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及相关书目 h%; e0Xz|
陈才智 编 OLGBt
目 录 h^9"i3H
文学史及总论………………………………………………………………………………… 1 OO dSKf8
古籍整理……………………………………………………………………………………… 2 w%AcG~`j!B
文集文存……………………………………………………………………………………… 3 ,#FLM`
论文合集……………………………………………………………………………………… 3 /MMd`VrC2
先秦…………………………………………………………………………………………… 3 U[L9*=P;
两汉…………………………………………………………………………………………… 4 W7"{r)7
六朝…………………………………………………………………………………………… 4 DS-0gVYeDW
唐宋合论……………………………………………………………………………………… 5 tM-^<V&
唐代综论……………………………………………………………………………………… 6 E!BPE>
唐代作家………………………………………………………………………………………10 {t"+
3zy'
宋代综论………………………………………………………………………………………14 '{I_\~*
宋代作家………………………………………………………………………………………16 <!-sZ_qq
元代……………………………………………………………………………………………18 DFhXx6]
明代……………………………………………………………………………………………18 WwH+E]^e+
清代……………………………………………………………………………………………19
JO=[YoTr
近代……………………………………………………………………………………………19 IK,|5] *Ar
现当代…………………………………………………………………………………………19 >Vy>O&r
文学史及总论 HEL!GC>#
1.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8月 QB.J,o*XD4
2.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插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dm-pxE "
3. 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8月 } VJfJ/
4. 霍松林主编,漆绪邦、梅运生、张连第著《中国诗论史》黄山书社,2007年1月。全3册 }$MN|s
5. 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q~CA0AR
6. 庞天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08X_}97#WF
7. 彭亚非《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 D=:04V}2+
8. 吴薇撰《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述论》元明清近代(第四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陈友冰主编 DG4d"Jy
9. 崔海正《中国词学研究体系建构稿》齐鲁书社,2007年10月。济南大学古典文学研究丛书 x21dku<6K[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
TMSH
10. 檀作文、唐建、孙华娟《中国古代诗歌研究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 y/e2l
11. 易鑫鼎《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 {t};-q!v$j
12. 陈曦钟、段江丽、白岚玲《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 GgaTn!mJt
13. 李修生等《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 R52I=
a5,*
张伯伟主编“域外汉籍研究丛书”(共5种)。 Ii7QJ:^
14. 张伯伟《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中华书局,2007年7月 I^o!n5VM
15. 蔡毅《日本汉诗论稿》中华书局,2007年7月 u77E! z4Uz
16. 金程宇《域外汉籍丛考》中华书局,2007年7月 *yl>T^DjTC
17. 左江《李植杜诗批解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7月 0$7.g!h?
18. 刘玉珺《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7月 {3N'D2N
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是其研究重镇,目前该研究所已组织出版了《域外汉籍研究集刊》(共3辑)、《域外汉籍研究丛书》(共5种)。…… u?sVcD[
19. 汪涌豪著《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月(复旦博学论丛;第一辑)。本书介绍了中国文学批评范畴的发生发展历史、范畴的构成方式、主要特征和系统联系。 Ra*e5
20. 张晖《诗史》,台湾学生书局,2007年3月。龚鹏程主编《中国文学批评术语丛刊》之一种。 $gBd <N9|c
21. 孙尚勇《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6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书 Z|RY2P>E
古籍整理 eY{+~|KZ
22. 王水照 编《历代文话》(全十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开本: 32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10135页 字数: 6277千字 定价: 800元 Ltjbxw"Qd
23. 嚴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中华书局,2007年7月 [r/k% <
24.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2007年5月 '+j} >Q
25. [宋]孔延之编定,邹志方点校《会稽掇英总集》点校。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该书为现存绍兴最早一部文学总集,选录自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至宋熙宁年间诗文805篇,按类分编,前15卷为诗,后5…… 'zh
7_%
26.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中华书局,2007年7月。(四卷本)。是与高等院校面向21世纪教材《中国文学史》相配套的教材。选注的作品约一千篇,特别注重选目的精当,既考虑配合讲授文学史的需要,又注重广泛流传的名家名篇。本书注重学术质量,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对于每篇作品,录取原文均一一注明版本出处,然后再通过下设的“作者简介”、“题解”、“校注”、“集评”四个栏目分别进行诠释和点评。本书每一分编后,均适当开列精要的采用底本目录和参考书目,以便于读者进一步扩大阅读范围,加深对中国文学的全面理解。本书每卷之前都附有插图,印有一些文学史上重要刻本的书影和名人手迹,并标明版本信息,以帮助学生了解版本知识,增加对作品的感性认识。 zE;bBwy&
