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也是为了对国内她的导师及其本人的尊重,以代号替之。)是我的一位同事,也是我的一位最成功的学生,同时也是我最好的学友。正如她所讲的,“我们是求学路上的同路者;思想的交流者;写作的参与者”。我是她的支持者、鼓励者、指导者。她曾说,我是她最为主要的导师,我是她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没有我就没有她的今天”。 f}bUuQrH-!
%+$P<Rw7
X本科毕业后,在我的鼓励支持下,她考上了国内著名的一所大学,开始了她的研究生学习。研究生毕业,她分到河南一所著名的高校任教。天生向上的她不滿足于现状,又继续深造考上了博士。师从国内著名的教授L。博士两年后,她申请到了留学美国的基金,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访学一年,师从美国著名的社会学者B教授。20号她完成对其所在系的最后一次演讲后,结束了其访学经历。对此,她写道:“20号做了在这里最后的谢幕表演:给全系教师和研究生做了一个Presentation。一切进行的比我想象的好,导师发来邮件说‘You did a great job with your talk yesterday, we all found it illuminating and provocative.’如此的评价,放心了。” v8Nc quv
\S;%
"0!
在我们的相处中,我深深为X的学识、胆识、智慧所折服:她总能在平静中创造波澜,一次次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当博士要毕业时,她没有选择就业,而是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为她的成绩所欣慰:在最近的一年里,她自己写出两篇高质量的论文,两篇论文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一篇还同时为《中国社会科学文谪》转载。 yy?|q0
B$7m@|p!
我不敢说美国的博士教育为她的质变提供了原动力,或许,美国一年的教育正是她吃饱饭的最后一个馒头。但通过我和她经常的交流,我还是真切感受到中美博士教育的不同。
q{f%U.
uMF\3T(x4
第一,培养过程:质的规定与量的要求。 *Rshzv[
w;Qo9=-
中国的博导基本的要求是先发表出毕业所要求的文章,当然是越多越好。美国的博导则要求的是质量。X虽然是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但其导师对其的第一个要求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X的每一篇论文都经过过我的修改,但其17万字的毕业论文我虽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并从事了一些修改工作,但实事求是讲,她的水平基本上已经超过我了。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她现在是我的老师。美国的博士生没有发文要求,但共识的是美国的博士很难毕业。 tBG :ECUL
49
3ik
第二,评介:同行评议与匿名评审 ^e8R43w:!
mU_?}
}aK,
美国博士很难毕业的原因是美国学术评价的机制使然。美国学术评价基本上采取的是同行评议的方式。只要参与评议的人认为你的论文不合格,你就开不了题,也毕业不了。中国现在正在试用这一办法,并独创了所谓的“匿名评审”。但人人都知道,这又是一种形式。我经常在想,为何同样的制度,在中国就行不通呢?真真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今天终于有所悟。我认为中美之所以在制度相同、机制相同、组织结构相同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后果,关键是我们的文化不同。中国的文化太重“情”,为了情,我们都不得不违心做事(我就曾做过多次,其中最为难受的一次是当职称评审学科组专家。明知一个人条件不够,可为了顾及面子,顾及申请者本人和他的领导的面子,不得不投票赞成!)。而美国文化注重“实”。美国是一个特别实际的国家,也正是因为实际,他们才认为只有较“真”,才能达到“实”。所以他们对事特认真,对学生要求特认真。 9G_=)8sOV
17{]QuqNF
第三,导师职责:导引与松散 nx=#QLi
Wnl8XHPn
中美博导的另一个区别是导师尽职情况不同。中国导师一般较为“松散”,讲求学生的自觉与自律。而美国导师则不同,他十分注重“导引”,他会就你研究的问题,提出一些方法建议、参考书推荐,会认真对你的问题进行指导。美国导师竟然要求学生每两周和他交流一次,这在国内博士培养中是很少见的。 *cp|lW!ag
s~/]nz]"J
我曾要求我的研究生每月和我见面一次,但实践下来,学生并不乐意。我也曾要求我的一个研究生用实证的方法完成他的毕业论文,但最后他因经济、精力等原因没有采用。中国学生们的学风逐渐地浮躁起来。他们最为看重的是发表论文,而目标是找工作。每每是毕业论文最为重要的时刻,学生往往心神不定,天天想着找工作。心情可以理解,行为也无可厚非,最后只能牺牲培养质量了。这或许又是一个中国特色和中国国情。 /db?ltb
v\-"NHl
第四,导师期待:人才与人缘 O(
he
E yNI]XEj
最后一个区别是导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中国导师更多地把自己的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嫡系部队”的延续,所以在中国,导师好像都得要操心学生的工作,如果学生不错,导师会尽力把这位学生留在身边,中国导师好像在培育自己的人缘。现在中国高校中“近亲繁殖”现象严重,这是其中之一个重要原因。而美国导师更为注重的是学生的成才。他们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能成一家之说,能独行天下。 #2ZXYH}
F.A<e #e?
不管如何,我还是十分高兴,虽然不能成为X名义上的导师,但成为她认为的导师也算是不枉作大学教师一回!谢谢你给我的心灵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