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是不是适合继续读博士 O/Rhf[7v*
-)jax
M6rc!K
这是每一个面临读博的学生甚至开始读博的学生的困惑。 ,+`HQdq
-r<#rITH"
x;LzG t:w
1.基本概念 9zBMlc$X
:7g=b%;
-c%dvck^,
博士:在美国叫A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 简称Ph.D.,是最高学位。 id^sr
Mw
+nL+N
mee$"
Y
读一个博士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 i3VW1~ .8
\4d.sy0&>-
_oFs #kW
掌握一个科研领域 !#2=\LUC
<#M`5X.
Wg`AZ=t
要通读所有这个领域的文献。一般开始时是看书,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 CO:u1?
j;1 -p>z
7nU6k%_ %
一般在读博之前,学校会有一些方法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地掌握情况。比如要有相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然后,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专业课程,通过考试并确获得较高的平均分。最后还要通过一个评委会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评委都是博士。 q
Zv
=
#R0A= !
Lw1EWN6}_&
开创新理论 `d]IX^;
~ PWSo%W8
/93l74.w
博士和其它学位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字:科研(Research)。要开创一个理论,学生必须探索,调查,思考,总结。学术界用“科研”来表示这种行为。 }[+!$#
>'uU)Y{
cF)/^5Z
“科研”经常暗示着要“实验”。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还要解释和深层理解。 + @9.$6N
z4#(Ze@u~_
WEg6Kz
以计算机科学专业为例,科研意味着要探索并发现数字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新法则。必须要发现帮助建立和使用计算机制的新技术。要寻找新抽象、新算法、新规则、新机制。 #1 1NPo9
57a2^
GQQ.OvEc
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要写博士论文,并且通过博士论文口头答辩。 F~:O.$f]G
}?F`t[+
9Jf)!o8
成果的关系 {Gq*e/
%J:SO_6
`@d<n
科研的成果可能可以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现有的。但是,博士论文的价值不是用商业效益来评价的。必须要引导将来的研究和知识体系。博士成果的效益常常不会在短期创造,而是在长期才慢慢体现。 ?\KM5^eX
n\Fp[9+Z\
HoV^Y6
2。问自己几个问题 '{I_\~*
<!-sZ_qq
`RU[8@ 2%
决定是否要读博士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 0B8|w
G22NQ~w8
V.ht,
~l
你想做科研工作吗? ] Z8Vj7~
/525w^'pd
iGB_{F~t4}
你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因为PhD是训练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将来不做科研,博士不适合你。 8[r9HC
5aad$f
(b?{xf'G
你想进高校工作吗? )X4K2~k*
P%)gO
}:0uo5B7
博士是进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条件。 (-]r~Ol^
x^Yl*iq
s9dO,FMs0t
你有足够的能力吗? 1@u2im-O
b:qY gg
85EQ5yY
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 + <,gB $j
r{L4]|(utY
?#yV3
h|Ij
智力:显然 +T9:Udi
*'ZB*>
!`!| Zw
时间: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长,你能承受吗? cA6lge<{~
pP(XIC
iC
iZJ"
创造力:读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路看待问题。问问自己喜欢“脑筋急转弯”吗?你学高数时感到有意思吗? + [Hh,I7
'`1CBU$
P/&]?f0/
好奇心:你是不是强烈的想知道周围事物背后的规律? q80S[au
iNwqF0
hHqh{:q{v
适应能力:读博常会出乎意料的困难。你可能会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领域。你能忍受郁闷吗?能忍受住找没人知道的答案时的枯燥吗? v]B
L[/4
s,a}?W
/b|0PMX
自我驱动:教授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给自己长期科研的动力吗? 1Bxmm#
