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ol K+|nR
(I`lv=R"j
L?Ys(a"k
sjOv!|]A
P,xIDj4d
w+r).PS}C
B
&7NF}CF2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R={#V8D~
ExQ\qp3
6#AEVRJKU@
p/88mMr
#
E_S..
A*vuS Qt(
' <xE0<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LuHRB}W
jO/cdLKX(
yj@k0TWT$
F+GX{e
7E\
)[J@s=
}6BXa
] jY^*o[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DYDIr
<R+?>kz6
?wv^X`Q*~
7y&6q`y E
nGe4IY\-w
NuSdN>8ll
#HH[D
;z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F(S_w62
6dmb
bgO)
/8Y8-&K0
"?F[]8F.b
l^}u S|c(
}<X* :%#b
%qz-b.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MZ&.{SY7
E0Q6Ryn
qR!ZtJ5j
Z{BK@Q4z
K}cA%Y
7Y[ q)
lv
B*mZxY1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kmC0.\
>qB`03>
=DfI^$Lr:
zl6]N3+4
n}F$kyI
LwRzzgt
G#e]J;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W 5g-@
eu" m0Q
|Vqm1.1/Zv
"hI"4xSg
a'|]_`36x
U ->vk{v
8v2Wi.4T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4Jv<R
-e(<Jd_=
'l<$H=ZUVG
KTT!P 4
W|@SXO)DY
^_Lnqk6
@xBb|/I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yW1N&$n
O4f9n
`Zo5!"'
*(q{k%/M
cJq{;~
lshSRir
ag:<%\2c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B/TqPP
y@*4*46v
UdkNb}L
|>j^$^l~
gsQn@(;
W
3\+51P
e[T3,2C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Va9m*w7
`{"V(YMEV
av(qV$2
EMH-[EBx
!$iwU3~<
kp[&SKU
c
NPBOG1q%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Z] cFbl\ma
:X9;KoJl-V
Rb
b[N#p5
"0G)S'
r7U[QTM%
i0x[w>\-
5 YIk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P&o+ut:
TffeCaBv
:8)3t! A
Gqa
r5
u`+kH8#
=1B;<aZH!
jw2hB[WR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FhY^-
,+n
{xI2
/4*>.Nmb,f
#{bT=:3a
v>Kv!OY:c
N':d
T
[ dVRVm0N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W6*5e{
'! ;Xxe5
]'i}}/}u2
ve/|"RB
-S$Y0FDV
eNt1P`2[
N*hx;k9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h4M>k{
2mvp|<"
/@s(8{;
K&vqk/JW1
]:
]w+N%7
dy0xz5N-
{D 8[pG%z
Je~Ybh
RZKczZGZg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gtb,}T=1
G`R2=bb8
uQg&A`4
h)C`w'L
Y)v_O_`
'^6x-aeq[D
6~6*(s|]A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L[:b\O/p,
V\o&{7!
+~\c1|f
DWRq \`P
!@-g9z
&ffd#2f`@
>NN&j#;x~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h wfKgsm
4 '6HX#J
[P23.`G~J
U:
Q&sq8U
~<#!yRy>r
v=I
'rx
ww"HV;i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V
f :_;
=9JKg4I6
_7"G&nZ0
+8AGs,
\{ui{8+G
8E|
Nf
+5+?)8Ls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1+)qv#|i
gOA
C"P40VQoo
3i'L5f67
*3A[C-1~.
U
h'1f7%
}0P5~]S<5A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L+&eY?A
2,Og(_0>
0OndSa,
;:[!I ]E0
_^<HlfOK
L`$MOdF{_
dcgz<m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ix<sorR H
CVh^~!"7j
?]'Rz\70
p1
9j
<wt#m`Za
xbFoXYqgP
4 |ryt4B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0B^0,d(s
d3fF|Wp1
R$<LEwjSw
#HD$=ECcw
=rV*iLy
xr uQ=Q
4}FuoQL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NP?S
)R
c]`}DH,TJ
0f).F
6% @@~"
n{dl-P
bE-{
U/;
iV!o)WvG,F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gdupG
JG xuB*}
zkXG%I4h
lE~5 b
| I_,;c
(|_1ku3!
