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黄庆教授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引起公众对博士生教育问题的热议。7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取消黄庆教授的博士学位,撤销其研究生导师资格,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国务院学位办备案。 piZ0KA"
@"`J~uK
不少网友认为,这并非个案,更多的“伪博士”还沉在水下,改良我国博士生教育之路仍任重道远。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某网站,对329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1%的人认为博士不是越多越好,博士生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参与调查的人中,本专科学历、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者分别占到51.0%、27.1%和11.2%。 K_@[%
YTiXUOj
功利化目的使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 QEl:>HG
L*2YA
IG
去年4月,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透露,2008年中国大陆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2007年,我国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w7.I0)MH
AE:IXP|c
据了解,随着博士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如今除高校教职岗位、科研机构的研究岗位需要从业者有高学历之外,其他一些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岗位也“水涨船高”,纷纷提高学历门槛。比如有的地方招聘处级干部,就明确提出应聘者学历须为博士;还有的地方,在人才晋升中,学历也是明文或者不明文的重要标准。 Up61Xn
ZDVz+L|p
有人指出,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些人仅仅为找好工作或者为晋升而读博,使得培养一国研究型顶尖人才的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读博功利化现象突出。 80X #V
vT*z3
北京市某高校教师李晓霞坦言,自己读博就是为了评职称。上世纪90年代进入高校工作的李晓霞,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近年来她发现,新同事都是清一色的博士,学校也开始把博士学历作为评职称的必须条件。这个现实逼得她不得不在临近40岁时重回课堂,读起了在职博士。 +w~<2Kt8
;~&F}!pQ
此次调查中,59.2%的人认为,人们读博是为了在评职称和晋升上更有竞争力。 "3kIQsD|j
/8S g<
“一些单位不应惟学历取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今部分单位,比如高校在录用教职人员时都会盯着博士,这不是一个好现象。王义遒说,哈佛大学虽然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高校,但它的教职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并不高。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调查甚至将哈佛大学的教师整体学历水平排在全美最后一位。“不过,这和我们的一些评估体系有关系,高校需要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为学校出成果,加分数。但一些实践能力强,技术高明的人才高校也很需要。” S>W_p~@
3"ALohlL
调查中,43.5%的人认为,人们选择读博是因为找工作不顺利,通过读博推迟就业;39.2%的人认为人们读博只是为了获得进入高校或科研单位的“敲门砖”。 PZVh)6f"c
OT6uAm+\7_
“读博是我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李新告诉记者,他们专业的5个博士生中,有4个都是为了推迟就业而继续深造。“我得知今年考博的师弟师妹中,至少一半人是这么考虑的。” )aW;w |#n
t'msgC6=>u
“每个导师最多带3个人比较合理” <ID/\Qx`q
5PY,}1`
有学者用“大跃进”、“泡沫化”形容当下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及博士生质量下降的情况,认为博士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其教育水平不仅反映一国最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影响着一国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长此以往,不仅难以保证博士生的质量,还会带来博士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高学历,低就业”现象。 :'*;>P
.(
[TUy><Z
而近年来屡见不鲜的博士论文抄袭现象,更是加剧了人们对博士质量的担忧。去年9月,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一直以来都令社会不齿甚至愤怒的“学术不端行为”,分别有39%和23%的博士认为是“值得同情”和“可以原谅”的。这种“宽容”实在令普通人感到难以理解。 hn:
[LDV*79Z
此次调查中,44.1%的人对博士生的印象是“抄袭严重,水分很多”。此外,56.8%的人认为一心为搞研究读博士的人太少了;50.6%的人感到现在的博士越来越多,已经不稀罕了;还有29.0%的人对博士的印象是“书呆子,创新能力较弱”。 DnbT<oEL
('H[[YODh
“现在我们很多博士论文都能上国际前沿杂志,这在10年前是很难想象的。所以从我个人来看,现在的博士水平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王义遒告诉记者,他在参与北京大学博士生论文答辩时发现,很多博士论文质量远超过10年前的水平,加之现在国内的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已经和国际接轨,博士生的眼界和能力也大大提高,“不过各个大学的情况不一样,博士生教育也存在优劣。不过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博士太多,师资不够。” RR,gC"cTi
JI TQ3UL:W
据调查,我国博士生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数量的要求,使得当下我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8名博士研究生,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比例。 `Sh#>
Jp
?`wO
\>y
“每个导师最多带3个人比较合理。”王义遒曾问某高校博导“学生的论文情况如何”,那个博导很坦率地告诉他,自己没有看学生的论文,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论文框架,“像这样的情况,据我所知不在少数。”王义遒说,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的博士人才,但现在的增长速度太快了,“我很赞同博士生教育回归精英教育的说法。” LxWnPi ^
4x.1J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廖申白指出,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特点,应根据这些学科的发展状况确定招生规模。“文科类的一些学科就不适合招收太多博士生。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学位制度的严格性,消除那些为文凭而读博士的人的动机。” oD_n+95B
\k?Fu=@
王义遒也认为,如今博士质量下降也许主要是指部分文科博士生和在职博士生。特别是文科在职博士生,有很多官员和企业家就读,含金量较小,“北大现在已经不招文科在职博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