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原为司法部直属院校,现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学校现有松江、长宁、普陀三个校区,占地面积68.4万余平方米;设有25个本科专业、20个学院(部)、180余个科研机构。学校自1981年起创办研究生教育,拥有法学、公共管理学、纪检监察学等3个一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拥有法学、公共管理学、纪检监察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区域国别学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法律、公共管理、金融、社会工作、翻译、新闻与传播、会计、知识产权、税务、国际商务、国际事务等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建有法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近年先后有110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建有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和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研究生
导师千余名。教师科研活跃,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承担和完成的科研项目量均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获评A级,位列全国五强,政治学一级学科获评B级;在2018年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中,法律硕士专业获评A档。学校研究生教育基本形成了以法学为核心,公共管理学、纪检监察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共同发展,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协调共进的“一体两翼”格局。
LE6.nmvS "KX=ow#z| mLV[uhq 一、培养目标
2{Vcb EZ;"'4;W Knhoa
BB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2dp>Z", a,
Q#Dk 0+Ta%H{ 二、学习方式、录取类别
'H5M|c$s sg'pO*_& mE`kjmX{ E 我校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
OU5*9_7. [/s&K{+c @%k}FL=:t( 录取类别包括定向和非定向。
~qe%Yq 3(TsgP>` 8k
q5ud 2025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专项计划包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上海高校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对口支援高校计划”,招生公告另行公布。
xGTP;NT_H z'T)=ycT T\~x.aH`^ 我校获批全国首批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招生公告另行发布。
qC
F5~;7 c'/l,k .bB
dQpF- 三、招生专业、招生规模
D %Xo&V[ eX@L3BKp LL:_L< 法学、公共管理学、纪检监察学三个博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20个专业对外招生,其中,纪检监察学为我校2025年新增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具体招生专业和计划数,详见《华东政法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学术学位)》。
TB0
5?F <b,~:9*? m2AnXY\ 本年度我校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均为初步安排,含硕博连读招生计划人数,但不含各类专项计划数、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计划数。录取时学校根据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实际招生名额,视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作适当调整。
E>l~-PaZY '],J$ge y5!KX AQ% 各专业视考生录取类别(定向、非定向)、定向生限额、实际招生名额、考试(考核)成绩等情况择优录取。各专业均可招收硕博连读生,硕博连读招收计划未执行的,可转作导师学术学位博士生计划。
2}8v(%s p 3Z1CWzq( .V,@k7U,V 四、学制、修读年限
d3xmtG {i 0Vx.nUQ Dh=9Gns9 我校博士生基本学制为三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不低于五年,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z
<Nf
m hIT+gnhh 5 sX+~Q 五、招生方式
r]6C ff^=Ruf$ ueUuJxq) 我校2025年继续采取申请考核、硕博连读两种招生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x7Yu I 6e|*E`I yK=cZw%D 六、申请考核
d$1@4r iUN Ib BI%$c~wS (一)以申请考核方式报
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X9V *UXTc koug[5T5 3ca (i/c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82xdpg 9dx/hFA ^'PWI{ O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六年以上(含六年,自获得学士学位之日起至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cI{Fe0h vg32y /l]S ?67Y-\}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近五年内在CSSCI(南大版)或中文核心期刊(
北大版)等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学科相关的论文3篇以上;在国家级出版社独立出版专著;三年内曾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
zHM(
!\8K 8}O lL,fP _Tm3<o.
4.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报考的,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提交认证书。
<h0?tv] ia!y!_L\' iP ->S\ 5.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考生本科或研究生所学专业之一,一般应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m[~y@7AK< 3YOq2pW72G RbOUfD(J4 6.能够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进行研究工作。如外语为
英语,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r`A ^BikV Q{>+ft U ①取得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六级证书或分数不低于425分;
BYL)nCc 61C7.EZZ; k8&;lgO' ②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6sp/38#p Q4#m\KK;i9 l*(8i ^ ③托福成绩90分以上;
-A^ _{4X t&C1Oo}=3 4yy>jXD
G ④雅思成绩6.5分以上;
WUn]F~Lt oM>l#><nq l` lk-nb ⑤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语授课学位项目的学习;
M6"PX *K ]g3JZF- ?=Z?6fw ⑥通过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英语水平考试。
~d.Y&
b {BN#h[#B{ :D5Rlfj 其他语种学生外语水平参照该标准。
~g]Vw4pv 8b&/k8i: e8a+2.!&\ 7.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
z\W64^'"Z YoNDf39
y'q$| 8.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b4 6~?* eF$x 1| "%w u2%i 9.考生外语水平、学历学位情况、科研能力等具体要求详见各学院(学科)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
cKI9#t_ A}9`S6 @@ 6<QQ@5_
10.除符合
