
6.简述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qU) pBA
IO4 8sV }
7.简要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在信息传递活动中的优劣。 6*:mc
cG`R\$
8.简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J:q:g*Wi
qL03iV#h*V
二、论述题 xqua>!mqS
pM^r8kIH
1.联系实际谈谈态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fBi]
JlF$|y,gV,
2.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动因. %z_PEqRj
laQM*FLg
3.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B-<H8[GkG1
r3hUa4^97
4.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和职权结构的功能。 c-2##Pf_8O
KH<f=?b
三、案例题 tw`{\kWG
B tZycI
案例分析1 +])St3h
$
+`
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他能力出众,待人和蔼,乐于助人,可最近一段时间,他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脾气,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原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对自己期望甚高的他没有得到高分,当然也没有得到提升.为此,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 jE!W&0
Z|z+[V}[
(1)请运用挫折理论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 pV3o\bk!
jG0o-x=X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对挫折. C>?`1d@
*:q ,G
案例分析2 >|Hd*pg))
~t $zypw
某著名学府的高材生"硫酸泼熊"的事件被批露后,民众的心理及反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在不知道肇事者是何许人的情况下,民众通过舆论一致呼吁"严惩凶手",但是,当人们知道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才生时,舆论便开始转向,"刀下留人"的呼声日渐,最后,舆论的导向致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惩罚. xlqh,?'>W
\s.c.c*eh;
(1)请运用晕轮效应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U-P\F-
j&G*$/lTO6
(2)谈谈上述现象的后果,以及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克服这一效应. (5SN=6O
v$O%U[e<
案例分析3 $6ZO
V/0
#gw ys
甲、乙、丙、丁四人是同一车间的操作工。甲进厂才3天。乙已工作半个多月了,能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劳动。丙刚开始独立从事操作。丁则已是老工人了。请选用一个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谈谈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 ^cE|o&Rm;
(W7cQ>
案例分析4 ![wV}.}
p
&nIUx"
西方某企业中,有一位部门经理与自己部门的女职工甲关系较好,且人人皆知。在一次升职中,这位部门经理出乎大家的意外提拔了女职工乙,而不是职工甲。对此,职工甲既感到没有颜面又感到不满意。她觉得自己工作年限和专业资历都比乙要长,与部门经理的关系也不错。为什么自己得不到重用和提拔呢?于是,职工甲把部门经理告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发生的事情也非常重视,并专门对提拔职工乙的程序进行了严格的审查,结果发现了部门经理是位作风正、原则强的、负责任的人。职工乙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确实比部门中的其他职工要强些,而且整个提拔程序也没有发现违规行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以后,对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做出了处理决定。事后也证明。人力资源部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y%X{[F
<bPn<QI
请问: 6#/Riu%
? jywW$
1.如果你是企业HR部门人员,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je^!W?U4<
D&0@k'
2.如果你是企业中的普通职工,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ZiBTe,;
1D42+cy
3.你猜猜看这个西方国家企业会怎样处理当事人?你估计他们的处理决定与你做出的处理决定会不会不同?不论你认同的是相同还是不同,请说明理由。 ;:JTb2xbb
pPUv8,
%
附答案: Yg5m=Lis
IK%fX/tDyc
1.简述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C.r9)#G
'CqWF"
(1)人类需要理论 (fc
/"B-
[
p%@ pV
(2)人性管理理论 0hTv0#j#
H7
acT
(3)群体行为理论 fmD
U
?@"B:#l
(4)领导行为理论 FF:Y7wXW
b?#k
2.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LjB%f[
Sb=cWn P
(1)需要和动机 Jsee8^_~
*@J
(2)兴趣和爱好
>;S/$
+kF$I7LN
(3)个性特征 (>*<<a2
2
=;.#Bds
(4)过去经验
Z~}=q
!br0s(|
(5)知识结构 &DdFK.lt
vpOn0([hS
3.简述群体应具备的特征. j_PICv*6
JV|GEn\@N
(1)成员之间相互依附 " &B/v"nj
lc/q0
(2)有共同的规范 0Y#S2ty
unqX<6hu
(3)有群体意识 <>,V>k|
