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平教授,男,1961年5月出生。医学博士,中共党员。 fXWy9 #M
教育背景: -sJ1q^;f@
1984年9 月-1987年8月 山东医科大学 硕士研究生 0n:cmML)D
1995年9 月-1998年8月 山东医科大学 博士研究生 I^EZ s6~
2003年2月- 2003年9月 加州大学洛杉叽分校 访问学者 LZ wCe$1
单位科室: WVD48}HF-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W=HvMD
职称职务: 7c"Csq/]I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 Dtd~}-_Q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 LEM%B??&5z
学术地位: j^=Eu r/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委员 JPn)Op6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委员 PR5N:Bw
上海市妇科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1UK= 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 hZfj$|<
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msxt'-$M
上海市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wH8J?j"5>
全国五年制大学本科《妇产科学》编委 x</4/d
《肿瘤》杂志编委 <oJ?J^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编委 hu$eO'M_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编委 K ,NmDc^
EF!J#N2
研究方向: zHA::6OgPN
在不断提高五年生存率前提下,以保留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以及体像(body image)的完整性为学科发展的突破口,研究女性性激素、女性性活动与妇癌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完善早期宫颈癌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保留生殖潜能的治疗方法;推进微创手术和重建手术的应用进程;探索女性生殖器官移植(同种异体/自体冷冻移植)应用于年轻妇癌病人的前沿技术;跟踪、分析和评估新诊疗系统中诸项设计的成本-效益结果;实现妇科恶性肿瘤医疗服务由标准化向个体化的重大转变,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妇癌病人作为女性个体的综合生活质量和品质,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9vP;i= fr
..5~x~O
具体研究方向: 4/~x+tdc
1.妇科肿瘤学 目前承担包括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本方向课题四项:(1)子宫内膜癌分子分类和预测模型的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上皮性卵巢癌细胞耐药与转移关系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分子预测模型的建立(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4)超声刀辅助晚期卵巢癌细胞减灭术的前瞻性研究(上海市卫生局发展基金)。 C]2-V1,ZX
2.女性生殖器官移植医学 目前承担本方向课题三项:(1)子宫移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上海市科委重点资助课题);(2)大鼠同种异体子宫移植与生殖重建模型的建立(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3)人类卵巢组织冷冻保存与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上海市卫生局发展基金)。 Eo2`Vr9g
科研成果: 3v\P6
1.万小平,苏应宽,刘新民,等.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199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f|VCi bI
2.刘新民,万小平,左常婷,赵晶,等.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的前瞻性研究. 1998年度山东省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rl7up
3.万小平,席晓薇,等.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代阴道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畸形.2003年上海市第五届临床医学成果奖三等奖 msgR"T3'
专利技术: 5e.aTW;U
1.万小平.《带吸头的主韧带剪刀》.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 95 3 12001.5; U Buh'?j
2.万小平.《能自锁的止血带》.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 94 2 25990.4; MrB#=3pT
3.万小平.《一种吸引器》.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 94 2 25991.2 4
9N.P;b
译著与著作: z(A[xN@/W<
1.刘新民,宋玉琴 万小平. 主译.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4年,第二版 yn}Dj9(q
2.万小平.主译.妇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一版 *Z"`g
%,;
3.妇产科手术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二版 BJwuN
4.妇产科学.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一版 ;iuwIdo6c
论著论文: %4m Nk}tyH
1.席晓薇,李双弟,万小平(通信作者),等. 经阴道超声、磁共震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判断子宫内膜癌深肌层侵犯的准确性研究.上海医学,2004,27(9):633 x3&gB`j-
2.扬永彬,万小平(通信作者).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研究新进展. 上海医学, xx!8cvD4?
