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表明我的观点:提前联系导师,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国际惯例。所以,这次我将文章的题目说得更明白一些,并认为这应该成为考博的必修课。 o{l]n*
'z=d&K
_fHj8-
s/
一些具体的联系措施和技巧:与导师进行沟通,要注意保持同导师的沟通频率,太高容易让他烦,因为他也很忙,不可能整天忙你的事,不能让他把你的事当作是负担或者敷衍。频率太低,他会印象不深。一般来说,只要你同导师通过两三封信,他一般是不会忘记你的。每个月写一封长信,汇报自己的复习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j
z51[{v
sheCwhV
N|
P?!G-=
另外,我还将大多数人一生中可能会经历的找导师、找工作与找对象并称为人生的三次“婚姻”,完成一篇博文“人的一生中需经历的三次“婚姻””:找导师也一样,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最终能走到一起“配对”成功的,一般来说也是条件相当的,也没有谁亏欠谁的。达不到入学条件的学生,已经被淘汰;有能力的学生,可选择自己觉得更合适的导师。 ;<%th
ta'wX
PeLzZ'$
D
上面提到的这篇文章中,将“提前联系”导师简单类比为人情关系,甚至提出问题“原本严肃的考博复试为何会掺杂这欲说还休的人情关系?”我就不明白了,就提前咨询或者与导师沟通一下,怎么就不严肃了,就变成了人情关系了?没有联系导师导致自己的失利,是考生自己的错,怎么就推到那些有心与导师联系的考生的错?至于文中列举了一些例子,什么提前联系的人就被导师“心有所属”了,“只要他的成绩一过线,名额就是他的,甚至考试前导师还给他单独复习过考博题型。我们都是陪榜的。”这样的说法,如果不是故意想妖魔化大多提前联系行为的话,那么就是无意中的以偏概全! 后面所说的“单独复习考博题型”,这是另外一种违规问题,与“提前联系”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师生的利益是相辅相存的,我不相信一个导师愿意放弃一名优秀的学生,而宁愿招一个可能会给他自己带来麻烦的学生。 *<h )q)HS
~\<L74BB
GNHW bC6_m
再回到我前面所类比的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婚姻”关系。要确立这个婚姻之前,总是先要谈谈恋爱的,合适才结婚,不合适就分手,这很正常。提前联系加强彼此的沟通不就是“结婚”前的“恋爱”吗?只是还没有领回家让亲朋好友看看,听听大家的意见而已。而面试不就是在完成这个过程吗?如果“恋爱”后,双方觉得合适,准备“结婚登记”,突然出来一个冒失鬼说,你们不能结婚,我一直暗恋你,观察你多时了,只是没有告诉你,这样很不公平。是不是很滑稽? a6;5mx
N&|,!Cu
T{=&>pNK[
国外要读学位,也是必须先联系导师的,否则也是没有名额的。在中国,目前博士生指标资源紧张,每个导师每年能分配到的名额只有一个或者更少。如果导师已经有其他满意的候选人了,而考生没有联系,盲目报考而导致无法录取,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一般来说,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导师是会告诉你他没有指标了,让你尽快联系其他导师,甚至有时候会推荐你与其他的老师认识。不管从考生角度,还是导师角度,提前联系导师至少都是在帮助考生减少盲目性,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9g.5:
h2i1w^f
{.e^1qE
另外,科学研究也是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的,不管是申请赞助,还是发表论文,都要与学术圈的各种人打交道。对大多数学科来说,天天把自己宅在房子内是很难做出好的研究工作的。与导师的沟通联系,就是一种重要的训练过程。在沟通中,也能让老师和学生尽快找到共同的兴趣,这是有百利而无害的。 Pa$"c?QUy
9kbczL^Y
7*He 8G[W
我不知道其他学校的情况。从我身边的情况来说,我们学校生命学院博士生入学考试只考一门课,那就是英语。专业课是面试的,似乎面试非常重要,但其实20多分钟,能考核出什么呢?而一门课的考试也很难取决定性作用(大致只做参考的),所以提前联系导师显得更有必要。反正我是从来不相信通过20多分钟的时间能区分出考生的质量好坏的。我一般是要求与我联系过的考生提前一天到校,我会请Ta吃个饭,如果有时间,我会安排他们与我其他的学生相处一天,让他们尽情交流。我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考生可以更了解我们的学生在作什么,另一方面同龄人的看法有时候可能更正确,所以我会听我自己的学生对考生的看法。赵斌 >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