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oV9)  
NnDxq%l%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lB]hS  
IDB+%xl#S  
一.、考试性质 d9;g]uj`  
      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是为报考系统分析与集成、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考生设置的一门专业考试课程,是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工程中心和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计算机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 uj R_"r|l  
e%@~MQ-  
二、考试内容范围 %t" CX5 n  
  考试内容的重点是:8086微处理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简单逻辑运算;十进制数运算方法及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数运算与转换;8086MPU结构;8086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指令基本知识,尤其是寻址方式;基于汇编语言风格的程序流程图设计;存储器地址空间分布与地址译码;8086MPU的基本时序;半导体存储器与MPU的接口;8086最小系统(基本体系结构);堆栈技术;中断技术;输入与输出;接口应用技术;综合应用技术;以及简单C语言基础知识。 7b;I+q  
KLitg6&P  
三、评价目标 rA5=dJ"I  
  主要考查计算机原理及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应用方法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考查综合运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着重理解微处理器的结构、组成、功能与外部连线,具备基本的定性分析和定量估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X\@C.H2ttY  
=/y]d<g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U5{Hm9Ynr  
(一) 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o0 iLFIX/  
(二) 答题时间: 180分钟。 r^3acXl  
(三) 各部分内容比例(满分为100分) D6>2s\:>vp  
  基本概念: 约 20分; VC\S'z  
  C语言基础: 约 20分; [<g?WPCcC  
  计算机体系结构(总线、译码等): 约 20分; x7:s]<kE  
  堆栈与中断概念: 约 20分; cDFO;Dr  
  综合应用: 约 20分; [y'f|XN  
(四) 题型比例(满分为100分) mKL<<L [  
  选择或填空题: 约 20 % Po__-xN>Q  
  问答题、计算题: 约 30 % H%UL%l$  
  综合应用题(含C语言): 约 50 % vq^f}id  
nrxo &9[@n  
五、参考书 s.N7qO^:E  
    《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第二版),周细、黄文兰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不含386/486章节)。C语言通用教材。 Xm%D><CC8"  
ypKUkH/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a ueL/dgN  
tiB_a}5IB  
一. 基本概念 ysxb?6  
  以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为基础,着重理解微处理器的结构、组成、功能与外部连线;典型微处理器的结构和十进制的运算方法。 0- HqPdjR  
ein4^o< f.  
二. 8086MPU结构 Rz bj  
  8086微处理器是目前应用最多的16位微处理器,选择该处理器作为典型机进行教学,有助于今后的实际工作。因此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机构、组成、工作原理、各引脚的功能以及其内部操作过程,掌握微型机系统存储器、堆栈的结构特点和8086基本系统的概念。 ~P8tUhffK  
重点: h{HF8>u[  
存储器的结构及其实际地址;8086MPU的结构和其总线结构及8086的堆栈结构;8086基本系统概念及其最小方式。 KIu i(n#/  
yj;sSRT  
三. 8086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指令基本知识 3L833zL  
  指令是机器执行各种操作的命令。微型计算机能连续不断地工作是靠执行指令来完成的。根据要完成的功能,程序员要事先编好程序并将其输入到计算机内,计算机才能按程序的要求去一步步地实现。程序员可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用汇编语言来编写程序时,每个语句是一条指令,把这种指令形式称作指令助记符,这些指令助记符的集合称作指令系统。 4 N H  
重点: xy5lE+E_U  
8086典型的机器指令格式;各类寻址方式。 !46RGU:I  
{1V($aBl  
四. 8086MPU的基本时序 -=)+dCyB^  
  计算机的时序指示着计算机的动作顺序。微处理器应用时钟脉冲来控制指令所产生的动作。就像一个节拍器一样,时钟脉冲为计量单位提供了一个参考的计量单位。在系统时钟脉冲的控制下,MPU一步一步按顺序执行着指令。对8086处理器而言,每一种操作所需的时间不同,且执行每种操作时MPU所发生的各种控制信号之间也由一定的相对时间。MPU是通过时钟周期来决定出各种信号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因此,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时序对掌握指令和明确系统内部数据的交换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 pm*xb]8y  