~
ihI_q"
?f/n0U4w
竞争能力:你将与最聪明的人共事,别人会将你与这些人比较。你扛得住吗? :!zl^J;
Ts~L:3oaQ
4Jx"A\5*G
成熟:读博时间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 0a"igq9t
o:V|:*1Q
d;n."+=[x
3。警告(博士不是 。。) ah~YeJp
:x_'i_w
}MUn/ [x
让自己有声望:你毕业后,你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 cyJG8f
s`>[F@N7.o
_#vrb
;.+
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这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 ExRe:^yU\
vX ] Gf4,
Fv<`AU
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要各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 5E notp[
S8e{K
qY[xpm
工作的保障:很多公司不要博士。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时先把科研部门砍掉。 F`9]=T0
`Qeg
c&L"N!4z
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妈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孩子是个博士。但这不是你读博的理由 CW<N: F.9
%w7]@V Z
%Z*sU/^
证明自己的聪明:你要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 In[Cr/&/Y
jMpD+Mb
>$ 2V%};
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 MeUaTJFEB
t:fFU1x
]KJj6xn
找工作更容易:搞笑! ;D$)P7k6
/@|/^vld
c*@G
_rb
比其它选择好:每个人都要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激励自己。 4Fm90O
}3?n~s\)6f
)P+7PhE{J
赚钱更多:至少5年之内你的收入是负的。除非你爱科研,否则这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LGtIm7
KRA/MQ^7~U
/bVoErf
4。还有几个好消息 5;HH4?]p
~sXcnxLz
JeE;V![
如果你有能力和兴趣,搞科研将获得与所有其它工作不同的奖励。你能遇到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甚至与他共事。你将不停的超越自己。你将解决以前从没有人解决的问题。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P6$mh\T
\o^2y.q:>
^-
d%
r
看多了本科生的此类问题----考研还是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又要面临这个问题的困扰----考博或者工作。人生总是充满了选择,选择也是困难的。故转贴了一篇自认为不错的文章。希望对被这个问题困扰的同学一点启示。下面是转贴的内容。 is-7
j7;
Z+=@<i
''
ruy}/7uf
博士是一个文凭,更是一种经历。当前社会上有不少人在妖魔化博士群体,尤其是女博士。事实上真的就那么恐怖吗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S
r
=z
/dcC$r
hr)B[<9
首先,谈谈为什么要读博? .yEBOMNZ
$\U4hHOo
mVpMh#zw
1、如果你压根就没想好这个问题,完全是随波逐流,或者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或者认为考博可以带来生活的翻天复地的变化,或者认为读博就是混个学 位,为了以后好提升,那么,请你谨慎考虑。首先,博士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收入更多的是与行业与职位相关,而不是与学位相关的。当然通常计算机的博士要 比学文学,考古什么的博士收入要高。 uu>Pkfo
WA&!;Zq
w}YlVete
其次,既便为了想进高校而读博,也要事先考虑一下是 不是喜欢那种生活方式,能否接受那种清苦?能不能坐冷板凳?不然,高校的日子也不好过,竞争一样激烈。而考博只不过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个环节。等你博 士毕业之后,不继续自己的科研,可是又已经付出那么多青春、热情和心血,放弃是否舍得?如果继续从事科研,就要考虑自己是否热爱这种寂寞的无人喝彩的工 作,并且身边都是精英,你能否承受那种压力?要知道,真正的名专家名学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是要默默无闻、平平淡淡过一生的。你也 可以有更好的未来,但 那意味着加倍的付出和努力。 *vwbgJG! *
3z c U%*
z.;ez}6%V
