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P^pFqUL7#
Ql8bt77eI-
;FU|7L$H
>"%ob,c:#
vg)Z]F=t(
4J5pXlzV
wO7t!35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XV>@B $hu
a[sKE?
yzR=A%V8A
?iv=53<c#
E=AVrv5T
2/B)O)#ls
xzm@
v(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w_Uh
@pFj9[N
:U'Cor
H
j+kC-U;
iidT~l
FJ54S
mrM4RoO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fvqd'2 t
F}Srn;V
632bN=>
vWjnI*6T#
QR0(,e$Dl
[syj#
T%IK
/"N|+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H'DVwnn>ik
)OP){/
Z[?mc|*x
O
)d[8jw"
{ci.V*:"
+ ulagE|7
FX}Gt=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z,J"Un
vFv3'b$;G
r^fe4b
*ZrSiIPP
j;0vAf
viX
+|A4gJ
v,@F|c?_S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Na{Y}0=^y
i^msjA
j<<3Pr
W?woNt'n
O+q/4
3SttHu0X
;&b.T}Nf06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ULJ mSe
X}ma]
KLW n?`
"R>FqX6FB
, t5 '
4
<dcB
@v
ZBT1Y.qA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k <iTjI*N
T;TA7{B
u$#Wv2| mk
N["W Ir
PXzsj.
P262Q&.}d
3<?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Z;Ez"t&U
(.wIe/
B~]5$-
@AHm!9?o
{vUN+We
lO&3{dOYE
$vC1 K5sLk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zJP6F.Ov!
F<>!kK/c
D]w!2k%V
Ya>oCr}K
t!*+8Q!e
'WaPrCw@Mf
Ox#\M0Wn$3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fA{1
mPI8_
5V8]
s!n<
}C
.>Ljnk
H*#s
}9=kZ
f|O{#AC
b
Q]/?cCYV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Cmc3k,t
0a-:<zm
=Umw$+fJr
8_T6_jL<
B}PIRk@a1
?LvCR_D:
%Gt.m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F<7pvE
e{m2l2Tx:
,o)d3g-&g
V}\~ugN)y
],P;WPU
,"B+r6}EF
`w]s;G[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c%=IL M4
D1__n6g[
)B[0JrcE
9<KAXr#
S#+h$UVh
dPhQ :sd>
{)-aSywe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Y-98<|b
M
V{JAB]?^
s0PrbL%
_`
5H ue7'LS
1Z9qjV%^
ub|V\M{
5-M&5f.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eM+!Y>8Y
0(S"{Ov
kkQVNphc
XHK70: i
@7B$Yy#
(;q;E\Ejq
OVV]x{
ll C#1
}5hqDBK?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BwjZMJ.N
Xwhui4'w
B#M5}QT|2
% ClHCoyA
2'W<h)m)z
aP/T<QZ~
oIduxbAp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Zd')57{
m5r7
7BJzMlJ1Y
4/wa+Y+=vt
wwyPl
d%o&+l#
6BCf:mqP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i*@<y/&'
<OIIoB?t
=
fO5cA6Z
%@6}GmK^
[D<1CF
_Nqt21sL
DF*:_B)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A}3=561F?5
`wDl<[V
-@0GcUE:r
U
G~b a
Z|l
qb=
f)^_|8
Bg|5KOnd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V 7Ek-2M
Z2'Bk2 L
Q|D @Yd\
=AEBeiz
Vnr[}<
L
VB,?Mo}R
3%(N[&LU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fR*q?,
y"H*%]
Na?!;1]_
|4uWh
k{Me[B
29?,<bB)
98uV6b~g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VrxQc qPr`
y&?6FY
Zw ^kmSL"
3 G`aHTWk
,Qe?8En[
/Q2mMSK1h
q&W[j5E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_U
|>b>
oBzfbg8p
2IKnhBSV3
p%*%n3bw
xK6n0] A
OVhE??#
r?Wk<>%>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X@LRsg
CJJzCVj
g'V>_u#(
D-4f >
or';A'k
@++.FEf
4bw4cqY;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f5s|
l33Pm/V2?
