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作者在SCI投稿后被后杂志社退稿,那么,SCI写作的七大误区,你知道吗?以下就是中文作者文中常见的七大错误,希望能提醒大家尽量地避免这些错误! =M6{{lI/
`GSl}A
(一)以摘要代替前言 D_?dy4\
%d%FI"!K
摘要动辄几百个字,充斥着各种实验方法和数据。有些作者特别喜欢罗列数字,让人看得头晕眼花。而到了正文的前言部分,反倒惜墨如金,几十个字了事。这样的前言作为摘要的背景部分还差不多。多数期刊要求摘要限制在250个单词以内,作者必须以最简洁的语句阐明文章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而前言则应回顾研究背景,提出问题或假说。很多中文作者对此没有理解,只是简单的说明研究目的,而对研究背景和问题不加理会。 !"ir}Y%
kC ALJRf~d
(二)分组名称隐晦难懂 ::_bEmk
2tg 07
实验动物按照治疗方法分了几个组,作者命名为A组,B组,C组,A+B组,B+C组和A+C组。读者需要记住这些代号的含义才能理解各组不同的治疗方法,读到一半不小心忘记了,还要到前面再看一遍。其实直接用治疗方法来命名简单又明白。 :r2d%:h%2
$o.;}
(三)试剂仪器单独成段 K^",LC
JA
N,Js8Z"
很多作者喜欢把用到的试剂和仪器单独写成一段,这虽不能说错,但并不通行。一般是在试剂和仪器出现的位置,以括号内容来介绍其厂商和产地信息。 j]U~ZAn,K
b%KcS&-6
(四)滥用缩写而不予介绍 +^jm
_+
}(!rB#bf
有些作者似乎以多用缩写为荣,以此来显示文章的高水平。而且使用了缩写也不予以介绍其全称,让读者去猜。其实应该尽量减少缩写的使用。特别是不要自己创造新的缩写,除非的确非常有必要。 A<^X P-Nrp
i8KoJY"
(五)结果部分灌水 yVQW|D0,j
1JJ1!& >
一些初入科学殿堂的作者,好不容易做出些结果,敝帚自珍。几乎把文章的结果部分写成了实验记录,囊括了细胞培养照片、质粒酶切电泳,甚至固定动物的架子。其实这些“结果”并不是实验数据,而只是中间过程。 HRJ\H-
V
L]H'
]wpn=
(六)讨论空洞无物 f~,Ml*Zp
ei>iXDt
讨论部分很多作者常见的问题是,要么重复前言,要么重复结果。总之就是不给你讨论。讨论部分应该把本研究的结果与他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异同并加以探讨说明。临床研究特别要注意是否有limitation,并进行充分讨论。 DAg*
U<r!G;^`
(七)喜欢引用中文文献 _;%l~q/
R+t]]n6#
参考文献最好引用权威高分杂志的文章或者你投的杂志的文章,最好不要引用中文文献,因为中文文献往往无法通过ReferenceCheck。如果不得已需要引用中文文献需要在文献后面注明(inChinese)。 L0I|V[
"',;pGg|K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几点误区,仅供大家参考!不过SCI投稿被拒后杂志社一般都会给出具体的拒稿原因,而我们发现很多中文作者的文章都会因为一些相似的问题被拒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