2004,27(9):690 ^'E^*R
3.陆慧芳,刘 玲,万小平(通信作者),等. 人PTPRK基因在上皮性卵巢肿瘤 |\Jnr3)
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肿瘤,2004,24(5):478
j5/pVXO
4.扬永彬 陈建利 万小平(通信作者).蛋白质组学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ZwBz\jmbP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6):92 ~BuzI9~7P
5.张佳荣 万小平 陈建利 等. 卵巢组织超速冷冻的初步探讨. 中华妇产科杂 nRc\!4
志,2004;39(7):495-96 :W0p36"
6. WAN Xiaoping 万小平,XI Xiaowei 席晓薇,and YAN Qin 严沁. Laparoscopic 7 2JwG7qh
rectosigmoid colpopoiesis in a patient with MRKH syndrome. Chinese neM.M
)0
Medical Journal,2003,116(9):1438 ,Suk_aX>
7.蔡斌,万小平(审校).基因芯片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进展.国外医学妇产科学 ={%'tv`
分册,2003,30(4):196 _jG|kjFTc
8.蔡斌,万小平(审校).CD44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 a
C[G_ACwc
册,2003,30(5): 313 XiTi3vCe
9.万小平,陈建利,丰有吉,等.粘附分子与卵巢癌SKV3ipl多细胞团簇形成和耐 )&_bY~P
药的关系.临床肿瘤学杂志,2003,8(1):1 T;(,9>Qsu
10.万小平,席晓薇,谢培珍,等.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代阴道术治疗 x
t-s"A
Mayer-Rokitansky-Kuster- Hauser综合征.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2003, P^<3 Z)L
12(1):8 68,j~e3-i
11.李双弟,万小平(通信作者),扬兆瑞,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上皮性卵巢癌发展.肿瘤杂志, 2003,23(3):225 <8 <P,
12.张佳荣,严 沁 万小平(审校),等.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和移植的研究进展.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2003,12(2):132 IW!x!~e
13.万小平,王小杰,邱晓燕 等.决策板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选择中的应用.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2002,11(3):165 ,nYa+e
14.席晓薇,万小平(通信作者),谢培珍,等.腹腔镜乙状结肠代阴道术.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0):62 w3,KqF
15.席晓薇,万小平(通信作者),李双弟,等.上皮性卵巢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Y9X,2L7V
的表达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2002,11 ^5]9B<i[Y
(4):248 zgjgEhnvU
16.严 沁,万小平(审校),席晓薇.TVT手术:治疗女性张力性尿失禁的新方 P
2_!(FZ<l
法.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2,29(2):93 ~$6` e:n
17.陈建利,万小平(审校).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持续、复发和进展:一项前瞻性研究.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2,29(2):127 <lFHmi$qt{
18.王小杰,万小平(通信作者),邱小燕.子宫肌瘤患者在决策制定中的积极性 sZ=!*tb-
的研究.实用新医学杂志,2002,4(4):289
?VotIruR
19 万小平,苏应宽,刘新民,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肿瘤内血管的定量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0,80(9):672 h81giY]
20 万小平,苏应宽,王 克,等.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血清CA125测定鉴别术前附件包块性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9(3):140 3y.+03
W
RjVUm+<
程利南 @Dsw.
@/
~s&r.6DW
程利南教授,女1948年12月出生。现任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上海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Mg O)bH
现任学术团体、社会组织职务(任职开始时间): $MDmY4
\
世界卫生组织排卵后方法指导委员会委员(1993.11) A v>v\ :.>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委员(1995.8) ,$t1LV;o=
上海市卫生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1997.8) @:w^j0+h
上海市卫生局职称高评委妇产科学科组委员(1997.11) cu1!WD
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兼职教授(1996.11) ugN%8N
《生殖与避孕》杂志英文版编委会委员(1994.8) -l}"DP
_
上海市优生优育协会 理事 (1998.2) /
:.I&^>P
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电子图书馆 编委 (1998.3) 3 8&K"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 委员 (1998.9) }0<2n~3P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第三届科技专家委员会 委员(1998.10) d1.
@v;
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1999.6,2003/4/12) ='.b/]! _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2000.5) nt_Cb*K<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副主任委员 (2000.9) V(K;Gc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编委 (2000。11) l@w\
Vxr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 (2000。11) ;C =d(
pY
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2000.11) 7>zUT0SS
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2003年1月) /Cwwz
科研(近五年负责、承担和参加过的科研课题如下): !_+FuF"@
世界卫生组织课题: |#t^D.j
1998- 1999 紧急避孕临床多中心研究(N.97902) (ZF~
2000- 中国妇女自然受孕率的研究 (N.97168) {TJ"O
其他国际合作课题: $[HCetaqV
1996- 2005 避孕发展网络(Contraceptive Development Network, CDN) P;XA|`&
这是英国爱丁堡大学妇产科、生殖生物学中心Baird教授发起和组织的一个国际性生育调节科研合作网络,参加的单位有英国爱丁堡大学妇产科、生殖生物学中心、南非开普敦大学妇产科、香港大学妇产科和上海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旨在研究发展新型调节生育的药物和方法,并且研究不同人种、不同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对这些药物和方法的影响。 全部经费由英国海外发展部提供。每年给我所的经费为三万五千英镑。 lhE]KdE3
国家部、委级课题: Z! /_H($
1998-1999 国家计生委课题:两种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随机双盲、多种心临床研究(No.9801) Q+a&a]*KL^
1999-2000 国家计生委课题: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黄体期避孕 (9803) Tl"r#
1999-2000 国家计生委课题: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催经止孕 (9802) }|/<!l+;$
上海市级课题 (包括单位协作课题): GRj [2I7:
1998-2000 建立紧急避孕网络降低上海市人工流产率的研究 '%|Um3);0p
1999-2000 上海市药物终止16-24周妊娠临床多中心研究(III期临床) X/%!p<}:'
2001-2003 小剂量米非司酮口服避孕的研究 eGKvzu
2001-2003 人类卵泡体外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