2、如果已经想好了,比如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扩大 自己的知识面,或者仅仅是体验一下这种生活,或者证明一下自己,或者临时没有更好的出路,想过渡一下,或者干脆就是喜欢从事科研,那么,无论任何理由,只 要是坚定的,能说服自己的,那么你就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祝贺你,你就可以尝试。 #iHs*
/85
Z'
7
}|8_9Rx0*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读博士可能需要什么? "[ZB+-|[0
LF& z
$arK(
1、高智商就不要说了,还要有高的情商。这样才能保证自己高处能胜寒,或者寂寞的时候依然美丽着。 m0a?LY
|$
lM#Ua
]z/8KL
但凡读到博士的人,总是一些人群中的佼佼者。要么是绝顶聪明,要么是极端有毅力,要么就是非常灵活,总之,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在读博期间的感受 之一就是,周围的人的确不简单,都有令人非常佩服的一面,可能再"混"日子的人,跟一般人相比也有一份自律和坚持。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相互约束、相互见证、 共同进步的群体。高智商基本是读博的第一要素。
abfW[J
waj0"u^#
Eu@huN*/
但是不要以为光有高智商就有好的生活。高 情商也很重要,比如你要经常想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过和适合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怎样让自己在纷繁的乱世中保持一份清醒,远离物质诱惑?你怎样让自己保 持快乐?因为,的确是有一些人没想好就进来了,所以学得很累,日子过得很牵强,时不时可能还觉得"活着没劲"。如果这样的话,倒不如及早融入社会洪流更让 你能安静下来。既能出世也能入世是最好的,如果压根做不到出世,就绝对入世一些,让自己实际"生活"起来,也就运转自如了。 ^Xq 6:
M:[ %[+6
{ix?
Brq/
因为如果没有高情商,那么读博不但可能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而且会带来很多负累。因为你可能会跟社会上的人比物质,跟潜心做学问的人比成果,跟那些 滋润的"小家庭"比幸福等等。那就比较麻烦,因为老天爷毕竟不会把所有的好事都给一个人。你得到了一些,就要坦然面对3年或者4年的清苦生活。 _8F`cuyW
~ls[Sl@
+b3RkkC
2、读博需要有点毅力,沉得住气,至少一段时间内是这样。 zGkS^Z=(
m!tbkZHQn0
1;Cyz)
读博可不是说着玩的。如果只是想混混,也不是那么好混的。现在的毕业论文盲审制度,还是能卡住不少没下功夫或者功夫下得不到,或者下了功夫但没下到当处 的人的。而且,平时博士还有论文发表的数量和档次的要求,动不动就是国家核心期刊几篇,理工科的可能还需要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虽然大多数博士都完成任务, 拿到了学位,但那是付出了很多焦虑、睡不着觉、掉头发等等代价的。当然,视个人天资和基础不同,可能各有差异,但不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的还真没听说过。 K1+)4!}%U
afuOeZP
keX,d#
平时上课、读 书的要求就不要说了。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或者在那样一个氛围中,为了自己至少像个博士,理工科的人要无数次地做实验,甚至通宵达旦,而文科 的学生则要天天泡在书堆里,基本上3年或者4年下来,看小说的时间是没有的。大家都比较训练有素,就是自己浪费了时间会自责。所以为了逃避自责的痛苦和外 在的压力,大家一般还是要选择一点点的去面对和积累。没有点做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 %4,O 2\0?&
][+#;avU
(
+Q&[E"87
博士同学中已经是硕导的,在博士论文的冲刺阶段,也会形容枯槁,也有老师们形容"做完博士论文就像扒层皮",毕竟抛却客观要求不说,就自身而言,大家也 知道专心在学校搞点研究不容易,所以基本上博士论文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最高水平。何况博士论文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创新"。这两个字,可是会把 人折磨坏的。结果是,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自然减肥"。一个抱着侥幸心理,本来以为混混就可以过关的同学,在博士论文写完之后,说了这样一句深刻的推翻自己以前逻辑的话——"以后,谁要再说博士是混出来的,我跟他急!" ZQ%'`q\c
0uOkMuy<
d"*uBVzXm
接下来看一下读博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0z
lb0[
-$cmG4
#~2%)
1、读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轨迹。比如恋爱、婚姻和家庭。 `(ue63AZ
8pIP
w[zje
rH3