27. 尚永亮主编《唐宋诗分类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本书为“中国古代文学分类选讲”系列教材之一,是一部以全面介绍和品析唐宋诗歌为主旨的专门教材。书中采用分类编排的形式,将唐宋诗歌分为赠别思归、情爱悼亡、言志咏怀、贬谪流放、忧民伤乱、边塞战争、咏史怀古、山水田园八大类型,注重点、线、面的结合,兼顾各类型诗歌的总体特色和发展流变,而以对作品的解读分析为主。全书论析深入、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既富学理性,又具通俗性,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悟力和基础知识为旨归。 5U_H>oD
28. 王兆鹏主编《唐宋词分类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本书为“中国古代文学分类选讲”系列教材之一,全书以人生、社会、自然、历史为框架将唐宋词的名篇佳作分为爱情相思、闲情逸趣、豪情壮志,都市风情、乡村田园、时令节序、自然山水、咏物写意、怀古…… RpLE
02U
29. 黄念然,胡立新,官春蕾编著《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这部书稿,为我国古代诗词名篇注评的一部综合之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典诗词的全貌。“集评”部分有旨评、篇评、句评、字…… AkOO)0
文集文存 <AJ97MLcc
30. 李少雍编《范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34.9万字 :$MG*/Q
论文合集 Wu)>U
31. 《中国文学研究》第8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7年4月 XD"_Iq!
32. 《中国文学研究》第9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7年4月 u.rY#cS,-R
33. 莫砺锋主编《谁是诗中疏凿手:中国诗学研讨会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7月。2006年7月23日至26日,由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诗学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为了总结本次讨论会的学术成果,也为了将与会学者的学术观点公之于众以获取教益,编选了这部会议论文集。本次会议上提交... u{["50~
34. 刘跃进主编《中华文学史料》第2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10月 VY)s+Bx
35. 刘明华主编《古代文学论丛》中华书局,2007年3月 xeGb?DPu
36. 王兆鹏、尚永亮主编《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2007年4月 %v2R.?F8
37.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4月 bTQNb!&
本书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学术性与资讯性兼备,设有诗歌论坛、研究综述、论著索引、学术动态、海外交流、诗歌广场、学人志、新书快递等内容,旨在全面反映关于中国诗歌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学术反响,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本书坚持... B:7mpSnEQ
38.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3辑新诗卷),学苑出版社,2007年5月 q\H[am
■ 先 秦 }jill+]
39. 魏家川《先秦两汉的诗学嬗变:从诗云子曰到子曰诗云》学苑出版社,2007年9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学术丛刊 trE{ FT
40. 《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三辑 =/\:>+p^.y
41. 《三礼用诗考论》 Hr$QLtr
42. 《诗经全注》 E@Ad'_H
43. 扬之水《诗经别裁》中华书局,2007年月 : _QCfH
235页;20cm %6_AM
ISBN978-7-101-05462-0:CNY18.00 +Jr|z\
44. 吴惠娟《诗骚辉煌:〈诗经〉〈楚辞〉选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V~?.
180页;23cm ISBN7-5633-6295-9:CNY29.00 ;qBu4'C)T
本书选取了《诗经》和《楚辞》中部分名篇加以解析和导读,并对作品的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成就以及文学史上的影响作深入精当的评析。 @gG<le6
45. 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东方出版社,2007年月 N<DGw?Rl
302页;22cm有书目(第294-299页)ISBN978-7-5060-1994-1:CNY20.00 jMpD+Mb
本书描述“诗三百”从诗学到经学的历史,从诗的起源追溯到《诗经》的起源,追溯到上古诗歌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 VsA'de!V4[
46. 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7年4月
p0pWzwTG3
47. 《山海经考古夏朝起源与先越文化研究》 0
Us5
48. 楚辞讲演录 ~jsLqY*(+
49. 张松辉《庄子疑义考辨》中华书局,2007年4月。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静一学术论丛”。该系列丛书是继2004年文学院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学术论著“侧陋论丛”后推出的又一系列丛书。 ~/*MY
■ 两 汉 S%`0'lzzj
50. 《汉赋研究史论》 \m1~jMz*>k
51. 孙晶《汉代辞赋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7月。文史哲博士文丛 @lvyDu6e
52. 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GJ@psG*
53. 郭建勋《辞赋文体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4月。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静一学术论丛”。该系列丛书是继2004年文学院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学术论著“侧陋论丛”后推出的又一系列丛书。 :kGU,>BN
54. 王治理《王充及其文学思想》齐鲁书社,2007年。221页;21cm本书从王充的时代背景、家庭出身、人生经历以及其个性心理出发探讨了《论衡》的写作动机及其目的宗旨,解答王充异端思想的由来。 AFA
AuFE"
■ 六 朝 ~s5SZK*
55. 石云涛《中古文史探微》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6月 ,{c?ym w?
