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俊鹏
编辑:freekaobo
Y:x,pPyl z PW [GkD
?Nbc#0pb7 @5[9iY
tc|`cB3f
大家好!刚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我,终于为漫漫考博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希望用我的经历鼓励更多有类似情况的学弟学妹追梦。 o 94]:$=~
我本科就读于山东省内三本,专业为财务管理,本科后三跨(跨专业、跨地区、跨学校)进入中部某双非一本院校,攻读政治学(国际关系)。硕士就读期间公开发表普刊2篇,合著负担两章节9万字。怀揣对研究领域的热爱,踏上漫长的考博路。 bG|aQ2HW
ZH1W#dt`[
.`ND
考博原因: =V[ey
在我认为,对国际关系的研究,博士阶段才仅仅是刚刚入门的阶段,本硕阶段的学习宽泛大略,输入更胜过输出;而博士阶段,随着眼界的开阔和交流的增多,思维更加活跃和敏锐,更容易踏出学术上的第一步。 G\;a_]Q
|riP*b
pA%Sybw+
漫漫择校路: en5sqKqh+
择校是国际关系考博的第一个门槛,首先目前国内国际关系博士点大多改革为“申请审核制”,如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中央党校、复旦、同济等,保留考试制学校极少,如社科院、外交学院。作为经历了三次考博的人,我尝试了几乎全部梯队的不同学校,如:复旦(未进面试),同济(复试被刷),中国政法(复试被刷),南开(未进面试),上外(复试被刷),中央党校(复试被刷),厦门大学(未进面试),上海交通(未进面试),外交学院(上岸)。 ./KXElvQ%
综合我的经历:名校更加看重本硕经历,既往教育经历大概占分30-40%,研究计划书占比10-15%,科研成果15-20%,语言5-10%,获奖10-20%。而考试制院校全看实力和运气。 ^&Exa6=*FT
p`PBPlUn
R.Uwf
联系博导: 4g%BCGsys
联系博导的前提是你对你所要研究的方向非常明确,并根据目标博导的发文,确定最优选择,一定不要广撒网重点捞鱼的想法,在国关的小圈子里很可能“网破船翻”。当硕导手中资源有限,那就必须自己提前联系博导,那么找到博导的联系方式就是第一要务,我的方式是:首先寻找官网公开资料,其次联系熟识的学长学姐,最后打电话问目标导师所在学院院办。其中,首推联系熟识的学长学姐,因为不光可以获得博导的联系方式还可以请学长学姐代为推荐,事半功倍。 {,9^k'9
接下来就是给博导发邮件,这里有个小技巧,如果不知道说什么,请一定要先看博导的文章,提出问题,阐述你的思路和接下来的研究方向,最后说明希望报考博士生。如果博导对你的阐述感兴趣,恭喜你,你收获了博导的积极初印象,保持一个月一封类似模式的邮件吧。
6^Q/D7U;s
!D \u2h
[bK5q;#U4
备考: "R!)"B==
无论是“申请审核制”还是“考试制”,都逃不过要进行笔试,申请制进入复试的笔试阶段考查英语和一门专业课,考试制初试考核英语和两门专业课。基于国际关系专业的特殊性,英语是重中之重,以社科院、党校为例,英语难度稳定在专八、GRE等级,而外交学院注重国际关系专业英语,因此备考阶段必须适当提高难度,并专注于专业文章的翻译。在备考阶段,我接受学长的建议以英语笔译三级材料为复习基础,每两天翻译一篇文章,并进行对照修改。对于专业课还是重在平时的积累,追踪顶刊最新发表,定时定量进行写作练习,并大量阅读经典文献,如《权力与相互依赖》《大战略的政治经济学》《常规威慑论》等,整个复习阶段2年的阅读量大概在专著38本,论文500篇,笔记手写近8万字,电子笔记近10万字。 1FPt%{s3
A><q-`bw
nF)XZB0F
关于考试:
nG~#o
当前很大的问题是,因为疫情,各校19、20都是线上考试,笔试题目相较以往变化很大,英语基本是以翻译、写作为主,专业课基本是1-3道主观题的论述,每门课时间在一小时左右,很考验大家的即时思维能力和书写速度。但随着疫情缓解,各校是否恢复线下考试还未可知,需要考博的同学及时关注目标院校的最新通知。 tx9;8K3
)o;oOPT!
j}.,|7X
小建议: HO`N]AMw
一路走来,既是对身体的考验,也是对心灵的考验,没有在最后一刻选择放弃也许上岸的就是你。备考阶段,请一定要保持阳光,多与人交流,保持良好的心境,学弟学妹们加油吧!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d$?sS9"8(
aQTISX;
e{}
oQK
Nj^:8]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