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54300
精华:
0
发帖: 1
流量: 1 M
威望: 11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5-01-13
最后登录: 2015-01-13
|
考博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 名词解释 "v+%F
+~?K@n
1.疾病(disease)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eB5<N?;s *cc|(EM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的医学基础理论科学。 7VA6J-T ZIJTGa}B
q 3.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K@@Jt nEh^{6 4.病因(etiology agents)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够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 l?zWi[Zf Nu6]R677Y 5.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指那些能够损害胎儿的有害因素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Cz#3W8jV 3L%g2` 6.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在病因作用与机体的条件下,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nXxSv~r l(?Yx
7.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能够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f2FGod<CzN -1 _7z{. 8. 不完全康复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 L?9-)m<f ?p!+s96 9.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主要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fa;GM7<
e) }S>:!9f 10.死亡(death)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Y^CbpG&-vC f>C|qDmT 11.脑死亡(brain death)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 fl%~Y d^jIsE ` 12.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为低渗性脱水,其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X5eTj .
G ~,h 13.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又称为高渗性性脱水,其特点是失水多于失Na+,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QprzlxB \^%5! 14.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7&9'=G "227 U)Q 15.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为水中毒,其特点是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是由于过多的水分在体内潴留造成细胞内、外液量都增多,并引起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T3Esv mLn =SU{# 16.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指血清Na+浓度<130mmol/L,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容量的改变。 ps6c>AN`A& n"{oj7E0a 17.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指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为高渗状态,根据细胞外液量的变化可分为低容量性、高容量性和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6
sT$set 0\y@etb:mf 18.低钾血症(hypokalemia)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缺钾是指细胞内钾和机体总钾量的缺失. ^y"$k
/< CjBW: 19.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极少伴有细胞内钾含量的增高,也未必伴有体内钾过多。 <XxFR <~Tlx: 20.超极化阻滞(Hyperpolarized blocking)发生急性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钾浓度急剧降低,静息电位Em负值增大,与阈电位Et之间的距离增大,细胞处于超极化阻滞状态,兴奋性降低。 VNbq]L(g U;:,$]+ 21.去极化阻滞(Depolarized blocking)发生急性重度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钾浓度急剧升高,Em值下降或几乎接近于Et水平。由于Em值过小,肌肉细胞膜上的快钠通道失活,细胞处于去极化阻滞状态,不能兴奋。 Th%1eLQ M_4g%uHG 22.反常性酸性尿(Paradoxical acidic urine)碱中毒时尿液一般呈碱性,但在缺钾等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时,在远曲小管因Na+-H+交换加强,导致肾泌H+增多,故尿呈酸性,称之为反常性酸性尿。 .
SdEhW15) 8
D:
{05 23.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SS;QPWRZ SJ-g2aAT 24.积水(hydrops)水肿发生于体腔内。 9Yowz]') (K+TqJw 25.“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全身性水肿病人在出现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并可达原体重的10% 05MtQB %Ys>PzM 26.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病理情况下引起的酸碱超负荷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的稳态破坏而产生pH异常的情况。 G1~|$X@@ K0\a+6kh 27.固定酸(fixed acid) 这类酸性物质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只能通过肾由尿排出,主要来源是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8(`tS(_? dTaR8i 28.碱剩余(base excess, BE)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38Z"9 vmOXB#7W 29.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4Z0)%6 %~ecrQ
; 30.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指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C)z[Blt 1qUdj[Bj 31.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CO2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升高、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BPrA*u}T _u;^w}0 32.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 指细胞外液碱增加或H+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增多、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8mV1 oJ8_hk<Va8 33.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肺通气过度引起的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pH呈升高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W'SG3Hmc 9v
cUo?/ 34.发热(fever)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解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体温0.5℃时。 AD?DIE(v 0uU%jN$ 35.过热(hyperthermia)体温调节失控或调节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被动性体温升高。体温调节障碍、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 aG}9Z8D 4!k={Pd 36.致热原(pyrogen)指具有致热性或含致热成分,并在体内能以一定方式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HB`pK'gz F41!Dj7 37.发热激活物 能直接或间接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各种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 D hZtiqL#_ 4nl>&AV 38.内生致热原(EP)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eN>
(IW oLr"8R\d>t 39.寒战 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由于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所以不表现外功,肢体不发生伸屈运动,但产热率较高,代谢增加。 9x?;;qC"m9 Jl]]nOBQ/ 40.高峰期或高热稽留期(fastigium)当体温升高到调定点的新水平时,便不再继续上升,而是在这个与新调定点相适应的高水平上波动。 gv[7h'}< (FjgnsW 41.热限(hyperthermic ceiling 或febrile limit)体内存在有精氨酸加压素、黑素细胞刺激素等发热抑制物,限制自我发热,因此发热时的体温升高极少超过41℃,即使大大增加致热原的剂量也难越此热限。 3K?0PRg )b%c]! 42.下丘脑终板血管区(organum vasculosum laminae terminalis,OVLT)紧靠POAH,是血脑屏障的薄弱部位,EP可通过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K<]fElh
- Yip9K[ 43.缺氧(hypoxia)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3,vH:L4 {-Y_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