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文学专业考研笔记——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目录) >Y[{m $-
D^f;dT
;-
绪 论 Z*` CK^^~
``zg |h
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Ⅲ(7-9) g*!2.P
3Vt-]DGX
试述如何从文化诗学的角度把握古代文论的意义与价值。Ⅳ(9-16) Ag}>gbz~G
C}W/9_I6Uo
试述中国古代文论三大话语体系的成因、特征及其对现代文论的影响。Ⅳ(20-28)(谈谈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三大系统。Ⅳ07) [}+
MZ
YY$K;t{dk
[j-]n#E=9y
%tmK6cY4Y
第一章 先秦时代的文学观念 q.rn ZU
GHH1jJ_[7
第一节 概述 C>t1~^Q},9
&]uhPx/
先秦时期值得关注的文论观点主要有哪些?Ⅲ(35) %6*xnB?
OTa
lR;:]r
简述中国古代“诗言志”说的主要内涵。Ⅲ(张)(7-9)(朱自清先生认为,“诗言志”的主张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Ⅲ98)(“诗言志”说出自哪部典籍,请阐释它的理论内涵。Ⅲ03) ?][Mv`ST
-/KVZ
eK4\v:oG1
Q%q_
第二节 孔子的文论 jC <<S
简述孔子“兴、观、群、怨”说产生的原因。Ⅲ(46-47) ~@TNVkw
(<2PhJ|
简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主要内涵。Ⅲ(张)(15-16)(请阐释孔子“兴观群怨”说。Ⅲ03) =U3!D;XP
b pExYyt
s+o/:rrxY
9C3q4.$D
第三节 孟子的文论 #ZF|5r +
#![b9~%WTh
试述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Ⅲ(52-56) >wz-p
nD
qdNYY&6>?u
(&+
~hW5d
IP/
zFbc
第四节 荀子的文论 A)s
$w#C;2k]N
荀子之学对思孟之学的反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Ⅲ(59-60) vvFXdHP
:v8j3
=
简述荀子诗学观念的主要特点。Ⅲ(62-64) X=mzo\Aos
vgo-[^FiP$
_U%!&_m6
dX,2cK[aG
第五节 先秦道家思想的诗性特征 ??ah
q2Ax-#
简述庄子“言不尽意”论的内涵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Ⅲ(74-75) ,8cw jS2E
K zKHC
v-2.OS<o
K/
I3r_
K{t7_i#tv
第二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wQlK[F]!>
L&][730
第一节 概述 I[WW1P5
/{\tkvv-Z
简述汉代经学神圣化对文论的影响。Ⅲ(81-82) K q: +{'
ePP-&V"`"
试述两汉文论发展概况。Ⅳ(82-88) >-c ;
m .l
e' &
$._p !, <
:S{[^-"
第二节 《乐记》与《毛诗序》 \\Fl,'
xoA\^AA
简述《乐记》的主要理论贡献。Ⅲ(88-91) xbxU`2/
Xv|~1v
%s7
《毛诗序》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Ⅳ(92-95)(《毛诗序》的基本文学观点。Ⅳ04) e(@ YBQ/Z
W+ Z]
Y
#E3Y;
b%v
cP`o?:
第三节 司马迁、班固的文学思想 vHCz_ FV
LZqx6~]O
司马迁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Ⅲ(95-97) ,/BBG\mJ
Ie`kzssM
班固在文学批评方面有哪些贡献?Ⅲ(97-98) rg]eSP3W
~3dBt@%0
l'fUa
H5j~<@STC
第四节 扬雄的文学思想 3+;]dqZ
CP)x;
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什么?Ⅲ(99-101) >j{phZ
oC#@9>+@+"
MM"{ehd{^a
X!2/cgU7
第五节 汉人对屈原的评价问题 V/j+Z1ZW
E)|fKds
试述汉代文人对屈原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Ⅳ(103-106) r in#lu&N
r3<yG"J86
第六节 王充的文学思想 ~v$gk
Dtl381F J
王充的文论观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Ⅲ(106-110) 5 5>^H1M
ZC'(^liAp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C s?kZ
%
BX;Z t9"*
第一节 概述 nyD(G=Q5
)=V
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取得哪些重大成果?请择要述之。Ⅳ(117-126) s"#>Xc
Ho9 a#9
]fg?)z-Z
T B~C4H K=
}A;
J-7g6
8Ih+^Y
a
$q.%4
@2cGx/1#
第二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 P#]%C
/MKcS%/H/
曹丕的《典论"论文》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Ⅳ(127-132) fT9$0:eO
~ \z7$9Q
}a6tG
,r!_4|\
m?VA
1
=Bu>}$BD
ya8MjGo
6 Ty;m>j
第三节 陆机的《文赋》 \tH^w@j47
o<Hk/e~
陆机的《文赋》中包含了哪些重要的文论观点?Ⅳ(133-139) pLi_)(#z_
b:VCr ^vp
Gv?3T Am8
H=O/w3
陆机的《文赋》在哪些方面体现了魏晋之际审美风气的转变?Ⅲ(140-142) #m[R1G#
}xXUCU<
J3`a}LyDf
+Q pgG4h
第四节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 [vCZoG8+>
P]w5`aBM
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试述之。Ⅳ(145-157) 1$nlRQi
r$<-2lW
第五节 钟嵘的《诗品》 /Ilve
U`E
_M[@a6?
