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如何做好博士论文?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6-09-26   

如何做好博士论文?

一、对博士论文的评价 j3gDGw;  
iwotEl0*{  
  今天之所以定这个题目,是因为我参加了几次博士论文答辩,对博士论文的写作有点 MUO<o  
有理想,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以偏盖全。今天我是以一个毕业十年的老博士的身份谈谈自己 M|WBJ'#x0  
的看法。通过对不同学校的博士论文所做的比较,发现了一些共同的问题。从总体上来说 CKYg!\g(:  
,博士论文的质量是越来越高。北大老师指导论文的质量上也是越来越高,具体表现为: IS2cU'   
在论文的写作的方法上比较新,观点比较新。北大有好几篇博士学位论文写得相当成功, E/P~HE{  
博士论文成为这些博士进行学术的一个新的起点。你对博士论文的研究有可能是从一个小 <+`%=r)4  
点开始,但是它以后可能作为你的学术研究的起点。北大有的博士论文已经达到与国外同 KdkA@>L!;  
行对话的水平。 Ri.tA  
'nmA!s  
  目前,博士论文的评审是由五位专家匿名评审,从反馈的意见来看,有的论文不尽如 eb62(:=N6  
人意。有的匿名评审人对北大的博士论文的质量是有意见的,有的博士论文即使匿名评审  I//=C6  
人同意其答辩,但是给的具体分值不高。 *'%V}R[>  
+y GQt3U  
  我们的论文的质量与现有的社会科学所达到的水平不相适应,其原因是法学不是一门 . % RM8  
自给自足的学科。当年马克思从法律系转到另一个系,是否可以说明法学是不是一门自足 L:z0cvn"  
的科学?法学到底走向何方?现在最热门的是诉讼法学界和民法学界。现在是法典满天飞 p4`1^}f&Ie  
。我们能否把我们的研究限制在推动立法的修改上?立法对策上? B,%Vy!o  
8-q^.<9  
  如果把法学研究局限在为立法提供对策上,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立法一修改,法学 oBzl=N3<  
家的书都得跟着修改。我们刑法学界学者已经有了困惑。我们诉讼法学界现在是言必称英 3H,E8>Vd  
美法系,或言必称大陆法系。 # 36Q O  
:E:e ^$p  
  中国的问题层出不穷,但少有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如,几年前的王海现象,说明了 YH&=cI@  
我们中国民法学中没有惩罚性赔偿。如果民法学界对此问题不加以关注,还何谈研究民法 }A#IB qf5  
学?目前,我们博士论文的最大特点是教科书体例:一是体系很大。如,我在某大学参加 .E4* >@M5  
了一次民诉博士论文的答辩,该名博士一上台就大谈概念,我对此毫不客气进行了批评。 ).T&fa"  
你花如此大的时间谈概念、谈一些基础问题,太小看我们答辩老师的水平。教科书体例的 [>=!$>>;8  
特点是没有创新。一个香港的学者批评大陆博士论文的特点是缺少一根红线;没有自己的 ;nY# /%f  
创新,最多是一种综述。这样的论文能叫博士论文?因为你没有创新。教科书体例的最大  bGRt  
的特点是资料积累。把这些资料加以收集有没有必要?正文中一定要体现自己的创新之处 Dl,QCZeM  
。我们现在是强调博士论文的创新。我的体会是资料是用来为自己论文的论证服务的。 K/Q"Z*  
dG\ wW@}J  
  如以前我写过一篇"第三公法体系"的文章(劳教体系)。"第三公法体系"是游离于诉 .Y)[c. ,j  
讼之外。如果你没有一个恰当的研究方法,对此问题你就无法进行下去。我发现了一个问 T1LYJ]5  
题,找到了一个创新点,一篇伟大的作品就出现了。西方国家是一元化国家,中国是三元 _z\/{  
化国家。中国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是互相分离的。中国是强调定性的。越是惩罚严厉的法 u v%Q5O4  
律,越应该受到监督。 >ohH4:  
DaQ"Df_X  
  当你有一个三元公法体系之后,所有的资料就可以为你所用。如民告官就相当于再审 )uPJ? 2S9  
:因为民告官案件不停止执行,不是再审是什么?我们对诉讼法的修改可以发现到"官告 =ily=j"hK  
民"。如果你对这些问题弄清楚后,所收集的资料就可以为你所用。可以用理论,用假设 Lvk}%,S8t  
来利用资料。我们之所以没有摆脱教科书式的博士论文的写作,可能是受英美和大陆法系 Q7%4`_$!  