56. 石云涛《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6月 1/"WD?a
57. 王巍《魏晋南北朝文学意识的历史嬗变》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H*)NLp
58. 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8月。杨小洲《哈佛怎么解读陶渊明?》《广州日报》2007年11月 y99mC$"Ee`
59. 吴国富《论陶渊明的中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gg8Uo G
60. 张采民《心远集—中古文学考论》中华书局,2007年5月。随园丛书。收录了作者曾公开发表的32篇学术论文,论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与诗歌创作箴其所缺济其所长——论张说、张九龄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心灵的展示:宫廷诗人的另一个情感世界——《珠英集》残卷的认识价值现代日本李白研究述评…… z[;z>8|c
61.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7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学专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六十余年心血之作《水经注校证》、代表了当代最高整理研究水平……陈桥驿先生矢志不渝研究《水经注》60余年,出版郦学著述24种,其成就为海内外学界所公认。《水经注校证》以武英殿聚…… K>{T_) {
62. 《晋宋乐府诗研究》 hodgDrmO/
63. 葛晓音《八代诗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354页;20cm.--(语言文学丛著) K1T4cUo
64. 胡大雷《玄言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月 Ywwu0.H<
358页;23cm 9th,VnD0
ISBN978-7-101-05459-0:CNY25.00 =y-@AU8
什么是玄言诗,作者认为,以玄学思想方法来体悟玄理的诗,是典型的、完全的玄言诗。本书按照玄言诗发展的三个部分,即形成期、兴盛期、转变期对玄言诗进行了研究。 GI1
65. 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3月 {yExQbN
240页;22cm.--(中华文史新刊) U-3i
有书目(第232-238页) j{Q9{}<e
ISBN978-7-101-05440-8:CNY26.00 pS7w' H
南朝刘宋诗歌在中古诗歌史上处于诗运转折的独特地位。 .yEBOMNZ
唐宋合论 $\U4hHOo
66. 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4月。《论初盛唐的五言古诗》、《论李杜对二谢山水诗的因革》、《杜诗“伪苏注”研究》、《论杜甫晚期今体诗的特点及其对宋人的影响》、《重论杜甫卒于大历五年冬——与傅光先生商榷》、《评宇文所安的〈初唐诗〉、〈盛唐诗〉》、《论韩愈诗的平易倾向》、《论晚唐的咏史组诗》、《论晚唐五代词风的转变——兼论韦庄在词史上的地位》、《论后人对唐诗名篇的删改》、《论欧阳修的人格与其文学业绩的关系》、《论梅尧臣诗的平淡风格》、《论王荆公体》、《论苏轼在北宋诗坛上的代表性》、《论苏诗的“奇趣”》、《苏诗札记》、《论清代苏轼研究的几个特点》、《论纪批苏诗的特点与得失》、《论苏轼苏辙的唱和诗》、《论苏黄对唐诗的态度》、《论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郭祥正——元祐诗坛的落伍者》、《论陆游对晚唐诗的态度》、《陆游“诗家三昧”辨》、《读〈剑南诗稿校注〉献疑》、《论杨万里诗风的转变过程》、《论宋诗的“以俗为雅”及其文化背景》、《从〈瀛奎律髓〉看方回的宋诗观》等28篇论文。 NN?`"Fww
67. 笕文生、笕久美子《唐宋诗文的艺术世界》译者:卢盛江,中华书局,2007年10月。日本中国学文萃……诗文创作的背景考证、考究诗歌用词用语的实际涵义等方面,为我们展示了诗文背后的艺术世界,深化了对唐宋诗文的理解。目录:李白隐于竹溪年考李白与“竹溪六逸”李白结婚考李白和高适李白论关于李白的乐府“吹不尽”考——李白《子夜吴歌》札记“绕床”考——李白《长干行》…… uu>Pkfo
