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直属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前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我国设立最早的研究生院,也是我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培养机构。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
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1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700余人。
,9j:h)ks? 一、招生专业及信息发布 k~EPVJh" 2020年我校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采用统一考试、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三种招生方式,择优录取。
Chi<)P$^ 2020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460余人。具体
各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及其相关说明见我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DCv-R+p 考生可通过我校招生网(网址:
http://skdzs.ucass.edu.cn)、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网址:
http://www.gscass.cn)招生信息栏目,查询有关信息和通知公告。
arH\QPaka' 二、报考条件 1R~WY'Ed (一)报考统一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YGO 7lar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ce^"yG 2.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iE9&3Ie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Y,Zv0-"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2020年博士入学之前取得硕士学位);
fvfVBk# (3)同等学力人员需获得学士学位6年及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到2020年博士入学),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
U\GZ
(4)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s=@CeV@4W (5)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往届生须在复试报到时提交认证证书,应届生须在入学报到时提交认证证书)。
h}<ZZ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的规定;
pPoC61F 4.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Q>c6ouuJ 5.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kxRn! 6.现役军人报
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部队有关规定办理。
/g7?,/vnZ (二)报考我校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请登陆我校招生网—博士招生栏目(或研究生院官网-招生信息栏目)查看2020年
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等信息。报考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专项计划)的考生,请到报考系网页查看2020年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等信息。
X35U!1Y\ (三)2020年我校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人为我校在读二年级学术型硕士生,申请专业及研究方向见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申请时间为2020年3月,报名及申请程序届时通知。目录中标注研究方向优先录取硕博连读研究生。
;+KgujfU 三、网上报名 [)0 k} (一)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均须按我校相关规定和要求办理报名手续。
我校博士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报名时间为2019年12月10日—12月31日,报名网站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网上报名期间全天24小时开通报名系统。具体报名流程为:首先考生须登录学信网,注册用户;然后考生须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及本人近期正面免冠未经修饰的电子照片,自行填报报考信息。 fhWD>;%F% (二)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交纳报名费,支付成功后,获得报名号。报名费200元。
D
;I;,Z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不采取研招网报名方式,具体报名方式见我校网站通知。
'n#S6.Y: (四)注意事项:
Z_WTMs:x!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
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交的报考信息不真实,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和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TS=[WGMS 2.我校部分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发送,请正确填写手机号码并保持手机畅通(考试时间除外)。
:Aiu!}\ 3.考生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等信息必须一致,如不一致,须在报名前去公安部门更正,因信息不一致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nw~gSe 4.考生须慎重选择报考类别,录取类别在录取名单公布后一律不得更改。
ZTC1t_ 5.考生报名信息在报名结束后,一律不得更改。因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Z*3}L 6.请在安全场所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等操作,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账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80>!qG 7.我校报名费只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不接收汇款,不接收现场交费;网上报名结束后,我校即根据报名情况组织考试,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返报名费。
?O
Nw*"9 四、提交材料 9?,.zc^ 考生应将报名所有材料于2019年12月31日前(以邮寄时邮戳为准)EMS邮寄或送至报考院系(
学校招生办公室一律不接受报名材料)。邮寄地址详见我校招生网“博士招生”栏目中各系通讯录。
U {!{5l: (一)提交材料内容:
]arskmB] 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此表网上下载打印并填写);
0J</`/g H 2.由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必须是正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填写的《专家推荐书》两份(此表网上下载,考生使用正反面打印,需专家本人签字及专家单位能够证明专家职称的相关部门盖章);
;CBdp-BUj 3.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部)或学籍管理部门出具在读硕士研究生证明〈模板在报名网站附件中下载〉,并在入学前补交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境外获得学位学生提交学位证书复印件的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复印件);
^C|9K>M 4.身份证复印件;
?{")Wt 5.硕士课程成绩单的原件(由考生学校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或复印件(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FWN%JCOj@ 6.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提交所学课程(研究生和本科课程)情况和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需提交封面、目录页、正文页复印件,专业性、学术性由报考系认定)。
1\{F.v (二)注意事项
gi >{`.] 考生在报考材料信封上应注明“2020年博士报考”字样,并在材料上注明本人的姓名及报考系别与报考专业;考生应将所有报考材料同时用EMS邮寄或亲自送达,切勿单篇邮寄,以免遗失。
=upP3rw 五、准考证的下载和打印 rcT<OiYuig 经各院系和招生办公室对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并确认交费后,考生可于2020年3月3日-23日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自行下载和打印《博士研究生考试通知单》(准考证)。请考生务必在考试前打印“准考证”,以免耽误考试。
@1Lc`;Wd 六、考试时间、地点 ]zY'w,?D\F (一)统一考试
/MtacR 1、考试时间:
XePBA
J 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采取笔试方式。
KVy5/A/8c 初试分为两场,
分别为: XS/TYdXB8 报考经济系、工业经济系、农村发展系、财经系、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投资经济系、城乡建设经济系、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金融系、人口与劳动经济系、城市发展与
环境研究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系、日本研究系、拉丁美洲研究系、西亚非研究系、美国研究系、欧洲研究系、亚洲太平洋研究系、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于2020年3月14日-3月16日考试。
\M@8# k| 报考外国文学系、文学系、少数民族文学系、语言系、语言文字应用系、历史系、近代史系、世界历史系、考古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中国边疆历史系、历史理论系、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哲学系、世界宗教研究系、法学系、政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系、民族学系、新闻系、人文学院、政法学院、管理学院、文法学院于2020年3月21日-3月23日考试。
fTgN2U 复试于2020年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由各院系另行通知。
#Qd3A 2、考试地点:
.x%SbG
<k{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长于大街11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k0?6.[ku (二)其他
[L^
#<@S 申请硕博连读考生,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i[#Tn52D 报考“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专项计划)的考生,具体考核方式、时间详见相关系招生简章。
[NcOk, 七、初试科目及复试方式 _R6> Ayw* (一)初试科目:
` 454=3H 加试要求:
%Y T
IS*+0 1.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初试时需加试“政治理论”(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与社科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笔试)。
"6i9 f$N 2.初试加试、复试加试的要求及科目名称,请考生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中各院系相关要求,不明之处请向报考院系咨询,“政治理论”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电话:010-81360286)咨询。
iJBZnU:Mp (二)复试:
6X7_QBC) 复试采取面试或面试、笔试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
H =jnCGk 复试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复试中将参考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综合测评,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
zBbTj IFQ 考生在复试时提交: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取得的成就、研究兴趣、未来研究构想等);2.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科研成果等材料;3.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w3@te\ 在复试阶段还将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进行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我校各院系还将向参加复试考生所在单位函调(或派人外调)考生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须加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或政工部门公章),全面审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CA+'e%~~ 八、体格检查 )zN
)7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我校将通知拟录取考生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具体要求,见我校复试通知。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_$
0Ix6y, 九、录取 d:D2[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成果、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为2020年6月下旬。
l-
l}xBf 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iJi|* P5dw 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Ogb_WO;) 十、考生类别 :.cX3dP@ 我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博士生。 MD7
[}cB (一)非定向就业 u2t<auE9^ 非定向就业考生在拟录取后(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必须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且中途不得转出,毕业时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无法按期转入档案者,取消录取资格。户口根据自愿的原则可迁入我校。 g:Dg?_o (二)定向就业 f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