的影响。 h Yu6PWK  
C2 N+X (  
  二、社会科学视野下的法学研究 ] V D  
@[GV0*yz$  
  目前,我们法学研究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定位在对策法学上。其特点就是研究历史 /y$Omc^  
,古为今用。对待比较法学就是引进。比如,民法就是引进德国法。一些研究民法的人言 RLF&-[mr3  
必称德国,民法上的一些概念都带有民国的气味。对策法学是目前研究法学的一个走向, tbrU>KCBD  
对策学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们现在动不动就搞策论,搞策论是 o)`PS w=  
出不是大师的。目前我们法学存在进入中南海现象;进在人民大会堂现象。我们现在有一 kA :Y^2X'  
些人喜欢充当法学之父。 blO4)7m  
MP]<m7669*  
  中国政法大学江平教授对自己的总结是:对法学没有研究,只是参加过几部法典的编 e`*}?N4d  
纂。法学家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官员上,太可悲了。我参加过刑事诉讼立法,我感觉是只 t,/ G  
能参与立法而不能充当立法中的一个角色。 j,IRUx13f  
m/HT3<F  
  策论第二个缺陷是实用主义。学术不是以有没有用作为评价标准。贝卡利对法学的影 ,Oo`*'a[o7  
响非常大,使他成名仅是一本小册子,他论证了一种思想,影响了很多人。另一个对法学 uvys>]+  
影响比较在的是帕克教授,他写了《刑事惩罚的限度》,迄今为止,英美法系国家研究刑 |vI*S5kn6A  
法的人是言必称帕克。他们的文章基本上没有策论。他的论文至今引用率是最高,原因是 05UN <l]  
他对现在的法学研究的模式进行了反思。 dFg>uo  
3?OQ-7,  
  对"对策法学"的反思,我个人最大的感受是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我当时参加了中 ;(Yb9Mr)z  
国政法大学一个文件的修改。当时对审判方式的改革基本上是群情激奋。对审判方式应不 9QZaa(vN  
应该改?为什么要改?主要是为了解决法官的预断。当时在回答怎么办时,大家异口同声 jNZ .Fb  
主张应引进英美的审判的方式。理由是我们属于大陆法系传统,所以应引进英美法系的审 u6iW1,#  
判的方式。对美国法系的偏爱,是我们中国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从现在看来,我们96年刑 ,@$5,rNf  
事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基本上是失败:证人不出庭作证,法庭审判仅靠念笔录,如何进行 U poSC   
讯问?法官的专横在"刘涌案件"中得到了集中反映。 GwWK'F'2  
%VHy?!/  
  民众理想的审判方式与法学所要求的审判方式有重大的距离,审判方式改革一个最大 @N'n>8Wn  
的原因是对审判方式存在的问题没有发现。问题没有发现,就进行改革,其结果必定是失 z8=THz2f  
败的。我不反对对策法学,但必须在发现问题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对策法学的研究。而且 G?Et$r7:R  
对策法学太主观。目前诉讼法学界分为三派:保守派;激进派;中间派。现存来看:左, 8}%F`=Y0  
中,右都没有发现问题。人过五十是不谈改革的,当然,小平是例外的。过于主观的判断 PgtLyzc  
,缺少客观性,使我们对许多问题的研究缺少科学性。 X'A`" }=_  
+ IZ=E >a  
  许多博士论文的写作带有综述性的味道。在十年以前综述性的研究是铺天盖地。不光 ~E}kwF  
是法理学,法史学也在搞教科书式的研究。如,《法律与革命》这是一本比较有影响的翻 Sv=YI  
译著作,如果该书仅是资料的积累,就不会吸引人。写文章关键是要有红线,否则,太浪 uYW4$6S 3  
费了。有的法史研究者可以说是达到著作等身,但你问他对法学有什么贡献?就很难说了 l5z//E}W  
hY}Q|-|  
_|~Dj)z  
  法学与哲学应有所区别。我们现在最大的误区有三个:一是概念游戏。只有概念没有 R~<N*En~  
现象。张五常有一句名言:最蠢的学者是研究没有发生过的问题。我参加过北大一个本科 2H%9l@}u  
生的论文评奖: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研究老子有关道的文章,他的这篇文章,所有参加答 14$%v;Su4  
辩的老师都看不懂,他为此感到很悲哀。我对他说:不仅你悲哀,我们也感到悲哀。 >Eh U{@Y  
p.:651b  
  现在有一种非常令人困惑的现象:一些研究法理的大学者写出来许多让人看不懂的文 (Jp~=6&lKf  
章。我认为真正的法理学应该是从部门法中提炼出来的,但我们研究法理学的人很少研究 *%uzLW0  
部门法。今天法理学界对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问题缺少研究,缺少普遍性的解释,因而其 E}wT5t;u  
研究没有生命力。 \g0vzo"u  
#H$lBC WI  
  目前我们博士论文缺点:缺少问题意识,重复前人的劳动;缺少创新;与社会科学格 XtCIUC{r,  
格不入。我们现在说出来的话,与经济学等学科不能对话。北大一位教授总结:在中国研 &M-vKc"d  
究法学,目前已不存在缺少资料的问题,但缺少对问题的研究。问题遍地都是―――从土 |v+z*}fKw  
地到知识产权问题。唯独缺少科学的研究方法,难以与世界同行对话。我们法学界缺少大 @Y0ZW't  
师级人物。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2+6=? 正确答案: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