68. 张学松、赵永建、彭洁莹、邓建等合著《唐宋文学探微》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全书大体可分为四个系列:《琵琶行》与中唐诗系列、《秦妇吟……从意象建构看建安与盛唐风骨孤独的痛苦与缓释——卢照邻诗文主旨探微《琵琶行》创作动因论《琵琶行》创作心态论媒介?象征?催化剂——《琵琶行》音乐功能论白居易“……本书内容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唐宋词史——演进论;第二章唐宋词史——创作论;第三章唐宋词史——传播论. WA&!;Zq
69. 罗立刚《唐宋文学导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w}YlVete
70. (美)倪豪士《传记与小说:唐代文学比较论集》中华书局,2007年月(世界汉学论丛)275页;23cm.-- Bn &Ws
71. 陈才智《唐宋诗词鉴赏》语文出版社,2007年1月。 6l:qD` _
72. 蒋哲伦、杨万里编撰《唐宋词书录》岳麓书社,2007年7月 BNs@n"k
1) 本书收录唐、五代、宋、辽、金词的总集、合集、别集、词谱、词韵、研究资料以及今人著作的书目,起自唐代,迄于2004年底,一一标明书名、卷数、朝代、编撰者及版本。稀见善本及有批校、题跋者,则标明馆藏。编撰人如属清以后人,不再注出时代。 "9Q40w\
2) 本书限收现有的唐宋词集传本,包括未经刊行的古籍稿本或抄本。今人著作一般只收出版社正式刊行的书籍。散流在国外的古籍善本以及国外出版的著作,据耳目所及采入。单篇论文 $[a8$VY^Cm
3) 不予收录。名家所作词集校记见于杂志者酌收。 jr:7?8cH0L
4) 诗文集之后附有唐宋词者,一般均予收录。诗文集版本较多,且已有他种《叙录》可查,故本书只择其要者著录一二。唐宋词集与其他朝代词集合编者,亦予收录,并注明所属卷数。 Vo'T!e- B
5) 本书所收书目以类编排,共分总集、合集、别集、词谱词韵、研究资料和今人选析等六编,各编中亦有再分小类者。所列版本大致以成书年代先后为序。别集类以人系书,以年代先后为序。研究资料分词话、论著、作法和词人研究四部分。今人选析类则择其要者列入。
z\%67C
6) 本书所收同一编撰者的著作,凡书名、卷数互异者,即另立一目,每一目下再按年代先后列出不同版本。 [UWdW
73. 杨柏岭《唐宋词审美文化阐释》黄山书社,2007年3月。全书分为七编,结构上实有三个部分组成,前五编是从美学及文化上阐释唐宋词的特点,第六编以专题研究方式,论述了唐宋金元词的影响及接受规律,第七编也是以专题方式讨论了词学审美文化阐释的近代历程。就本书的结构而言,将这些专题镶嵌其中,…… 8p:e##%
421页;23cm.--(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论丛) <"my^
ISBN978-7-80707-610-0:CNY38.00 Su/6Q$0 t
74. 黄昭寅,张士献《唐宋词史论稿》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KJaXg;,H
75. 张本志《律诗规范及其辨析》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2`N,
,
132页;20cm 3!|;iJRH
ISBN978-7-80696-369-2:CNY13.50 "4{LN}`
本书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在讲解律诗字声基础知识;第二部分简要地介绍了律诗的节奏;第三部分到第六部分,对一些问题进行的探讨。 j~jV'f.:H
76.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U
"^kH|
502页;21cm.--(迦陵讲演集) @a0DT=>dT
ISBN978-7-301-11491-9:CNY40.00 CU@Rob} s
本书介绍了温庭筠等人的词,共分为十七讲。 jk [1{I/
77. 叶嘉莹《北宋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rH\`0
383页;23cm.--(迦陵讲演集) Enn"hdI
ISBN978-7-301-11492-6:CNY35.00 PuA9X[=
78. 叶嘉莹《唐五代名家词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ZJzt~
H
201页;23cm.--(迦陵讲演集) o.!~8mD
ISBN978-7-301-11455-1:CNY20.00 2j}\3Pi
本书是一部唐代词及五代词欣赏. pm
9"4 z
唐代综论 5A3xVN=
79. 尚永亮主撰《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g4=pnK8