;iJ*.wVq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V/lPz+
hr&&"d {s
gVM9*3LH6
0Fr
mZ$
]sBSLEie
'
UPs*{m
#9Z\jW6b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 (c#H
VP
H
6-U+<[,x
$Hcp.J[O
TfaL5evio
RG [*:ReB9
@= f2\hU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m6J7)Wp
H79XP. TtE
(Zi(6 T\z
q_eGY&M
\.+.VK
vzl+0"
R I Bj9kd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 uMa
8Fy$'Zx'
yyke"D
M)t d%<_
!=j\pu}
Z
0j*-ZvE)30
bF:]MB^VK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PZZTRgVc
VT1Nd
LB}y,-vX>
Ws'OJ1
23XSQHVx
ft oz0Vb
}HB)%C50.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pp{Za@j
d&K2\n
@T53%v<5
19a/E
1
Vy-N3L
pE{ZWW[@+
ld58R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ax{+7 k
s'\PU1{
bQG2tDvu[
FG.MV-G
rjzRZ
eqz#KN`n#
vt0XCUnK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6 R}]RuFQ
h$[}lZDg
UFnz3vc
H^ _[IkuA%
#({0HFSC:j
39| W(,
pyA;%vJn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PveY8[i
1eue.i
uQ
df_hmkyj
PCzC8~t
* SH5p
vR$[#`X
HGqT"NJr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Fd@n#DR `
>-EJL
a
|F)BKo D
bup)cX^
rro92(y
olc7&R
;T1OXuQ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lOS|
"G. L)oD
)C^ZzmB
w1q-bIU
1?:/8l%V
)+;Xfftz
JC|j*x(k/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T]/4"^M
38<!Dt+S(,
^0oOiZs
F@ Sw
}HdibCAOf
"u#,#z_
WI@l2`X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qg_M9xJ
N]yh8"7X
Jz"Yb
< cNJrer
Ife/:v
ySkz5K+|g
#)A.yK`u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V)|]w[(Y
.7GTL
{=3&_/9s){
r}?uZ"]=?
B!J~ t8
yRd [$p
1}=@';cK*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SM?rss.=
NW=gi
qB
Y6+/_$N4|
msf%i !
K9\r2w'T'
CdZS"I
SN#Cnu}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ZovF]jf k
Ef)v("'w
4:Ton
NCX`-SLv
$^K12Wcp-
(&o|}"kRq
[8 I*lsS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uFV\1
H`T8ydNXa
+o3 ZQ9
"=Xky,k
?B{,%2+
zE8qU
;
2Q;g|*]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3UgPVCT
O-uf^S4
n!?^:5=s
49!(Sa_]j
0Qr|!B:+9)
4(mRLr%l@`
],|;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mbI6fYv
*|B5,Ey
70F(`;
k =
t~V?p'a0ys
Uqd2{fji=#
1SG^g*mf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fq(3uE]nC
_edT+r>+
QI4a@WB]ok
2PViY,V|
{(5M)|>
rPx:o}&<
rrrn8b6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GmdS~Fhp
K*aGz8N
115zvW
?UBhM,;XK
+"3K)9H
\w=*:Z
zuYz"-
(L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0#!Z1:Y
~+
anI
r!)jxIL\
+<7
a$/L?4
_<7e5VR
8gXf4A(N
Ji;R{tZ.R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q:3HU<
T`K4n U#
jB0ED0)wX
?T7ndXX
!--A"
x>MY_?a
&BkdC,o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V"W)u#4,
{PQ!o^7y
vj+ S
=(]||1.
O`2hTY\
2R`/Oox
z]0UW\S/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
{1;}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