说这个好象是废话。但是我们可以算笔账,一个人中间一直不停地读书,等博士毕业也是接近30的人了。这时候的社会工作经验还可能是零。如果不是足够幸运地在读书期间遇到合适的另一半并且已经成家的话,那么就要在毕业之后不但面临找工作,适应新环境的问题,也要面对建立一个小家,适应婚姻和家庭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先在工作上干出点成绩还是抓紧要孩子的问题。这时候大多数小家庭都是无产阶级,可能早先工作的同龄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孩子,心理上的落差需要自己摆平。 wsZF;8u t
5
ZGNz1)?V
e,vvzso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有了一定的工作、家庭、孩子之后又去读博的,这种辛苦就不要说了。面对家庭和自己的前途之间的不调和,需要自己判断、选择。有时候, 有所选择是痛苦的。所以有很多人说,早知如此,宁愿不要选择的机会。可是时光是无法倒流的。校园里有不少带着孩子读书的母亲,有的将孩子放在周边的幼儿园 或者学校里,自己面对多重压力,孩子也跟着受苦。精力、财力和爱心、责任之间的冲突和压力,让很多母亲说:"等我拿到学位的那一天,我可能最想做的就是找 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pN:Kdi
7Bzq,2s
Rg\z<wPBG
有的时候,鱼和熊掌的确不可得兼,这是事实。所以大多数博士在毕业后都会多多少少有些尴尬,来自情感的、家庭的、工作的 ,等等。 :cem,#(=
XHK<AO^
A
}G7l?V&
2、读博可能会加重取舍之间的难度。 v7BA[
j Qr
"7'J&^|
S;3R S;
有人认为,读完博士,工作等等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博士阶段着重培养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它不是一个通才教育,只会将人的研究领域和学习领域越限越窄。所以,除非是在高校或做科研,不然,博士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ZRh~`yy
8=B|C'>
g]<4&)~
而且,读博可能多多少少还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就是你在长期的研究和投入中已经多多少少对这些研究产生兴趣。明知继续研究可能热情和动力不足,但是放弃却 着实可惜,那时该怎么办?其实周围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最后选择的未必是最初想选择的生活道路。我的很多同学,本来想进新闻媒体,或者出版单位,或者机关 等等,机会并不是没有,但是真正抉择的时候,却又割舍不下对专业培养起来的感情,最终继续选了高校进行教学科研,也有的虽然进了新闻出版,却做的并不开 心,有点后悔的意思。不得不搞学术的时候不觉得热爱,反倒是真正离开了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喜欢学术的。这是一种悖论。会带来很多困惑和尴尬,这些问题的 解决需要智慧、对自己的了解,还需要决断能力。一旦上了这贼船就必须面对,由不得你了。 tZ:_ag)o
Z&Pg"a?\
:)wy.r;N
说了这些,有人可能退缩了,觉得后脊梁骨嗖嗖发凉。其实,运用最简单的逻辑想想,如果真的读博就像地狱,哪还有现在的趋之若骛呢?不否认有一些头脑发昏,没想明白就混进来的人,但是一定也是有人是真正考虑好了并认可这种方式的。权且说其一二: n7B7 m,@1
jaTh^L
rdl;M>0@
1、读博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很奢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 zT=Ho
]fx"4qKM
jSD#X3qp
相比于钱来说,读博的机会显得更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机会读博的人可能不觉得,但是有很多人是压根没有机会考虑和尝试的,他们的羡慕和憧憬可能不是你读博 的理由,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可以体会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生活体验是非常奢侈的,有限的,难得的,所以自然也是有价 值的有意义的。如果说有人选择冒险、挑战生命极限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读博也是。读博完成和实现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享受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一种财 富、一种收获。 Ygm`ZA y
?i7%x,g(Z
lP[w?O
有一个同事,我在博客中提到过的,海归,放弃了原来在外企的高薪工作,跑 到国外读博士,最后回到高校。就是因为她觉得在外企的工作,使人变得没有时间思考,人像机器。所以为了进高校,她选择了读博并为这个目标奋斗了10几年。 她说,人是要有点追求的。斯夫!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精神的渴望和寄托就会浮出水面,而 读博是使人更接近思想本身的一种方式。 g`{;(/M+
I
WT
wz!+
oX#Q<2z*
2、读博可以有机会接近和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最聪明的人相处。想不提高都难! ypbe!Y<i]
~bM4[*Q7
HmiR.e%<b