重点: MBt9SXM  
8086最小系统的总线周期;存储器或I/O的读/写周期;中断响应周期。 vwjPmOjhS  
=yr0bGy`-  
五.半导体存储器与MPU的接口 t]y D-3'l&  
  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存储器可分成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内存储器又叫主存储器,它在微型计算机中的作用是存放指令、数据或运算结果;外存储器常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大存储量的各种程序及待汇编或编译的源程序。 L\)ZC  
重点: g!$!F>[  
  存储器与MPU的接口中存储器容量与MPU总线负载能力及速度的匹配和总线连接;存储器地址的分配和扩展;分时复用技术;存储器地址空间分布与地址译码。 |X0Y-  
W3IpHV  
六.输入与输出 o7J  
  输入/输出操作对于每台微型计算机都是必须的。微型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都要由输入设备送入计算机,它的运算结果又要通过输出设备打印或显示出来。了解输入/输出的过程和方法,掌握输入/输出的各种寻址方式及其与MPU的定时关系,以及数据的锁存、缓冲和传送过程,对阅读微型计算机的图纸资料和程序,对设计一个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2UH=Q!x4E  
重点: &<wuJ%'>)Z  
  I/O借口的一般结构以及各种寻址方式;MPU对多个外设的选择及其定时控程关系;各种数据传送方式的特点及应用。 @y='^DQ*  
: >6F+XZ  
七.堆栈与中断技术 :"=ez<t  
  重点: biSz?DJ>  
  堆栈与中断的基本概念,包括中断定义、中断源、中断条件;中断应用;8086MPU中断系统的结构和处理过程,中断向量表的生成和内容;可屏蔽中断的全过程及其中断类型号的获得;中断优先级包括硬件排队电路和软件优先级判断程序;中断响应时序;堆栈的定义及使用。 f|h|q_< ;  
JRSSn] pw  
八.接口应用技术 ]bj&bk#  
  接口电路是MPU与外围设备连接时不可缺少的部件。它代替MPU与外围设备进行应答(联络),同时也反映外围设备对MPU提出的各种要求。由于传送数据的方式和所处理的问题各不相同,接口电路又可分为并行接口电路、串行接口电路、定时/计数电路和数/模、模/数转换电路等。 ]$Yvj!K*Q  
重点: MS\>DW  
  I/O接口输入/输出的一般过程;键盘显示接口芯片Intel 8279A;并行通信接口芯片Intel 8255A;串行通信接口芯片Intel 8251A;间隔定时器/事件计数器接口芯片Intel 8253;A/D、D/A转换器等芯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引线功能;各种控制字的格式及其具体工作方式和应用实例。 ^cczJOxB  
tNGp\~  
九、综合应用 V n*  
  典型应用系统(测控系统或分析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框图、工作原理流程图。 4*Q#0`um  
ebT:/wu,2  
2004.7.7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泛函分析与数理方程 'R c,Mq'  
\~fONB Y  
考试范围: Olh<,p+x  
  包括线性空间、赋范空间、度量空间、泛函与线性有界算子 u/M+u;  
 OU8Lldt  
要求: s (zL    
  1. 正确理解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结论; DpUbzr41+k  
  2. 掌握基本证明方法及常用技巧; KTP8?Q"n0  
  3. 能顺利地解出中等难度的理论证明题。 <-[wd.M_  
D|Q#gcWpo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R |z{M)*  
  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有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CCL   
  2. 答题时间:180分钟。 8DegN,?  
  3. 参考书目: 3+@<lVew6  
    夏道行,《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 LN@F+CyDc  
\'|> p/5I  
考查要点 3?1`D/  
一、 度量空间 Bs O+NP  
  1. 度量和度量空间的概念,度量空间上极限的定义。 U-R6xxPZ  
  2. 半范数和范数、线性赋范空间的概念;依范数收敛、凸集。 BK,{N0  
  3. 、 空间的概念;平均收敛和依测度收敛的关系。 ZuS0DPS`L  
二、 度量空间中的点集和连续映照 _Em.  
  1. 闭集、开集和邻域的概念及相关性质,点集间的距离,Borel集的概念。 @Ub"5 Fl4  
  2. 连续映照的概念及相关性质,开映照的概念。 jO!y_Y]B  
  3. 稠密性、可析点集和疏朗集。 i*#-I3  
三、 Banach空间 /f|X(docI  
  完备性和Banach空间的概念,闭球套定理、Baire定理,度量空间的完备化。 cd$m25CxC  
四、 不动点定理 4cl\^yD  
  压缩映照,压缩映照的不动点存在定理及其拓广和应用(如:隐函数存在定理、积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 NiU2@zgl  
五、 有界线性算子对策论 ^yyC [Mz  
  1. 线性算子和线性泛函的定义和实例。 UN]f"k&  
  2. 有界线性算子的概念及相关结论。 .ys6"V|31  
  3. 线性赋范空间的共轭空间(概念和相关结论) y0'Rmk,  
六、 线性泛函的表示和延拓 j( RWO  
  1. 同构映照的概念, 和 共轭空间及其线性泛函的表示。 >(?9?  
