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Y74w:
S& #U!#@
1.个人背景 K_?W\Yg
&N~ZI*^
+
b$=[nfG
本人于2015年高考考入兰州某大学的金属材料专业,2019年考研报考某211大学的研究生,结果落榜,调剂成为了本科母校的工程专硕,研究方向确定为电化学水处理方向。平心而论,本人本科时候过于贪玩,没有意识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也挂了很多课程,四六级也至今未过。直至大四跟着我目前的硕导开始本科毕设时,才摆正了自己的态度。 mGUO6>g
l!}:|N Yh!
r;L>.wl*I
2.经历 (/-hu[:
g,o?q:FL
mbnV[
本人硕导为人很好,对于学生属于放养型,这大概是我本校继续读研最大的优势与收获吧。
z@|GC_L
Y)N-V
]5L
[gy*`@w
研一时候,根据硕导的建议与要求,我把我曾经的本科毕设改写成了一篇小论文,发了某中文核心期刊。虽然档次不高吧,但毕竟是本人处女作,内心还是蛮欢喜的。研一一年加上疫情影响,基本处于读文献的状态,在这期间我大概精读了150篇左右的各类文献,根据实验室现有的仪器条件,也定下了本人课题的研究方向。在这个阶段我每读一篇文章,我就会额外注意我读的文章的期刊档次,投稿周期等问题,这种日积月累为我以后投稿时对期刊的选择打下了基础。 {~|OE-X][
@/ZF` :
p ~noM/*2r
研一暑假开始,我正式开始了我的实验工作,由于上一届没有师兄,一开始也走了很多弯路,整个假期我没做出像样的数据,曾经也一度怀疑过自己。好在我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研二第一学期期末,我投出去了我第一篇英文论文,最终这篇文章被拒了三次后,最终经过大修于研二第二学期期末发在了某二区期刊上面;研二第二学期我的主要工作是我的学位论文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工作也很快发了一个二区期刊上面。研二暑假开始,我硕士阶段的主要工作算是已经基本完工。暑假期间我总结了过去两年的学习文献撰写完成了一篇综述,用作我学位论文的第一章,幸运的是这篇文章发在了EI期刊上。此后,又发表了一篇EI会议论文。 P =3RLL<l
2C{H$
A,pW
b=~i)`
3.申博历程 \#o2\!@`
yaq'Lt`
J!'@
Bd
研三开始,我花了很多时间联系博导。我基本浏览了我这个小方向所有985、211高校的学院官网与博导官网简介。期间也甚至查看了往年的录取名单,大概多少人放弃了面试(一般是已经有别的学校提前录取了这些人),甚至检索了一下录取者的文章,看看他们是以怎样的学术成果上了这所学校。也大致注意了一下往年院校面试时间,哪个学校面试在前,那个面试在后,有没有笔试,申博需要的材料等等。
Bs?7:kN(
yQ#:J9HMJ
由于研究方向的缘故,本人浏览和联系更多的为环境学方向的导师,而不是我本硕的材料专业。我大概发出去的邮件有上百份,收到的回复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况。第一类:石沉大海型,或者“抱歉,没有名额”;这种基本上代表着没有希望,再就不要花太多心思。第二类:给你回复简单,一般以“欢迎报考”字眼最为常见。第三类:邮件回复字数比较多且热情;或者根据你简历里留的联系电话主动联系你。 >.dWjb6t
n,B,"\fw
+)2s-A f-
以我个人看法,申博成功的概率一般和联系导师对你的回复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tmqY2.
o9
cM{ya/>
由于本人坚定的读博决心,为了保险上岸起见,前后共报考了6所学校:985的有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211的有河海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 0b4R
?wnzTbJN
dCj,b$
最先面试的是东南大学,当初联系东南大学的博导的态度属于“欢迎报考”,因此结局在意料之中。中国海洋大学的导师态度很热情,期间有过两次通话,对于我的情况导师也问的比较细致,是我最初抱希望比较大的学校。河海大学老师回复我也显得非常热情,并鼓励我以后希望在河海大学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嘱托我如果确定选择他那里就一定来信明确说明。由于我当时没有确定选择河海大学的决心,为了不影响人家老师的招生,我就将我的报考情况便如实告知。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也报考了别的学校,那个先录取就去那个”。重庆大学是我联系最晚的学校,但是面试最早,博导的态度很热情,直至面试前都有着微信的消息来往,最终上岸。 r5!/[_l
}Tf9S<xpq3
关于面试一般的流程,所经历的两次首先都是一个简单的英文自我面试;剩下的基本可以参考毕业答辩,一般都是围绕前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提问,问题都不会很难。但也会问一些关于读博动机;对于报考单位学术氛围的了解一类的问题,这里也建议大家提前做一些准备。 n_3O-X(
5jUYN-$GO
2h[85\4
4.建议
Z*-g[8FO
B<C*
$H+VA@_
(1)确立读博的决心要趁早,从一开始不要放松自己;努力学下真本事,要有独立自主开展实验,写文章,投稿的能力。投稿时候谨慎选择期刊,尽快让自己的文章online,时间不等人。 ;j4?>3
vDH>H^9Y
SJIOI@\b
(2)联系博导时要广撒网,目前跨学科跨专业报考已经成为了常态,不能仅盯着自己的小方向。 Y(44pA&oN
tU_y6
-WYAN:s
(3)对自己的成果要有明确的定位;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回复博导邮件时候态度要诚恳,情况陈述要真实,要有保底的学校,但不要不讲武德地同时“吊着”几个报考单位。对于热情回复自己博导,这种情况要珍惜。 }#X8@
A45A:hqs
d6
W SL;$
(4)对于报考导师的人品,性格等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W3iZ|[E;
hGiz)v~
=b/L?dR.-
(5)“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般情况下,不要过多指望硕导或者熟人的“资源”。 A'2w>8
g55`A`5%C
b!)<-|IK
(6)申博一年卷过一年,一般情况下若有读博的决心,尽量应届毕业就上岸,因为几年后再想读博,上岸的条件要求可能会更高。 S{Er?0wm.R
L:9F:/G
23h
%
< ,
(7)对于一丝的机会,也不要放过。即便希望不大,万一排在你前面的同学有放弃的,你也有机会捡漏。 F+@5C:<?
9
~ l
hsH
6C-z=s)P&
Ntbg`L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