有博士点的地方,大都是师资力量相当强的地方,各种资源也很多。读博士可以使人轻而易举地就接近原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一些大家,聆听他们在学术、做 人等等方面的一些感受和教诲。这将是受益终生的。这种视界的打开和融合对一个人的提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学者的点拨,可能会使人少走很多弯路,并在一 些领域迅速接近国内或国外同行。某种意义上,这有"鲤鱼跳龙门"之效。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的名牌大学,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用原来硕导的话说:"就像从省 队进了国家队"。各种讲座、交流以及图书等等资源,使人进步飞快。 04LI]'
r@72|:
,
Ttu2 skcv
再说周围的同学,都是 来自各地的人中龙凤。依我的经验,每个读到博士的人,都是有一些品质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的,比如那种悟性、那种天资、那种刻苦、那种执着、那种毅力, 等等。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是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一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 的,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让人获益匪浅。真的是想不提高都难! *;l]8.
!POl;%\
_7Rr=_1}
3、读博可以积累一些资源。博 士期间会遇到很多名师,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同学,这些都是一些潜在的资源。就算日后你的同学里出不了王侯将相,但至少以他们的起点,在各行各业上都会是精 英。至少就我而言,很多同学遍布在很多城市的很多高校,无论对搞研究,还是作为了解风土人情的交流,都是颇有助益的。博士期间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广泛的 学术联系。 opY@RJ]
a=1NED'
*"+=K,#D
毕业之后,如果选择一个中等城市或者发展中的学校或单位,那么可能意味着你会 瞬间拥有别人奋斗10几年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各种津贴补助、比如房子,或者配偶的工作,都能得到解决。生活会有明显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用原来同事的话 说,读博就是赚钱。或者,读博还极有可能在毕业后进入一个博士成群的工作团体。这样,你就有可能使自己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上升不断进步的状态。与智 者的交流毕竟是令人愉快的。对此我受益良多。 8qk?E6
O!mvJD
Upc+Ukw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老教授曾经说过的,做研究工作,所有的科研成果的发表,名利都是自己的,不象在机关等单位工作,在年轻的时候多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到了退休,往往是人一走茶就凉。而现在看来,读博直接地与以后是否有机会搞科研密切相关。 g-Mj.owu=
V@B__`y7
W^0w
4、读博可以愉悦身心,是难得的生命体验。 T m_bz&Q
q4R5<LW"
00G%gQXk,
因为博士不象本 科生那样有天天上不完的课程,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的约束,有各种检查和评比,所以基本上属于比较天马行空的、自由的一群。而高校大都有优美 的环境和小资的气氛,博士生里面,大家基本上要么是有收入的,要么是可以自己赚些外快的,思想相对比较成熟了,各方面处于学校和社会的结合带,并可以暂时 脱离家庭的束缚,做一些自由自在的个性的事情,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对于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放松、调整和休憩,而对于从未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也 从别人那里直接间接得到一些启迪。 na#CpS;pc
,p4&g)o
K0H'4' I
我的博士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一帮朋友,大家经常轮流坐庄,出去吃饭、喝茶、野餐,或者就在校园里散散步、打打球,或者在学校的食堂里进行"学术午餐" 和"学术晚餐",关于学术的、人生的、社会的,无所不谈。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同学和朋友都颇为留恋那段时光。我们都曾说过这样的类似"痴人说梦"之类的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真想一辈子当学生,一辈子在校园里待下去。让读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X>d"]GD
88VZ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