"(/
1]EH`
(4)有共同的目标 RG=!,#X
V.PbAN
4.简述领导者素质培养的主要体现. $a(EF
6
7MreBs(M
(1)吸取新知识 1_uq46
-:(,<Jt<
(2)重视理性 x0wy3+GZc
E 5PefD\m
(3)强调成效 h
A)tad]
}0c
(4)开发意识 9,y*kC
_@0>yMZ^
5.简述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7q,[g8
Z+ [Nco
(1)客观公正原则 IGs!SXclCs
HgY"nrogt$
(2)民主公开原则 X"<t3l(+
:|xV}
(3)严格认真的原则 rgheq<B:
Px:Po
Ow\
(4)激励为主的原则 Qy |*[
|)QE+|?P
6.简述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rz0~W6 U
1{R1:`
(1)先天遗传因素 dC;@ Fn
3=V79&
(2)家庭因素 Zuod1;qIh
;,n{6`
(3)文化传统因素 !Y/$I?13Z
EI6K0{'&X
(4)阶级和阶层因素 WP7*Q:5
GMRw+z4
7.简要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在信息传递活动中的优劣。 ^.y}2
&^^zm9{
(1)单向沟通的优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 K
OVGwEj
K"-.K]O8E%
(2)单向沟通的缺点是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差,易使接受者产生抗拒心理. fQq
'_q5
_M=
\s>;G
(3)双向沟通的优点是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高,接受者有参与感,有助于双方感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ax&
,
_!kL7qJ"
(4)双向沟通的缺点是信息发送者的心理压力大,信息传递速度慢. 0dA'f0Uy\X
Zo}wzY~x>I
(5)双向沟通容易受到干扰,易于缺乏条理性. 57^X@ra$
q-O=Em <*
8.简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itrM3^"w
\wqi_[A
(1)对团结的影响 `Xvrf
ZW
n j-
(2)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v iF8?_
4JSf t
t
(3)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v#0.3zm
0L1NZY^!
(4)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bu-6pkx]
Svj%O(
(5)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Kn{x!,"(
1TeYA6 t
二、论述题 ;:NW
jC7`_;>=
1.联系实际谈谈态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l1XA9>n
8TIc;'bRM
(1)态度对社会判断和选择的影响. r=lhYn
;L(2Ffk8
(2)态度对学习的影响. .jW+\mIX
ibo{!>m
(3)态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jy#'oadS?
|9cJO@
(4)态度对忍耐力和相容度的影响. fH[Yc>(oj
>sk vg
(5)联系实际. K1]m:Y<
w
3oh8NRs_
2.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动因. V4kt&61
G`3/${ti
组织变革的动因有以下三方面: }: v&Nc
I\eM8`Y$
(1)外部环境的变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价值观念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国家政策的变化. _qwKFC
. AJ(nJ)
(2)内部环境的变化:成员的工作态度、期望、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i3wc&9!?W
z&x
^Dl
(3)新的管理原理和方法的出现:如"Z理论"及"权变方法"的出现. dJ~AMol
BVAxeXO
3.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k$j4~C'$
>6xZF'4
(1)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701ei;
ro:B[XE
(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 !>gi9z,
};{V]f 0
(3)及时强化 [Aqy%mbG
nd~cpHQR^
(4)奖人所需 :!',o]"4,k
^r4@C2#vzJ
4.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和职权结构的功能。 gzV&S5A{_
,gag_o{*a
(1)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决策层主要决定大政方针;协调层一方面给决策层提供各种信息和资料,另一方面贯彻决策层的意图,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 员工之间的关系;操作层主要把决策层的意图变为生产和销售的具体行为,并经过协调层向决策层反馈信息; G3Z>,"w;=
1a_R8j
(2)企业组织的职权结构:主要有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p]z< 43O$
3
VNPdXsh
(3)联系实际 S_ELZO#7
aXOW +$,
三、案例题 JI"&3H")g%
6A
$
Y]u
案例分析1 8:D|[u;iG
397IbZ\
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他能力出众,待人和蔼,乐于助人,可最近一段时间,他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脾气,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原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对自己期望甚高的他没有得到高分,当然也没有得到提升.为此,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 6R`q{}.