Q^e}?v%=%3
{O`w,dMOI
<\
}KT*Xp
w6W}"Uw
P%(O|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b6VQCS~9
0iwZT&O
(r D_(%o
^]a #7/]o
"t_-f7fS7
a
8 mVFm
!qN||mCH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t%!9hr5D
~;&m*2
|V
(Yis:%c\!
8_6Q~
pD01,5/
%e(z/"M=`
-OA?BEQ=I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f1 _<G
$a"n1ou
Gmq/3tw
=<X?sj5
g47-db"5
}c}|
$h^Y
d~:!#uWyFk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Ia^{YN
7qg{v9|,
P3nb2.
6u`)QUmItg
mqAWL:VvQ7
d_)o
SOi*SwQ8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8rMX9qTO@
=|%Cu&
])
rrG/3
%_{tzXim
3plzHz ,x
L}}y'^(
{
Q`QX`#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Gw$#!
O km{Xx
hvuIxqv !y
0LfU=X0#7
KA){''>8
FcRW;e8-
YE= q:Bv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W0k0$\iX
)~+ e`q
E7CH^]x
>OG:vw)E
|ZCn`9hvn
8 XICF
VsN pHQG]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h~p>re
tX@_fYb
u6MzRC
EC\yzH*X
W ]Nv33i
[
;Wl+zw
]6{*^4kX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xw3YK!$sIF
=Apxdnz,
x,otFp
:sP!p`dl
>TP7 }u|
?@6/E<-Z$
U
R%4@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OkT? (i
q-`RI*1]
Ai/b\:V9S
ylB7* >[
-CR?<A4mud
2Y>~k{AN%
7As|Ns`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6w}<W*1E
v\,N 5
"n: %E
`c69?/5
R-RDT9&<
3"kdjOB
+E; 2d-x*p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cwuO[^S}
JGFt0He]
PT^c^{V
[F*4EGB
xxm%u9@s
] )"u+
%&Fk4Z}M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9
>MS}
$%%os6y2v
e|rg;`AW
{ K_kPgKS
=B ];?%
`?y
<>m*
M^7MU}5w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5I,gBT|B
ph}j[Co
jS!`2li?{
=X!IHd0
ZO7&vF}
6 8iV/7
/?6gdN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LrCk*@
7Mx6
cM&2SRBZ
FkqQf8HB
!'f3>W\
/EMJSr
O3N_\B: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3p*-tBOO
7yt=]1
d"U(`E=H9
}#v{`Sn%^C
Zw]
?.
kL S(w??T
)2Hff.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6e25V4e?I
(X6sSO
zQH]s?v
(shK
{6d b{ ay_
\;]kYO}
y_}SK6{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WA)Ij(M8 p
On1v<SD$[
q9dLHi<1
ACjf\4Q
|*,jU;NI
qd!#t]
Jbp5'e
_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C;a@Jjor'
_1jw=5^P\i
IbWPlbH
T 4|jz<iK]
hkW{88
PMKb ]y
2[dIOb4b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vkw(;t)1
9.0WKcwg
4w{-'M.B
H_X?dj15
]0D 9N"
W3LP
~
'@:[axu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JJl7JwSTW
ARx0zI%N
-NDi5i\
lEfBe)7+
3
Lje<KzL
vF>gU_gz.
+p?hGoF=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Kzk
gWMM
e~Hr(O+;e6
e d;"bb
6;JP76PD
9bEM#Hj
bag&BHw
6+8mV8{-8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9d"5wx
aRKv+{K
wsfysat$
8ath45G @
1#D<ZN
QUPf*3Oy
1CiA 8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yh3Nd:u
&A"e,h(^
K_##- 6>
RH=$h! 5
!2tw, QM
yId;\o B
&9@gm--b: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qwP $~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