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的锤炼煎熬,上周末走进了考场,奋战了两天。 z1vw'VT>
一周过去了,现在打算回顾总结一下考博感想,以供自己反思和想走这条路的同志参考。尽管尚且不知革命是否成功,但经验总结很重要,呵呵。 DI,K(_@G
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详细阐明自己的读博打算和自己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科研情况(硕士论文也很重要),文科博导尤其看重这一点。在与导师沟通之后明确得知愿意招收时再作精心准备。关于导师的联系方式可以和院系所的教学科研秘书联系,不要问导师的私人电话,问了也没用。能探到邮箱和办公电话就很幸运了。一般学校都为每个老师配有邮箱,办公电话一般也能在相关栏目找到。如果导师委婉地表达自己才疏学浅或别的谦虚话语以及竞争很激烈要有思想准备时,这是在暗示你他(她)已经有目标了,这时就没有必要表决心坚决要考了。当然,联系导师前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搞清楚该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和主要成果,代表著作要浏览一下。这只用打开期刊网一查,就很清楚了. -f?A h
复习过程中导师近三五年的代表论文一定要找来精读,专著要仔细看两三遍,当然同时招生的其他博导的代表著述,主要流派观点也要大致弄清楚.因为博士专业课一般是同一专业下的几个博导共同命题.只看报考导师的书是肯定要吃亏的. XK qK<!F
考博前后的信息收集工作很重要,特别是目前考博竞争越来越厉害的情况下.自己报考的专业方向报考当年招不招生,导师是否已有意中人,是否有硕博连读的占名额,对外实际招生招多少,有多少人报考,实际参加的有多少,有资格进复试的有几个,自己在整个考试全体中的实际水平,考试成绩排名等,如果和应届生竞争,自己的英语水平如何,如果和高校在职教师(特别是副教授以上的)竞争,自己的科研水平如何.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如果可能的话).考博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很类似赌博,究竟谁能最终胜出,一点要到拟录取名单公布,甚至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才能最后决定.我有一哥们,去年报考北京一211,导师只招一人,综合排名第二,当时感觉没戏了,谁知第一名去上北大,第二名顺利顶上.还有一同学,报考的那专业很冷,参加考试时发现就他一人,尽管水平很一般,但是还是考上了.其实博导也很着急,自己的专业无人报考或是招不上学生的话,工作量完成不了,课题申请不了,经济利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当然热门专业就不存在这一问题.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很多,个别应用文科二十甚至三十比一都很正常,因此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很重要. ` H
XEZ|
另外虽然联系导师意义重大,但不要心存侥幸心理,认为上门拜访请客吃饭(某些官僚附庸风雅也来考博队伍中凑热闹,以钱和权开价构筑学术腐败)会有一定意外获得.对此,应该正确对待,绝大部门博导是有学术的良知和高尚的道德的,是会公平竞争选取良才的,只要自己技压群雄,把握是比较大的.对于一些热门专业,人才济济,如果非此不考,则要作好打长期战的准备,这样一是有时间不断提升自己,二是让老师有一个逐步的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机会.所以考博咬定一个目标连考两三年很常见,更有导师明确表示要提前排队,研一研二就与导师联系沟通,让导师有机会了解自己学术功底和研究能力.导师一般都有很多学术兼职,工作繁忙,多数博导都有领导职务,所以不要轻易打扰导师的正常生活,不要随便往导师家里跑,除非导师邀请或是自己已有充分的准备和学术给养,具备和导师探讨学术前沿的资格. F\:(*1C
充分认真全面的准备是首要的,必要的.平时的积累十分重要.文科博士的功底很重要,最好文史哲打通,以一个方面为主,融会贯通.从初试的试题到复试的发问,很多东西教科书里绝对没有,没有平时长期的积累,很难回答得圆满到位.如"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意义""论诗骚传统对后代的积极影响""论汉文佛典的学术价值""论国学的现代意义"等等,尽管考博各学校命题风格很不一致,但一般不会纠缠于一些很琐碎的东西,题目本身含量很大,自己平时有多少积累,导师一看答题内容就知道了. _9@ >;]
最后是外语,很重要,尽管也许没有考硕士时那么厉害,但多数学校还是制定一条单科线.一般而言文科高一些,55-60,也有少数学校高于此,如去年首师大,好象是61.据说是因为报考人数态度,英语上了一分,把一小批人无情地拦在了门外.也有一些学校英语线每年都一样,如北大,但院系根据实际有资格上调.经长时间和诸多考博过来人探讨,中国博士招生英语最难的是社科院,其次是北大,其他学校一般就是六级水平上下.各校题型题量差别很大,最好能想办法搞到真题,以便心里有底.另外考博专业课往年真题一般是搞不到的,就不要去想了,专心准备吧. #r<?v
今年我很轻敌,英语没怎么准备,随便背了背词汇就去了,结果...尽管分数还没下来,但考得确实自己都不敢想.考博英语题不是难,是要长期准备,比如认真背GRE,熟背此书应付哪个学校的考博英语都没问题.词汇量永远很重要. (?3[3w~
专业课嘛,刚才已经说了,平时准备十分重要,临时抱佛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最后说说考博的实际动机.考博前一定要花时间认真分析自己,通过两三年的硕士学习,自己是否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愿意一生为之奋斗,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做科研(财力精力水平),是否能以清苦的学问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对于大多数人文学科,博士做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很难有丰厚的经济效益,特别时文史哲。这些问题一定要想清楚,如何取舍。博士和硕士不同,要独立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域,甚至终身为之奋斗。生活的孤独和清苦一般人不能想象和理解,沉重的科研任务是博士的一个主要压力。 5wT>N46UX
我热爱我的专业,而且选择了基础学科——以汉语词汇史的断代研究作为今后人生的学术追求,不管我今年能否一次考上,前方的荆棘是必然的,但我无怨无悔地选择了,并将坚定地走下去。马上考博成绩要发布了,祝各位考生成功,"有志者事竟成"(我导师时时鼓励我的一句十分朴实的话,每每令我感动,发誓咬定青山一定考上),祝各位选择热爱并选择学术研究的同胞们在自己今后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