  2. 了解线性泛函延拓定理的基本内容几应用。 1n:8s'\  
七、 逆算子定理和共鸣定理 & 8l%T'gd  
  1. 了解逆算子定理的基本内容 IHJ=i-  
  2. 了解共鸣定理的基本内容和应用 +eFFSt  
八、 线性算子的正则集和谱 V&Xe!S  
  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 ReM=eS  
  2. 算子的正则点和谱点及其关系 #m{UrTC  
  3. 不变子空间及其性质 t4-pM1]1_  
@> E2?CV  
2004.7.7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优化理论 h\P HK C2  
Er+nk`UR_  
1.考试范围: %Mk0QKzUo  
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论、对策论、决策论 R +WP0&d'  
`kU/NKq  
2.要求: il \$@Bn  
1. 准确地理解优化理论的基本概念,熟练地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 2EfF=Fm>  
2. 能对给定的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优化模型; %7gkNa  
3. 对给定的优化模型,能用指定的方法或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 hrhb!0  
&9"-`-[e:  
3.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qHP78&wUx  
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有题目全部为必答题,可带直尺等绘图工具和无编辑功能的计算器。 4qYUoCR&  
2. 答题时间:180分钟。 UGuxV+Nwf  
3. 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X<~-G2)l  
试卷满分为100分 E5N{j4\F  
线性规划:30~40分 d\ ~QBr?  
非线性规划:25~35分 V gyew9>E  
动态规划:10~20分 &bp=`=*  
图论、对策论、决策论:10~20分 [fKUyI Y_  
4. 参考书目: I= .z+#Y  
《运筹学》(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运筹学》编写组。 N1}={yF.fQ  
第一、二、六、七、八、九、十、十四、十五章 ,$ ^C4I  
=n' 4?W@  
考查要点 qq1-DG  
一、 线性规划 n Ml%'[u  
  1. 线性规划模型的形式 KhW;RD  
  2. 有关线性规划解的概念 K.z64/H:  
  3. 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单纯型法) H w-Z  
  4. 改进的单纯型法 Eyh51IB.  
  5. 对偶问题及其形式 ?w+Ix~k  
  6. 对偶理论 }Iz7l{al   
  7. 影子价格与灵敏度分析 eU N"w,@y  
NSFs\a@1  
二、 非线性规划 Iy.rqc/86  
  1. 凸性(凸集、凸函数、凸规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CnT:|o  
  2. 无约束最优性条件,K-T条件 6"D/xV3Z  
  3. 单峰函数、一维搜索及算法 m/@<c'i  
  4.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解法(最速下降法、共轭方向法、Newton法、拟Newton法) ZZ.m(A TR  
  5. 二次规划、可行方向法 1& '8Y  
  6. 罚函数法(外点法、内点法)的思想及解法 kee|42E  
w1|A5q'M  
三、 动态规划 W(Uu@^  
  1.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阶段、状态、决策、策略) ?^EXTU85`"  
  2. 动态规划的基本方程(状态转移方程、递推方程) vc]cNz:mQ  
  3. 动态规划最优性原理,计算方法及其特点 J-<^P5  
$L2%u8}8:  
四、 图论 "sKa`WN}  
  1. 图、树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2EK%N'H  
  2. 最短路及其算法(Dijkstra算法) )Y8",Ig  
Na\WZSu'"  
五、 对策论 _zu?.I0^  
  1. 矩阵对策的基本理论 n3`&zY  
  2. 矩阵对策的求解方法 rO:u6."_  
07/L}b`P  
六、 决策论 KHDZ  
  1. 决策及其分类 n6(.{M;  
  2. 决策准则与方法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现代控制理论 %ObD2)s6:^  
#2:a[ ~Lf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2tCV't  
S }>n1F_  
一、 考试性质 t+nRw?Z  
《现代控制理论》是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博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k0EpJE%  
<fdPLw;@e4  
二、 考试内容范围 -K[782Q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状态空间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卡尔曼滤波。 &)pK%SAM  
考查要点详见本大纲第二部分。 B/"2.,  
0 3~Ikll  
三、 评价目标 y)F!c29  
现代控制理论考试主要考查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控制理论方法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考查综合运用控制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 o;[bJ Z\^x  
熟悉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评价体系; /dDzZ%/@  
能够运用指定的理论方法或选择合适的理论方法对给定的系统进行分析或校正。 CT d|`  
)h^NR3N  
四、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o"8MZp  
(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T ^JuZG  
(二) 答题时间:180分钟 %q_Miu@  
(三) 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满分为100分) mo1 puU  
  1.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约 20分 &2EBk=X  
  2. 经典控制理论 约 25分 \%,&~4 !  