80. 胡遂《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中华书局,2007年4月。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静一学术论丛”。该系列丛书是继2004年文学院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学术论著“侧陋论丛”后推出的又一系列丛书。本论文分四个专章探讨了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发展演变的关系,目的在于具体考察随着有唐一代禅宗理论在历史上空前发达、不断创新发展之盛况,当时的诗坛究竟是如何受到其各种影响,从而在... U4C 9<h&
81. 王志清《盛唐生态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V)~.~2$
250页;23cm --HZX
ISBN978-7-301-11664-7:CNY27.00 q1"$<# t
本书作者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王维和盛唐山水诗,力图以生态的系统观和生态的价值观,对盛唐山水群落形成的诸要素进行综合考察。 i]
YV {
文学和生态学有什么关系?研究唐诗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本书作者另辟蹊径,尝试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王维和盛唐山水诗,力图以生态的系统观和生态的价值观,对盛唐山水诗群落形成的诸要素进行综合考察,旨在揭示盛唐山水诗群落的生态背景及其生态关系,解开盛唐出现山水诗高潮的“谜底”,更深刻地涉及了文学发生的许多本质性问题。作者以社会的人文价值为基点,更注重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把思考的理论观点贴近生命本源和生命的存在。 8QLj["
著名辞赋家、当代骈文名家周晓明(锡东刀客)先生,读了《盛唐生态诗学》深感叹服,他认为“本书以崭新的观点,论述了生态对盛唐诗坛的影响,用优美的笔触解读了盛唐诗学在生态环境的影响,填补了生态诗学研究的空白。 NV72
著名辞赋作家,诗人蒋红岩对《盛唐生态诗学》也赞赏有加,他认为王志清教授治学严谨,近年来佳作不断,是一位极富学养的专家学者。 jHE}qE~>5
河南安阳诗词学会副会长读了王志清的盛唐生态诗学以后特乘兴赋诗以表谢意。 [B#R94
读《盛唐生态诗学》感怀
-pf}
--兼谢王志清教授赠书高谊 Q kEvw<
刘臻仲 s%nUaWp~
经年病榻慰红颜,吴客情痴最可怜。 .oYl-.E>&
清泪未干薛笺展,悼歌唱罢壮思轩。 pfA|I*`XV
前贤雅趣弄清韵,时俊雄才构巨篇。 Ai=se2
诗论生态开蹊径,景析山水另抛砖。 la0BiLzb]
庄周齐物梦化蝶,太白倜傥做谪仙。 |:nOp(A\*
骚客旅屐喜山水,儒臣酣墨爱云烟。 4o
<Uy
思接风物多佳韵,神会自然得至诠。 ]@j*/IP
大著煌煌光邺架,先生高谊驻心田。 )t0$qd ]
绪论盛唐山水诗群落的生态阐释 ?I_s0k I
一、“生态思维”的方法论意义 J>wt(] y
二、“生态思维”的研究思路及特性 F\JM\{
&F
三、人性与自然在生态意义上的本质对应性 ;f0I
8i,JN
第一章自然环境的特优性与诗人山水因缘的依赖性 +7D|4
一、特殊优越的自然生态与诗人的因缘依赖 =9y[1t
二、自然环境的人文化进程与山水诗群的归依自性 Q('r<v96
三、山水自然中的静美精神与诗人的归寂之态 8Wrh]egu1
第二章城市的迅猛发展与精神家园的执著守望 R]}}$R`j
一、盛唐城市化的形制与特点 5{|7$VqPF
二、全新生态与构筑精神家园的意义选择 dpAjR
三、“回家”的生命状态与价值指向 p `8s
第三章特殊的文化策略与文化的诗学性格 .0S~872
一、盛唐的取士观与特殊文化环境的形成 }iXDa?6%
二、“进士文化”与诗人的特殊生活形态 5,3'=mA6
三、特殊的文化环境与“以士取诗”的阅读期待 \rx3aJ
l
第四章时代的接受期待与阅读的接受引领 .*@;@06?
一、文化政策与接受方向的规范 x5,++7Tz
二、文化的整合与接受趣味的转移 _X^1IaL
三、唐人选唐诗与接受美学的引导 63q^ $I
第五章特殊的诗人群落与“派”的自发生态 3EV;LH L
一、“物以类聚”的自发生态 $?
m9")
二、因缘聚散的“派”的联系 *]ly0nP
三、独特的“派”的生态要素与特征 iZ#!O*>
第六章盛唐诗人的名士情结与人格范型 [;r)9mh7
一、盛唐诗人的“名士情结” 1Ce@*XBU
二、盛唐诗人的人格范型与定位 2K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