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就要毕业了,回顾过往三年多的学习和工作,有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和后来者共勉。 Vg) ^|
时间管理遵循要事第一原则,优先完成重要的事。比如先把博士毕业要求达到,这样才不至于像某些同学,快毕业时还没有文章,不得不熬夜加班甚至不得不延毕。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规定时间内别人可以完成任务,甚至超额完成任务,都和他们善于时间管理分不开。 '&{(:,!B
正如习大大教导我们的“实干兴邦,闲谈误国”,在实验室和学习室里,要我们“多做事,少闲谈”。既然确定了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尽快完成实验,获得完整的实验数据,写出达到发表要求的SCI论文,那我们就要迅速跳出心理舒适区,把闲谈、娱乐和业余爱好暂时放在一边。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琐事上消耗的多了,花在工作学习和思考的上的时间自然就减少了。我的女儿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脑子每次只能想一件事情,如果你的脑子同时想两件事情,你的时间就浪费了”。思维训练我是公认的女文青,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差,之所以慢慢建立了自己的思考体系,得益于麦肯锡公司的一系列培训用书,这套丛书包括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金字塔原理,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等等,从不同方面教给我们如何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强烈推荐给和我有同样烦恼的小伙伴。 X~#@rg!"
另外,“断舍离”也是我们要借鉴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尽量简化自己的生活,减少不必要的社交,严格限制来自外界的干扰。比如我的微信好友有724个,但朋友圈里面只能看到3个公共号编辑的动态,因为他们经常发一些科研相关的讯息,其余的好友全部被我设置为“对方可看见你的朋友圈,你看不到对方的朋友圈”。 我很喜欢阿米什人的文化和极简生活,有限的物质就能让我觉得很满足。当外界的干扰少了,心就会慢慢安静下来,思路变得清晰,目标也就明确,人很容易就能沉浸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和爱好里。科研训练学术生涯起步阶段,一定要养成科学的工作学习习惯,定期做读书报告,和平台里的师兄姐弟妹们保持交流,积极参加和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讲座,坚持文献阅读、不断的提炼适合自己的科研批判思维。积极参加实验室老师组织的各种学术讨论会,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还可以了解别人的科研经验,快速的搬来为自己所用,比如怎样做好实验记录,每个样品和结果怎样标记等影响实验成败的小细节。阅读和写作我们的学术生涯里,最离不开的就是写作了。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和同行交流,申请课题和基金,还可以输出自己辛苦得来的数据和成果。那怎么做才能养成中英文的写作习惯呢?有没有捷径可循呢?有! `O jvt-5}E
我认为的捷径就是先学会阅读文献,文献阅读包括精度和略读,精读就是对于每一篇你认为重要的文献,从头到尾仔细阅读。略读就是简单看一下摘要,图表,结果和讨论部分,以期节约时间。但是不论哪种阅读方式,一定要给每一篇读过的文献做摘要和总结,只有平时做好读书笔记,需要用时每篇文章的内容和重要性才会一目了然,不需要我们再次重读提炼关键点,可以节约大量宝贵的时间。至于如何检索文献和追踪本学科最新的文献,公共号里有详细指导,我就不再占用篇幅了。 5\5~L
通过持续大量的阅读本专业的文献,我们完成了输入工作,下一步就是学着用中英文重写文献的摘要,然后再和原文章进行比对,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get到了这篇文章的精髓和原文作者讲这个故事的意图,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I>8Bc
怎么才能写出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呢?我的经验是先照猫画虎,模仿别人的文章把自己的提纲框架先搭起来,根据提纲的小标题把每个部分需要的内容写出来,写的过程只需尽快填充必要的文字和引用材料,先暂时忽略字体字号排版等小细节,等全部写完后再进行修改和完善,因为初稿只是简单的把我们做的工作和思考内容先罗列出来,后期还需要在初稿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删减和完善。但是,如果我们连初稿都写不出来,何谈再修改呢!所以,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我们不妨先完成。后记 @nW'(x(
“先完成,再完美”,是我给自己的要求,因为一切方案和设想,不落地执行,不输出,最后都是空谈和废纸。合理规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在实验和写作的同时,最好每晚抽出1个小时锻炼一下,有了好身体才不容易疲劳,体育运动还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改善因实验或写作不顺利带来的抑郁和焦虑状态。 hXBqz9
DvU~%%(0^
hkLw&;WJr
最后,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不要急于求成,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我们要有定力,既然选择了做学问,就要安于坐冷板凳,等你功成名就了,该有的一切都会有,或早或晚,只是时间问题。 :
hi$}x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