  3. 状态空间理论 约 35分 sygH1|f  
  4. 最优控制理论 约 10分 Poa?Ej  
  5. 卡尔曼滤波 约 10分 ]#<  
(四) 题型比例(满分为100分) 'Zk<l#"}  
  选择或填空题 约 5% sa1mC  
  问答题、计算题 约80% he )ulB  
  综合应用题 约15% ,2WH/"  
Vos?PqUi 4  
五、 参考书  r@T| e  
  李友善,《自动控制原理》 -O&"|   
  于长官,《现代控制理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Xy#V Q{!  
u9![6$R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gZ (O)uzv  
pH9H K  
一、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8.I9}_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受控过程(对象)和控制器两部分。 ;mO,3dV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连续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定常系统、时变系统;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确定系统、随机系统。 Jm![W8L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动态性能、稳态性能)。 \Tq "mw9P  
数学模型的表示方式与建模方法。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状态方程。 7;HUE!5,^l  
控制理论方法的比较。 FU@uH U5fd  
6tOi^+qN  
二、 根轨迹法 \; bW h  
闭环极点与开环零极点的关系;根轨迹方程及根轨迹的绘制法则;主导极点;系统性能分析与估算;附加零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Mn"/#tXL-  
@;9( )ad  
三、 频率响应法 IYNMU\s  
频率特性的意义;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奈愧斯特稳定判据;频率特性的校正。 ez0\bym  
\:sk9k  
四、 状态空间理论 6H;kJHn  
状态空间描述的概念、状态方程的建立;状态方程的规范形式、状态方程的求解;李亚普洛夫稳定性;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 -Uf4v6A  
1hNEkpL^a  
五、 最优控制理论 0^>E`/  
最优控制的基本概念;线性调节器问题。 fH!=Zb_ {8  
Ck(.N  
六、 卡尔曼滤波 k E_ky)  
线性估计问题;卡尔曼滤波的基本思想。 yGV{^?yoP  
CTU9~~Xk  
^@ UjQ9[>  
第三部分 考试样题 UQdyv(jXq  
^4hc+sh0D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RQ5P}A 3H  
1. 在描述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中,若系数与变量无关而与时间有关,则控制系统是 线性时变系统 。 <W|1<=z(  
2. 状态空间描述考虑了“ 输入-状态-输出 ”这一过程,其中它考虑了被经典控制理论的输入-输出描述所忽略的 状态 ,因此它揭示了问题的本质。 0(vdkC4\A  
3. 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有 解析法 和 辨识法 。 Qy%xL9  
./!KE"!  
二、 简要回答问题(5分) 'X ~Ab  
c oO.kTO;  
三、 判断下列系统的稳定性(共20分) Eb7}$Ji\  
1.给定特征方程,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2 _Jb9:/X  
2.状态方程。 a?\ `  
c.6QhE  
四、 给定系统根轨迹图和结构图,进行分析与校正(25分) Vdy\4 nu(  
1.根据根轨迹图,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NoCH[$!+  
2.给定开环增益,分析系统的性能。(主导极点) *hl<Y,W(  
3.给定性能指标,进行系统校正。 4= $!_,.  
~:s!].H  
五、 建立状态方程(10分) =~;zVP   
6<Be#Y]b  
六、 状态观测器设计(15分) ]d~MEa9Y|  
} _VZ  
七、 最优控制与卡尔曼滤波 ~EPjZ3 ?  
&,Uc>L%m  
2004.7.7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信号处理 #0xm3rFy4  
mn,=V[f  
一、课程内容 I(F1S,7  
>2*6qx>V  
本课程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在离散时间信号的基础上处理信息。它的常用数学工具是Z变换,其内容包括离散付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功率谱估计的经典方法。 A/ r;;S)%2  
dVK@Fgo  
二、先修课程: `,<>){c|  
=#J 9  
1、《微机原理》 {"Y]/6  
u~j'NOv  
2、《信号与线性系统》 `1DU b7<  
9$}+-Z  
三、考试内容 c1=;W$T(s  
C _ k_D  
第一章绪论(不考) )i ?{;%^  
3RG/X  
1.1数字信号处理学科概貌 rl_1),J\qG  
uugzIV)  
1.2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应用 (*c`<|)  
P<g|y4h  
第二章离散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系统(要了解但不重点考) BUboP?#%)  
70I4-[/z[d  
1.1 概述 |i jW_r  
/61ag9pN  
1.2离散时间信号-——数字序列  : $u{  
;FIMCJS  
1.3离散时间系统 (>kBmK1Aj  
\^^hG5f  
1.4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描述 X.W#=$;$:  
"J0Oa?  