J #ukH`|-
(1)请运用挫折理论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 -MA/:EB
Vn7FbaO^
答案: Y! 8 I
F'
NX
主体遇到挫折以后的行为表现:攻击、退化和妥协. u*W6fg/"
^/ "[jq3F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对挫折. zYCS K~-GW
!@.9>"FU
答案: U3oMY{{EJ
By&ibN),
应付挫折的方法; ;$il_xA)\>
o+}>E31a
A 正确对待挫折、冷静地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 per$%;5E"
R&vV!d
B 改变情境. zyHHz\{
P5$L(x%~
C 适当的精神发泄. yJ0q)x sS
8.Z9 i
案例分析2 NKX,[o1
6Fe$'TP
某著名学府的高材生"硫酸泼熊"的事件被批露后,民众的心理及反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在不知道肇事者是何许人的情况下,民众通过舆论一致呼吁"严惩凶手",但是,当人们知道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才生时,舆论便开始转向,"刀下留人"的呼声日渐,最后,舆论的导向致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惩罚. Ra!Br6
^!F
Li7X
(1)请运用晕轮效应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l`mNOQ@}'
Q
1:7 9
答案: =Z(_lLNmh
CAJ]@P#Xj+
晕轮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在某一特性上受到很高或很低评价时,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其他所有特性的评价.民众在得知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材生时,肇事者的学业优异的特性被放大、泛化,形成晕轮效应,影响了民众对"硫酸泼熊"事件的客观评价. Y}n$s/O:u8
T {![a{
(2)谈谈上述现象的后果,以及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克服这一效应. C1M @;
!k}]` z^d
晕轮效应是对人或实物认知中的以偏概全现象,是不客观的.在本案例中,晕轮效应的结果是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JtbwY@R
0rA&Q0
要克服晕轮效应,应坚持认识人与事的全面性、动态性、客观性.在绩效考核中,应对考核的要素及其等级标准加以明确的定义和规范,使之准确明了,能定量考核的,尽可能量化,并注重动态考核. "NMSLqO
yh'P17N|q
案例分析3 ,oz
gnhZY
#Aver]eK
甲、乙、丙、丁四人是同一车间的操作工。甲进厂才3天。乙已工作半个多月了,能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劳动。丙刚开始独立从事操作。丁则已是老工人了。请选用一个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谈谈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 4UISuYg'
3[UB3F4K
答案: ,| Zkpn8
;) (F4
(1)阐明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 v8 .ym
=;z42oS
(2)甲是不成熟工人,宜用高组织低关系的命令式的领导方式。 Pe`eF(J
Xf/qUao
(3)乙是初步成熟工作,宜用高组织高关系的说服式的领导方式。 #[
TOe
p3W-*lE
(4)丙是比较成熟工人,宜用低组织高关系的参与式的领导方式。 %-Oo92tP
C4.g}q
(5)丁是成熟工人,宜用低组织低关系的授权式的领导方式。 \ 0J&^C
_!:*&{
案例分析4 k%TjRf{p
H"vy[/UcR
西方某企业中,有一位部门经理与自己部门的女职工甲关系较好,且人人皆知。在一次升职中,这位部门经理出乎大家的意外提拔了女职工乙,而不是职工甲。对此,职工甲既感到没有颜面又感到不满意。她觉得自己工作年限和专业资历都比乙要长,与部门经理的关系也不错。为什么自己得不到重用和提拔呢?于是,职工甲把部门经理告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发生的事情也非常重视,并专门对提拔职工乙的程序进行了严格的审查,结果发现了部门经理是位作风正、原则强的、负责任的人。职工乙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确实比部门中的其他职工要强些,而且整个提拔程序也没有发现违规行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以后,对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做出了处理决定。事后也证明。人力资源部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O`2$~mIM
+hL%8CVU M
请问: uk<JV*R=
tEl_a~s*3?
1.如果你是企业HR部门人员,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haoQr)S
0~GtK8^B
2.如果你是企业中的普通职工,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cfmMt!QWJ
NB#-W4NA
3.你猜猜看这个西方国家企业会怎样处理当事人?你估计他们的处理决定与你做出的处理决定会不会不同?不论你认同的是相同还是不同,请说明理由。 !W48sZr1&
yRtxh_wr9
答案: cwC-)#R']
WgayH
1.作为企业HR部门人员建议做法: Nt/#Qu2#br
>og-
jz
第一要向当事人甲、乙公布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并说明真个调查程序及调查结果。 0sGAC
$`'Xb
理由:当事人要有知情权,知道公司对此事情的重视程度,避免产生职工觉得自己意见不受重视的心理,给今后员工发表建议带来心理障碍。 "+k^8ki
)|Xi:Zd5>
第二要分别向当事人做出解释,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Ce-D^9kC
x17K8De
一方面对当事人甲职工说明公司该岗位任职的条件,并拿出充分的证据说明乙职工升职的优势,以及甲职工的不适合之处。鼓励她领导也很重视她,具有潜力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晋升。 t/Y)% N
's7 (^1hH
另一方面对当事人乙要说明公司的公正性,并鼓励她继续努力,说明今后的发展潜力,鼓励她更好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公司是公平公正的。 ! 1wf/C;=
i-E/#zni
2.作为企业中的普通员工建议做法:(自圆其说即可) HCOE'24I
5FQtlB9F
3.如果是西方国家企业我认为我的建议应该不同,可能他们会放弃甲职工。 uX8yS|= *
*fg|HH+i
因为事情发发生反应了甲职工的心态有问题,比较容易感情用事,看问题缺乏客观公正。不会再给予重任。心态问题是员工的根本问题,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也许会放弃该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