招生简章和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要求的外语水平条件外,考生可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博士生英语水平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3年内可凭英语合格证明申请参加我校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的选拔。
EW OVx*l Wqw1J=] zwjgE
6 (二)网上报名
AQvudx)@" jV1.Yz(` \ Gvm9M 1.网上报名并支付报考费:考生应在2025年1月13日—2025年2月20日,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s://yz.chsi.com.cn)博士生报名系统在线报名,并按照报名系统提示,在线缴纳报考费250元。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可修改报名信息。如考生重复报名,仅保留距离网报截止日期最近的一条已完成缴费的有效报名记录,其他报名记录认定无效。未网上缴付报考费的,网上报名信息无效。报名费一旦缴纳,概不退还。在报名成功后,可在系统下载打印《2025年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YjKxb 9 uy$e?{Jf %dVZ0dl 2.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学院(学科)的申请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将不予综合考核或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_f(M| m;QMQeGz
rjYJs*#
(三)递交申请
材料 ukyZes8o K |@d\S[~ ^G )+DmOsH 申请人按报考学院(学科)的具体要求,在2025年2月25日前将申请材料提交至各学院。考生未在上述规定时间内报送材料或未按要求报送材料,均视为资格审查未通过。
0\P1; ak% -[.[>&`/ 1=V-V< 申请材料(请按以下顺序排序)包括:
@K-">f 4 ^:=xL v.qrz"98- 1.华东政法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
FQ\h4` >B H4+i.*T# eJ-nKkg~a 2.身份证以及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及学位认证报告,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籍)认证报告。
61U09s%\0 nU7[c| = Y.p;1" 3.本科、硕士期间学习成绩单(应届生须加盖教务或培养部门公章;往届生可从个人档案中复印,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tKXI
k9e yJIscwF r9?Mw06Wc5 4.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c-sfg>0 ^ ^U/O!GK KMax$ 5.硕士学位论文全文。
?}Y]|c^W "" EQE>d
[dz _R 6.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及研究计划书,包含研究方向、研究问题(博士论文选题构想)、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不少于8000字。
6ik$B @2i9n M<&= S 7.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需由本人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在相应位置填写“同意报考全日制学习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的意见,并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1|=A*T-<M .e-#yET uXiN~j &Be 8.报考定向类别的高校专任教师或专职科研人员需提交工作单位人事部门盖章的在职证明。
m]&SN z= K(|}dl: R.3q0yZ
wF 9.从事相关工作的获奖证书、专业研究著作、论文、工作业绩证明等材料。
FP>2C9:d G#$-1"!` ?V=CB,^ 10.证明外语能力材料复印件,或者提交纸质版《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英语水平考试申请表》。
1Z&(6cDY8M 2`-Bs \{YU wKK/A 11.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交报考条件中的相关材料。
d_
P` qA xYB{;K K)P%;X 12.学院(学科)要求的其他材料。
QsW/X0YBv cH)";]k*- (-co. (四)材料初审
|[y6Ua0 2Z%O7V~u }K9H^H@r! 学院组织资格审核小组,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对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外语水平、综合素质、学术潜力等进行全面考察,确定进入综合考核阶段和英语水平考试不免试的考生名单,并在学院网站公布。
eV~goj T8NxJmYqB A %-6`> (五)博士生英语水平考试
b`_
Q8 J DV{=n C ,+ ~W4<f 经学院材料初审确定的英语不免试考生,申请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2025年博士生英语水平考试,考试时间为2025年3月8日(星期六)上午,考试时间为3小时,笔试。
yLcEX 1:wQ.T .e5Mnd%$M (六)综合考核
%>s|j'{ O
H7FkR QCJM& 考核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由各学院安排组织。综合考核包括专业基础和综合能力两个环节,对考生的基本学业水平(包括专业理论水平、外语水平等)、是否具有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考核。
'f|o{ .sA.C]f PRT +mT (七)资格审查
eiOW#_"\ H:\k}*w F&Hrk|a 来我校参加综合考核的考生需携带以下材料:①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②博士生准考证;③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含本科、硕士两个阶段);④硕士学位认证报告(2008年9月1日以来授予学位的考生需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http://www.chinadegrees.cn,进入“学位查询”在线申请学位验证,下载本人的学位证书查询结果,2008年之前的考生登录“学位网”
http://www.cdgdc.edu.cn/cn/在线申请学位认证报告);⑤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籍在线验证报告;⑥境外考生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⑦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交学校所规定的材料。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参加综合考核。
MY/}-*| h.fq,em+H &~w}_Fjk 七、硕博连读
,=N.FS 07 $o;W@ %%wNZ{ 面向符合条件的本校二年级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选拔博士生,不含专业学位学生。
]s748+ b u"!jHPB 1i] ^{;] (一)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UP $yM; yiI1x*^ k
$7Jj-+~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思想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gKqx'T$ b%5f&N B93+BwN>95 2.本校二年级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并已获得学士学位。
09Cez\0 tNX|U:Y* @|%2f@h 3.所学学科专业与申请攻读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一致。
U`m54f@U ?1eK#Z. {!dV
Df_ 4.硕士阶段第一学年的课程学习无不合格记录,无重修记录;第一学年学位课、必修课成绩名列本专业前25%。
{> 0wiH#!E 9
|vLwQ d{7+w/Zi 5.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表现出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含一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优先。
& 9
?\b7 Hg$lXtn] NPe%F+X 6.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成绩在450分(托福成绩90分或雅思成绩6.5分)以上,其他语种学生外语水平参照该标准。
7VF LJrt $'h
Ez/ s+?zL~t 7.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报考的,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提交认证书。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