1.5信号取样 $e^ :d  
P"[l86:  
2.6Z变换 (D +{0 /  
KX=:)%+  
2.7系统函数 t8wz'[z  
hBs>2u|z9  
第三章离散付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重点) n=Z[w5  
8[{0X4y3  
3.1离散付里叶级数及性质(要了解但不重点考) IU;pkgBj0Y  
\!4ghev3  
3.2离散付里叶变换及性质(要了解但不重点考) M,v@ G$pW  
<8xP-(wk;  
3.3利用循环卷积计算线性卷积 6DiA2'{f  
2+G:04eS,e  
3.4频率取样 n3@g{4~  
=.=. \K  
3.5快速付里叶变换(FFT) b~jvmcr  
=-B3vd:LF  
3.6 N为合数的FFT U*Q5ff7M6"  
c 6}xnH  
3.7 快速付里叶变换的应用 }'M1(W  
yK2*~T,6@  
第四章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重点) 5['B- Iw  
KzH}5:qI  
4.1概述 1Mhc1MU  
.f!eRV.&  
4.2无限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网络结构 2g07wJ6x  
DEeL 48{R  
4.3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网络结构 n N]vu  
@p'v.;~#  
4.4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RoI  
o>,z %+  
4.5IIR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 _"t.1+-K  
es(LE/`e  
4.6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Vv"wf;#  
hO@v\@;r  
4.7FIR数字滤波器与I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 c(=O`%B{  
WBIB'2:m  
第五章离散时间随机信号(重点) t>`LO  
3g "xm  
5.1 工程概述 S^"e5n2  
,* vnt6C*  
5.2随机变量的描述 cz~FWk  
n&78~@H  
5.3离散随机过程 l@F e(^5E  
ik NFW*p  
5.4时间平均 m%(JRh  
H+&w7ER  
5.5相关序列和协方差序列的性质 .W.U:C1  
j1CD;9i)%  
5.6功率谱 Sqt"G6<  
VC tiZ4  
5.7离散随机信号通过线性非移变系统 eQIi} \`  
H 6<@  
第六章功率谱估计的经典方法(重点) s1apHwJ -  
Elk$9 < <  
5.1概述 %4^/.) Q  
 7B2Og{P  
5.2估计理论的几个基本概念 6oBt<r?CJ  
| N,nt@~  
5.3自相关序列估计 w%H#>k  
e|9Bzli{  
5.4周期图及其估计质量 AG0x)  
% 7:  
5.5改善周期图质量的方法 <Y6>L};  
V$D d 7  
5.6MATLAB在周期图计算中的(不考) "n-xsAG  
!]T|=yw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V-u\TiL  
U]3JCZ{]0E  
1、教材:《数字信号处理》姚天任等 编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39e oL;O_  
I2Q?7p  
2、参考书: Z28@yD +  
v1r Gq  
《数字信号处理》 奥本海姆 编 科学出版社1983 `-2`UGB-  
f& *E;l0  
《信号与线性系统》 管致中等编 高教出版社1996 5?"ZM'4  
2O>iAzc  
《Digital signals Processing》 c+VUk*c3  
9r}} m0  
WILLIAMD. STANLEYOld Dominion University ~8E rl3=5{  
W;W\L? r  
GARY R.DoughertyThe new School pTd@i1%Nr  
}=5(*Vg  
RAYDoughertyNew Yorkuniversity1984 5j %jhby?  
d7Z\  
2004.7.7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医学材料 -i4gzak  
H>?@nYP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nS3d  
5NK:94&JE  
一、考试性质 ~j_H2+!  
[iz  
  生物医学材料是我校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科博士生入学选考的专业基础课,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知识。 08Gr  
,wjL3c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hsh W5 j  
_*_zyWW_j  
(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p O.8>C%  
!&kOqc5:t<  
(二)   答题时间:180分钟 WO^h\#^n  
;Ti?(n#M>  
(三)各部分内容考试的大致比例: r+n&Pp+9  
tpS F[W  
生物高分子材料             25% K)n(U9#  
Wr;)3K  
生物金属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35% !eW<4jYB  
E yuc~[  
生物复合/杂化材料           15% 7RO=X%0A  
aLr^uce]  
仿生生物材料               10% m1TPy-|1  
HHdc[pJ0D  
组织工程                 15% d 1z   
aw~OvnX E  
(四)题型比例 j \SDw  
' Mg%G(3  
简答题   30% .! &YO/  
f,$Fr I,  
填空   20% L\"$R":3{d  
"5@Y\L  
论述题   50% :x_l"y"  
Lbd_L  
(五)参考书目 MtS$ovg?  
