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R;fD
]Tf.KUm
_I&0HRi
一、培养目标 8 ]dhNA5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专门人才以及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及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 6fY(u7m|p
二、招生类别与招生计划 b,~4O~z
2024年我校实际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97人,其中,普通招生计划231人,科研经费专项计划53人,中外导师联合培养专项计划8人,苏州实验室联合培养专项计划2人,高校思政工作骨干专项计划3人(本校录取名额不超过1人)。 st|$Fu
2025年,我校在工学、理学、医学及管理学学科门类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机械、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类别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详见《江苏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普通计划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各学科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以及考生报考情况作适当调整。 I&YYw8&
高校思政工作骨干,科研经费,中外导师联合培养,苏州实验室联合培养等专项招生事宜详见《江苏大学2025年专项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专业目录》(拟于2025年5月初发布,5月份招录)。 IcoK22/
三、招生方式 k^p|H:
我校普通计划博士招生分为三批次。第一批次直接攻博招收于2024年9月-10月进行,与硕士推免生接收同步;第二批次硕博连读招收于2024年11月-12月进行。 8K]fw{-$L
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最终招生计划和第一、二批次招生情况,学校于2024年12月份公布剩余计划,并于2025年4月份开展第三批次普通招收与优秀导师自主招收工作,第二批次未被拟录取的考生可申请参加第三批次普通招收,请考生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相关信息。 WsL*P.J
四、报考条件 &rorBD 5aj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4UdzQ
(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x{Gb4=?l
(三)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QVX1\>]
(四)直接攻博招收方式报考基本条件,除满足(一)、(二)、(三)条规定外,还需满足: @PZ&/F^
1.本校和外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支教团计划除外)。 tcwE.>5O
2.符合我校推免生报考条件,具有博士生培养潜质。 d\3L.5]X
(五)硕博连读招收方式报考基本条件,除满足(一)、(二)、(三)条规定外,还需满足: E&#AX:
1.须为全日制本科,且已取得学士学位。 x5WFPY$wM
2.现为我校全日制二年级学术型或博士点学科相关的全日制二年级专业型在读研究生;或原则上应是来自《中国大学评价》前百强高校或国内其他院校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须考生所在学校学科管理部门开具相关证明)的全日制三年级在读研究生(须在2025年6月份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或是国外在读留学生(THE、USNEWS、QS、ARWU最新发布的排行榜之一前300强高校,须在2025年6月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7v!:xF!
3.已完成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有较好的科研潜质和培养前途。本校二年级硕士研究生申请人不得申请硕士学位。本校三年级硕士研究生若不申请硕士学位,须在报名时明确。 .2C}8GGC'
4.原则上应在一级学科范围内申请,确因科研工作需要,对基础扎实、科研能力突出的研究生,可以跨学科申请,但必须由申请人向所报考的学科提出充分的理由和相关材料,报招生学院审批,研究生院备案。 G=jdb@V/?
5.英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成绩≥425分,或IELTS成绩≥6.0分,或TOEFL成绩≥85分,或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专业相关领域学术论文(论文可以在被收录数据库中检索或已见刊)。 DCPK1ql
(六)优秀导师自主招收方式报考基本条件除满足(一)、(二)、(三)条规定外,还需满足: M9_
y>N[0
1.已取得与申请学科相关的硕士学位,或获得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学士学位6年以上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境外高校学历学位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S?D|"#-,
2.已成为行业重要业务骨干,并在所从事领域作出重大贡献或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创新成果。经所在招生学科推荐、学院审核,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认定。 \"V7O'S)&
3.就业类别为定向就业,与在职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7;5?2)+=6
(七)普通招收方式报考基本条件,除满足(一)、(二)、(三)条规定外,还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fS>W-
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r%[e1.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R."<he ;
3.本校全日制在读二年级研究生。 ]N*q3 y|)
4.获得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zg.'
(八)报考高校思政工作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除满足(一)、(二)、(三)、(七)条规定外,还需满足: WQ\' z?P
1.在编在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骨干。其中,招收一线专职辅导员的比例占招生名额的70%以上。报考人员需经所在学校思政(或党务)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通过。 f h)Cz)
2.截至报名之日应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或党务工作满3年,且具有硕士学位,有2名具有相关学科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8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报考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7Z0
)k9*
3.在本科或硕士阶段,原则上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背景。 |n \HxU3
(九) 报考专业学位定向博士考生除满足(一)、(二)、(三)条规定外,一般须来自大型企业、重要科研院所等单位,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单位承担重大科研、重大工程等项目中担任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具有成为领军人才的潜质。具体要求参照招生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细则。 eZ[Cq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