简述钟嵘的“吟咏情性”论与传统诗论的联系与区别。Ⅲ(158-160) ?Vg251-H
W6STjtT3P
2:b3+{\f
%@Mv-A6)
简述钟嵘“滋味”说的主要内涵。Ⅲ(160-162) R|
4a9
G
,
i0Dw"/u
`b.KMOn
v0psth?qV
钟嵘的《诗品》是如何评价历代诗人诗歌的?Ⅲ(163-166) |7XP
u
vZhC_G+tGd
3(?V!y{@
%0-fn'
#GoZH?MAF
^LAP*R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tG8HwV-
tNk.|}
第一节 概述 R*S9[fqC[
F"|OcKAA}h
试述儒、释、道三教并行对唐代文学和文论的影响。Ⅲ(172-175) {Sl#z}@s
z?Hi
u6c-
]{.iv_I
'.{tE*
第二节 皎然《诗式》的诗学理论 9K4]~_%h\
ab-z 7g
简述皎然《诗式》的诗学理论内容。Ⅲ(179-186) Fq
WW[Bgd
e@j&c:p(Y
W%&gvZre.
L<QjkFj
第三节 韩愈的文学思想与“解构”倾向 eE=}^6)(*
)G+D6s23
简述韩愈的儒学思想和文道合一的理论。Ⅲ(188-191) (=\))t8J
2h;#BJ))
NsJ]Tp5!
XJSI/jpa@
简述韩愈“不平则鸣”理论的主要内涵。Ⅲ(195-198) #qnK nxD
)i^+=TZ q
第四节 白居易批判现实的诗歌理论 ~9We)FvU4
C
CDO8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对前人的发展和超越?Ⅳ(199-208) a#pM9n~a
W Te1E, M
第五节 司空图的诗学思想 j6&q6C X
6Zx'$F.iqK
简述司空图诗论的主要观点。Ⅲ(210-218) I9ZJ"29
i6-&$<
第五章 宋金元时代的文学思想 XS_Ib\-50
S-7ryHH*0
第一节 概述 ).i :C(|
6j6P&[
第二节 苏轼的创作理论 %;ZDw@_<
lHc|:vG?
试述苏轼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Ⅳ(230-240) l
xh}N,
'-2|GX_
o
第三节 黄庭坚的诗学理论 EJm*L6>@R&
s $?u'}G3
试述黄庭坚诗学理论的主要内容。Ⅳ(241-248) O|e/(s?$
)uK Tf=;
第四节 理学家的文学观 R-]i BL
|Qz"Z<sNYw
宋代理学家的文道观与唐宋古文家的文道观有何区别?Ⅲ(251-253) |QO)xEn~
Wg[ThaZ
“以物观物”说Ⅱ(254-255) E>L_$J -A-
K-6+fgeB
“涵泳”说Ⅱ(256-258) E[8i$
FZ@8&T
第五节 严羽的《沧浪诗话》 Q^|aix~ K
Zoyo:vv&
简述严羽“妙悟”说的主要内涵。Ⅲ(259-262) &Tn7
- *_"ZgE
W<OO:B.ty
'k!V!wcD^y
简述严羽“兴趣”说的主要内涵。Ⅲ(262-265)(宋人严羽的兴趣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Ⅲ96) QMBV"E_aY
fud Lm
第六节 王若虚与元好问 O/{W:hJjd
yL%k5cO$N
简述王若虚文学观的主要内容。Ⅲ(268-271) bl-t>aO*.V
v}^
f8nVR
`^1&Qz>
o](nK5?
简述元好问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Ⅲ(271-276) hP]zC1s
x|IG'R1:Y
第六章 明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 wG3RR|
}dSxrT
第一节 概述 _=oNQ
ICI8xP}a?
fP
5!`8
uH?lj&
第二节 李贽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 ne\N1`AU
B\a#Vtyut
简述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涵。Ⅲ(282-286) QWWoj[d#
h8uDs|O9n
简述汤显祖“至情”说的主要内涵。Ⅲ(287-290) Cb/?hT
p; ZEz<M
:j m|)
5 cE!'3Y
第三节 公安派与竟陵派 &Jw4^ob
07dUBoq
试述公安派文论的主要内容。Ⅳ(291-297) dLek4q
`l
L5*,l`lET
简述竟陵派的文学主张。Ⅲ(298-299) A*:(%!
V6ioQx=K#
2)^[SpZ
x{|n>3l`b9
第四节 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 |V|)cPQ
cMEM}Qh
T
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试述之。Ⅳ(300-313) |k4ZTr]?
}PY?
ZG
E4'D4@\W
rS
4'@a
第五节 明代的小说理论 N2_ =^s7
EN%Xs578
明代对于历史小说的批评有哪些不同的观点?Ⅲ(315-318) e-os0F
`
Vwj|[0k
容与堂本《水浒传》评点是如何评点《水浒传》的?Ⅲ(319-321) [VPqI~u5)
8[FC
++13m*fA
t@/r1u|i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