+ISB"a  
1. 李世普主编.《生物医用材料导论》. 武汉: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Hy++  
Od "-w<'  
2. 崔福斋, 冯庆玲. 《生物材料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9,,1\0-T*  
3>;U||O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n32?GRp  
:D&QGw(n  
一、生物材料总论 X!&=S!}  
B3K%V|;z )  
生物材料定义、分类、研究内容、现状及发展趋势 (33[N  
7%JXVP}A  
二、生物金属材料 i2y?CI  
MEg|AhP  
  生物金属材料的特性、生物相容性及其典型应用 jAF DkqH  
CvlAn7r,@  
三、生物无机非金属材料 K":- zS  
L[IjzxUv  
  几种典型生物无机惰性材料、生物活性无机材料、可降解无机材料的制备、特性、表征及其应用 GlVq<RG*  
q bB.Z#w  
四、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wp$SO^?-  
.2OP>:9F  
  若干种重要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尤其是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10*U2FY)]  
T Li0*)}  
五、生物复合/杂化材料 |U12 fuQ  
Ie``W b=  
  生物复合材料的界面与复合准则;生物无机/无机复合材料;生物无机 )-[X^l j  
^ .>)*P  
  /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生物无机/金属复合材料 g=a-zg9LX  
六、仿生生物材料 @"Do8p!*(6  
P% .9g  
  天然生物材料的特性、结构特征;生物材料的仿生设计及研究实例. >C@fSmnOM  
 ] 5c|  
七、组织工程 <PXA`]x~  
MwXgaSV  
  组织工程定义、基本原理;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细胞与生物材料间相互作用 >[ywrB ?T  
+STT(bMn  
八、 生物材料若干前沿专题 (了解) 350y6pVh  
PE+N5n2Tl  
  纳米生物材料;细胞与基因活性材料;自组装生物材料; CfA F.H  
>(*jL  
  生物材料表面/界面;药物、基因、DNA控释材料与系统;人工器官.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据库系统原理 H|==i2V{  
一、 考试性质: 通过考试,保证所录取的考生具有较好的数据库系统基础,熟练掌握经典数据模型、SQL使用的方法以及关系数据库、关系代数、关系系统、关系规范化等关系理论。熟悉相应的数据库设计技术以及数据库恢复、并发控制、安全性、完整性等数据库系统技术。对数据库管理系统,面向对象、分布式和并行数据库系统以及数据库技术新发展等有一定的了解。二、 考试形式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80分钟3、题型及比例: 填空题5%左右选择题15%左右简答题20%左右设计计算30%左右综合应用30%左右三、 参考书《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二版),萨师煊、王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 考查要点: 1、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等基本概念的定义与理解。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E-R模型等的构造形式及特点。重点是关系及E-R模型,要求熟练掌握其概念、技术及建模方法。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与二级映象。2、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等基本概念以及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理论。3、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各类SQL语句的语法构成、语义与功能,特别是Select语句的不同应用方法。4、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关系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处理及其优化方法。5、关系数据理论关系规范化:函数依赖中的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关系范式中的1NF、2NF、3NF、BCNF。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模式的分解:模式分解的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性及模式分解算法。6、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局部E-R图设计、局部E-R图到全局E-R图的合并、E-R图向关系模式的转换、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以及应用实例等。7、数据库恢复技术事务的概念及特征、数据转储与日志等恢复的实现技术、故障恢复策略等。8、并发控制并发控制的基本概念,并发控制与实现技术,尤其是封锁技术的实施等。9、数据库安全性计算机系统的三类安全性问题以及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基本技术。10、数据库完整性完整性约束条件及完整性控制。1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基本概念与系统层次结构。12、数据库技术新发展数据库新技术的基本认识,比如面向对象、分布式和并行数据库系统的构建目标和设计方法等。(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源与环境 h5.u W8  
WZ;f3 "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g7 nG{  
L0_R2E A  
一、考试性质 _D[vMr[  
#2{ };)  
《能源与环境》是我校所有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选考的专业课之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能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和防治技术知识。 s 3Y \,9\  
bsR&%C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bY&s $Ry3"  
.pr-  ^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n"-cX)  
Skq%S`1%Q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C/tn0  
答题时间:180分钟 >& \QLo[5  
sq\oatMw[  
题型比例 owJPEx  
名词解释 约20% BoHMz/DB  
b_z;^y~  
简答题   约20% t/#[At5p=  
M~zdcVTbH  
计算题   约20% 0".pw; .}  
/~K-0K#w  
论述题   约40% F]q pDv  
x$cs_q]J  
参考书目 "'~'xaU!=a  
毛健雄,毛健全,赵树民编著. 《煤的清洁燃烧》. 科学出版社,2000 n[[rI0]g  
u0Fu_Rtr  
郑楚光主编. 《洁净煤技术》.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Y\Odj~Mj  
@K7#}7,t  
第二部分 考查要求 6NVf&;laQ  
k ?X  
燃烧与环境污染 ,)@Q,EHN;  
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PO~$dUc]  
.#2YJ ~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和特征 c6:"5};_  
&~29%Ns  
大气污染的危害。 R f+ogLa=  
}H&NR?Ax  
煤燃烧基本理论 #(mm6dj  
燃料基本知识 ;\DXRKR  
 (f,D$mX  
燃料燃烧过程及计算 =toqEm~  
rDX_$,3L  
煤燃烧技术 UN>!#Ji:$  
HF" v \  
煤燃烧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7hqa|  
可细入颗粒物的生成机理 *-(J$4RNz  
RLOB  
硫化物的生成机理 //2G5F;  
S0eD 2  
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 >:!TfuU^R  
DBANq\  
其它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UK`O2Q  
* xdS<  
煤燃烧污染物控制技术 Nc:, [8{l  
除尘技术 ;Y5"[C9|  
POwJhT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 $=uyZTYF)}  
 |v#N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 :[ z =u  
*Nloa/a&9  
温室气体以及其它污染物的控制。 1A"h!;0  
TkXD#%nFY  
第三部分 考试样题(略) i$gm/ZO  
iK8aj)%Q@  
2004.7.7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叶轮机械原理 @ de_|*c  
3on]#/"1b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F!OVx<  
[u\E*8  
一、考试对象 tn!z^W  
&.D3f"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同等学力者。 F`KA^ZI  
(]7&][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P*ZK3u  
ka? |_(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全部为必答题。 )\#w=P  
0Ou;MU*v  
(二)答题时间:120分钟 'lNy&  
ZD\`~I|gp  
(三)题型比例 I@IZ1 /J,r  
2>BWu  
基本概念简答题   20% Y^DS~CrM  
%&m/e?@%I  
是非题         20% 1Q1NircJ  
F|p&v7T  
证明题或回答题   50% EUH&"8 L  
DZo7T!  
