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新年刚过,2017年博士入学考试就在陆续进行中了,粗算下来,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时间虽短,却万不可忽视,考试前一个月的学习安排对考试非常重要。在这里结合自己的经验,列出博士入学考试前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最应该做的10件事。 5~=wia
i?|b:lcV
`{'h+v`
第一件 调整心态 F7U$7(I2G
%DuSco"
考试前,考生的心态是最复杂的,容易患得患失,有些比较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还有一些考生属于典型的“冲刺型”选手,前边几乎没有进行过系统备考,只在最后一个月疯狂学习。当然,有人这样成功过,但是成功机率很小,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考试前,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以平常心来面对,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学习,一定要留出充分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因为考博的人,都是久经沙场的人了,对考试已经麻木。当务之急是赶紧治疗年后综合征,把心收回来就可以了。到最后,除了具体的知识考核,考试也是一场心理战。 xHWD1>
*KDwl<^A
~uh,R-Q$
s
Vg89I&
第二件 合理安排时间 @S?D
}myD
d2tJ=.DI
在职考博的考生,要处理好工作和考试的矛盾关系,在考前一个月,尽可能推掉不必要的工作,能请假尽量请假,把自己的全部心思精力放在考博上。但是,这样可能也太过理想化,比如对于老师来讲,年初也是申请课题、开设新课等工作的最重要阶段,考生要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时间的调节和安排。应届考博的考生,时间相对充裕,但是也面临着毕业论文、找工作等一些事,建议这些事都往后安排,等考博之后再进行不迟。 o`7B@]
Cp^%;(@
j$=MJN0
mM-7
jz
第三件 坚定信念 GE |P )VO
f}{Oj-:"CC
一定要坚定必胜的信念,不要被环境或其他因素左右。考博比考研要复杂,除了学习的效果外,还有诸如运气、关系、大小年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天道酬勤,只要你努力钻研,只要你足够优秀,考上一个博士是一定没有问题的。而且我是十分反对一年同时报考几个学校、同时准备考博和公务员考试等一心多用的行为。读博可能并不仅仅是拿个博士学历,还有我们的追求梦想,在梦想面前尽量不要打折,去追求你真正想要的。 95oh}c
f%c-
*","u;&
:1e'22[=.
第四件 英语真题 cT3 s{k
$iOkn|~<@W
英语是考博中唯一比较标准化的考试科目。一般考博英语由报考学校出题,考核题目类型和考核思路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而真题是熟悉、总结这些规律的最好工具。建议,考前一个月再仔细分析报考院校真题,甚至可以背诵这些真题。还可以,寻找一些难度水平差不多的其他院校真题,进行模拟练习。 q=_tjg
,[)f-FmcU
znu[i&\=
切记不要随意买市场上那些所谓的模拟题,除了打击你的信心外,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考博英语的作文题可以提前准备模版,甚至可以预测考试题目。我当年报考学校还考听力,没有听力的材料怎么办?我就把六级的听力材料反复听,增强听觉能力,谁知道考试的时候竟然碰到好几道和六级一模一样的题目。 N="H
06t
BV6
U -
aXyg`CDv
6%2\bI.#
第五件 专业知识地图
6+x>g
y2NVx!?n
到考博前一个月,考生应该对本专业的专业领域知识达到谙熟的程度。我在上次的讲座中也提到,要大家提前准备绘制专业知识图谱,以便我们能在冲刺和答题的时候按图索骥找到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个时候,考生要做的不是知识积累了,而是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尽量形成答题模式,能够把理论资源、案例资源、观点资源进行巧妙的搭配组合。 #;Z+X)
hPgDK.R'
`~ {0
J)a^3>
第六件 专业真题分析 L+d4&x
4z^5|$?_ta
专业课的考试真题也非常重要,可以说也是帮助我们构建知识图谱的一个重要线索。考试前一个月不是要对专业真题做细致深入的分析了(这应该是前期的工作),而是基于专业真题对现有知识做系统的梳理总结,对其中重点的知识做标记和重点突破。另外,根据已有专业试题来预测马上要考试的试题,笔者在考试进场前还在看我准备的资料,而考试的其中一道题正好是我正在看的那个题目。只要用心,专业考试命题一定有章可循,而专业课真题就是指点方向的明灯。 50^T\u
3hbUus
rdQ'#}Ix
{B+{2;Zk
第七件 最新论文分析 l?swW+x\
R|O."&CAB
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对最新的专业期刊论文做统计分析,如果前期有准备,建议考生对16年专业领域比较重要的期刊做分析。一是分析选题,看看16年大家把主要的研究精力放在了哪几个问题上;二是看研究方法,看看这些文章使用怎样的分析逻辑,其中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三是看分析结构,看看这些论文怎样开篇、分析、布局以及得出结论。然后将这些资源内化,成为我们用来考场答题的武器。 L(i0d[F
BSbi.@@tp
R.B3
QX&1BKqWn
第八件 研究计划书的撰写 30nR2mB
Kt
3rQ;}<*M
很多学校考试完之后,紧接着就是复试,研究计划书是复试的关键性文本,对于那些已经开始申请考核制的学校,研究计划书更是导师组评价考生学术素养的关键文本。考试前一个月,我们可能形成了研究计划书的初稿,但是我们还要拿出时间来进行打磨,以求将自己最高的学术能力通过研究计划书传递给导师们。当然,研究计划书的撰写也有很多的方法技巧。 ?q+^U>wy&
/6a617?9J
/|z_z%=
第九件 熟悉考点情况 X6lUFk
o
:OvTZ ?\
博士入学考试时间比较集中,而且很多考生都要去外地不太熟悉的学校参加考试,对于考试期间的安排就相当重要。需要提前购买车票,预定房间,购买考试用品,准备考试资料等,这些细节都要提前想到和安排。考试过程中可能还要进行学习,所以建议考生能够住到条件稍微好点的地方,如果有相识的朋友,大家可以一块来住宿。另外,考试可能会涉及到时间安排,需要提前和单位请假。 b^I(>l-
RFqf$
Th[Gu8b3
Ci?A4q$.
第十件 做好失败的准备 zM*PN|/%sH
h|S6LgB
这一点好像和前边讲的坚定信心相冲突,实则不然,泰然做好各种预案正是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前面讲过,影响考博的因素很多,考博录取率一般在10/1,名校名导师的录取率还要更低,一次考不上是很正常的事情。 0?d}Oj
{u,yX@F4l
2or!v^^u
但是这样的经历也并不是没有意义,通过博士入学考试可以督促我们更加细致地掌握专业知识,也能够督促我们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且通过参加考试可以和导师建立起深度联系,也为未来考试做铺垫和准备。 |g}~7*+i
?3)
IzzO
H[KTM 'n
最后祝大家考博成功!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