综合题         10% m?cC0(6  
_aa3;kT_  
(四)参考书目 70bI}/u  
? HwW~aO  
  《流体机械原理》上册,张克危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_K"|}bM  
kDJ $kv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q SR\=:$  
GPBp.$q+B  
一、第一章 叶轮机械概述 ^<X+t&!z  
+oa\'.~?  
叶轮机械内流现象 M^^5JNY  
现代叶轮机械发展 Hl`S\  
叶轮机械热力过程 (iub\`  
二、第二章 叶轮机械中的能量转换 Cm@e^l!  
W4n;U-Hb  
叶轮中流体的运动分析 \a\-hm  
叶轮机械基本方程 *Ju$A  
叶轮机械内的能量损失 7|4t;F!  
有限叶片数的影响 WAr;g?Q8  
叶轮机械变工况分析 y/U(v"'4U  
三、第三章 叶轮机械相似理论及其应用 %04N"^mT'~  
g<C_3a p/  
相似准则 ?,G CR1|4  
比转数 QTZf e<m0  
相似理论及模化 yB][ 3?lv  
四、叶轮机械设计与计算 -L%J,f[&,  
Vl=!^T}l+  
轴流式叶轮机械基本理论 |'@c ~yc  
离心式叶轮机械基本理论 SN w3xO!;&  
两类流面理论的基本概念 n~~0iU )  
五、叶轮机械特性和异常现象 .Up\ 0|b  
]O%wZIp\P  
叶轮机械特性与调节 c6 O1Z\M@\  
旋转失速 &f12Q&jY7  
喘振 5/U|oZM"  
空化与空蚀 <cC0l-=  
""AP-7  
第三部分 考试样题 zj~(CNE  
ly,3,ok  
样题1:是非题(对√非×) +Fn^@/?yC  
Gyo[C98  
两台特性相同的风机串联后,其有效工况范围变窄(√),特性曲线变徒(√) Zp5;=8wa;  
pw j?  
样题2:试分别写出工作机和原动的加功方程式(Euler方程式)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08-01-23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内燃机理论 @|e4.(9A  
>[,ywRJ#_}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gmCW__oR  
t r)[6o#  
一、考试性质 {2|[7oNT6  
G~$.Af!9W  
  内燃机理论是为招收我校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内燃机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s:ihpI  
X@ zw;Se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5年的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GM1z@i\5  
R`IFKmA EJ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n*'i{P]  
].=~C"s,a  
(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U9?fUS  
3K8#,TK3  
(二) 答题时间:180分钟; kAu-=X  
^Y;}GeA,  
(三) 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00分) pUGFQ."\  
Dd:TFZo  
化学热力学基础 约10% J$aE:g6'  
Q9i&]V[`  
燃烧反应的化学平衡、化学反应动力学 约10% 1Q5:Vo^B#  
u-8b,$@Z>'  
内燃机的燃油供给与喷射雾化 约10% p`dH4y]D  
G_vcuCHm  
内燃机的着火与火焰传播 约10% QLs9W& PG  
(6y[,lYH  
内燃机的燃烧与放热 约20% ;S&PLg Z  
_/S qw  
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约10% p#\JKx  
4# L}&  
内燃机增压       约10% EZ"n3#/  
65HP9`5Tm  
内燃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与净化 约20% VRb+-T7"  
^vj}  
(四) 题型比例 |Ix{JP"Lk  
rIh"MQvi[  
概念题   约10% @#j?Z7E|  
~6Xr^An/Z  
问答题   约70% 18HmS>Qo  
'^{:HR#i  
计算题   约20% Ah?,9r=U  
cIS?EW]S%X  
(五) 参考书目 1.《内燃机原理》,刘永长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W%3VV$  
oSl@EI  
        2.《内燃机燃烧学》,魏象仪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x+;a2yE~  
q:/3uC7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U mWcFoF  
2.2G79 U,  
/Xm4%~b_gj  
TPF5?  
一.、化学热力学(热化学)基础 iD${7 _  
IA;'5IF  
1. 基本概念:反应热,生成热,燃烧热 {8pN]=SaJ~  
fe4Ki  
2. 反应总热量守恒定律(盖斯定律) VR XK/dZ  
)j+G4  
3.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rizWaw5E!8  
d=DQS>Nz  
4. 热化学计算 M~ku 4ZP  
^1-Vd5g  
二、燃烧反应的化学平衡 2r"J"C  
#oD;?Mi  
气相化学平衡 He)!Ez\X  
平衡常数及其表示法 k@[{_@>4^  
自由焓,标准生成自由焓 D$U`u[qjtS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 ?`/DFI'_G  
化学平衡计算在内燃机燃烧中的应用 DS|q(O=7~t  
三、燃烧过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 =$-+~  
8'* /|)Hn  
1. :基元反应和总体反应 n+57# pS7  
awl3|k/  
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反应速度的计算 IAi|4,y_L  
反应速度理论 K"jS,a?s 6  
链式反应 wE 3fKG.  
四、内燃机的燃油供给与喷射雾化 }u]7x:lh  
|@BX*r  
1. 内燃机燃油喷射系统 !LJ4 S  
dK41NLGQ  
2. 柴油机的燃油喷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k] A(nr  
PYiO l  
3. 燃油喷雾特性 $DW__h  
@ a i2A|  
4. 燃油喷雾混合的计算机模拟 NwN3T]W  
3qkPe_<I  
5. 内燃机的不正常燃油喷射及其消除 U%n>(!d  
jAdZS\?w  
五、内燃机的着火与火焰传播 !j /54,  
>P ~j@Lv  
着火的分类:热着火,链式反应着火,热链式着火 <k 'zz:[c!  
氢- 氧着火界限图 W~FU!C?]  
烃类三阶段着火过程 ]wwNmmE  
滞燃期及其影响因素 X>%li$9 J.  
火焰结构及其传播速度 Z^Yy sf  
W5/|.}  
六、内燃机的燃烧与放热 ~ga WZQXyu  
内燃机缸内的空气运动 V  n+a-v  
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 ]xGpN ]u  
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 WmkCV+thA  
内燃机的燃烧放热及其热平衡 ZiPz~G0[^  
七、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o/i / wcj  
@hwNM#>`  
1.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h; 6G~D  
AH? [K,3  
2. 四冲程内燃机的充气系数 qP-_xpu]R  
w3#0kl  
3. 四冲程内燃机配气定时的确定 ~14|y|\/  
vdigw.=z  
4. 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及其品质评定   S f6%A  
E;, __  
5. 换气过程的试验研究 ke k/C`7  
-hq^';,  
八、内燃机增压       8n["/ 5,  
B6@q `Bmw.  
1. 增压技术和增压方式 CM7NdK?I  
hl0\$  
2. 废气可用能和涡轮增压系统 6uTC2ka[&R  
lI~8[[$xd  
3. 涡轮增压器 GQ jwr(  
_.E{>IFw  
4. 涡轮增压器与内燃机配合 >I-rsw2  
BHiG3fP  
九、内燃机有害排放的控制与净化 !p76I=H%  
@t0T+T3  
1. 氮氧化物生成机理 N|%r5%  
T]/5aA4  
2. 未燃HC生成机理 JLz32 %-M  
q<Qjc  
3. CO生成机理 ^I yYck'y+  
io(!z-$  
颗粒物的生成机理 vxug>2  
内燃机噪声 sSc~q+xz  
内燃机机内与机外净化 2h#.:!/SMw  
清洁燃料及其在内燃机中的应用 A,xPA  
eo@8?>}{X  
bg/=P>2  
第三部分 考试样题 h?$J;xn  
fmJK+  
一、何谓缸内涡流、滚流和挤流?试比较各种进气涡流的形成方法及其特点。 :>Bk^"  
rqnxRq  
二、何谓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简述烃类三阶段着火过程及各阶段的主要生成物。 }K`KoM  
}_F:]lI*R  
三、简述滞燃期对柴油机燃烧过程、运转性能和污染物排放有何影响? I3b*sx$  
US=K}B=g  
四、对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联合运行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根据各种运行线的限制,在压比和流量为座标的图上,画出涡轮增压柴油机的运行范围。 ~kj96w4eAR  
,qo^G0XO  
五、柴油机的定压涡轮增压系统和脉涡轮增压系统在结构上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iq?T&44&  
wnK6jMjkSf  
六、直喷式柴油机开式燃烧室燃烧系统宜采用何种型式的喷油嘴,为什么?简述影响燃油雾化的主要因素。 2+?W{yAEi  
GN Ewq$  
七、何谓汽油机分层充气燃烧?与均质混合气燃烧系统相比,汽油机分层充气燃烧系统有何特点?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5+2=? 正确答案:7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