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Qjv}$`M
{[?(9u7R
^ sLdAC
VQ9/Gxdeo
5uj?#)N
*mvlb
(' &
mSl.mi(JiZ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ok\vQs(a
UJ')I`zuI
P
P33i@G
)cMh0SGcM1
S k\K4
Tqn@P
nazZ*lC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EaY?aAuS:
O`t&ldU
y(yHt=r
$1L>)S
a fW@T2
Pw`8Wj
6HWE~`ok6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i#Bf"W{F
'/p/8V.O.
Zaf:fsj>
aP@N)"
2E)-M9ds
k|PN0&J
:vQrOn18p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aUC(K~o\;
RmeD$>7
u$Jz~:=,
ep)n_!$OH"
N gGp
Ma']?Rb`
pG^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RM SA^
hPkWCoQpq
4ber!rJM
li'YDtMKCY
RVA(Q[ ;
6"O+w=5B
2M#Q.F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N06OvU2>xU
/hH
Kp~VS<3
5z8d}
I
P%:wAYz1^O
HU8900k+
p{Yv3dNl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wc NOLUl
G )trG9 .a
oWim}Er=
F|o:W75
7{)G_?Q&
5j<mbt}
g1/[eoZzk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ug!s7fo^
qo90t{|c
<ro7vPKNa
/ivJsPH
6S'yZQ|b
j9x<Y
]
1MP~dRZ$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VgG0VM
nA-.
mWD_C
\=?a/
6y%qVx#!
*v
jmy/3
nX6u(U
=w_Ype`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t9k zw*U9
??-[eB.
{3>$[b
T
F 5bj=mI
6@h/*WElG
oo/qb`-6
=1FRFZI!j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WC[$Y_@
\+oQd=K@
o8V5w!+#
GfxZ'VIn
|B?m,U$A!
m)ky*"(
|sJ[0z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9tU]`f
2@n{yYwy
@wGPqg
.9/hHCp
7X`g,b!
n*R])=F@c
: Xda1S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gDQ^)1k
MD}w Y><C
-V*R\,>
afCW(z
Hp
Hck]aKI+
a(m2n.0'>
fF!Yp iI"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4ocZmj\
q
\9JgD)
j"8ZM{aO
[
$ubNk;!z
:tc@2/>!O
Eh)fnqs_d}
=eq[:K<6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7zl5yKN
'NbHa!
>1X|^
Gf%~{@7=u
+X\FBvP&
WSPI|#Xr%
:^<3>z
k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E{NNHK%2N
b.OsiT;_j
(Nq=H)cm8
Qry@
s5
cQjv$$&6[
Hkg2P,2
-D<< kra
zWnX*2>b
s `e{}\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M^A48u{,"
1Te%F
+7
"6A
`
q\
RCJ|P~*
r[e##M
?C]vS_jAh
pt?bWyKG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4r 3l S
Od,=mO*.Q
vo?9(+:|e
Z
<oaK
b\f
O8{k
eNh39er
t6rRU~;}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0mp/Le5
8H[<X_/ke
TT%M'5&
e
v}S+!|U
RIR\']WN
q$L%36u~/
N
CXRevE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W<{h,j8
2F;y;l%
s3N'02G
[>3./YH`
I@\lN&HC
pp?D7S
@)F )S7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1y&\5kB
bG"~"ipn%
_rMg}F"
sFKX-S~:
Y;eZ9|Ht9
sfH_5
#w
n6=By|jRh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kk1vIT{
wSL}`C gU
G&SB-
;<Sd~M4f
CZe ]kXNv
w_c"@CjkE
qArM|\l1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Gp[_ %K
yF:1( 4
bRDYGuC
]]![EHi(\
M.D1XX1/
ldcqe$7,
iU918!!N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z
kP_6T09
"!P3R1;%
}Bh8=F3O
Q
@IKYh{j4
2DrM3ZU8
;+_:,_
BVQqY$>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8%mu8l
w"F
9l
,t744k')
0o4XUW
F<1fX 7c
.LZ?S"z$w
",t?8465y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n6>#/eUH
0auYG><=
CW K7wZM
}tu
C}
t+
TdLDJR
59L\|OR
4@gG<QJW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T Z@]:e:"b
Q\vpqE!9
1H`,WQ1mG
(L:>\m&NO
DfD&)tsMQ
#%2rP'He
;;t yoh~t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lqC[:
gVuFHHeUz
e%M;?0j
{S\{Ii6
yPp9\[+^j
IP pN@
8Fh)eha9f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Y@iS_lR
:OZrH<SW
h#*dI`>l-
^76]0`gS
t@;p
Z{d^-
.P]+? %&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U>(`r*
$PPi5f}HD
7]bGc
\
(t|Zn@uY
xo&_bMO
;'K5J9k
`h\j99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 SB;Von
G` A4|+W"
m0SlOgRsk
}0z)5c
~mxO7cy5Cg
Il'fL'3
+6\Zj)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ieeP4*
kJ}`V
FZlWsp=
F41=b4/
NLqzi%s
CdQ!GS<'y
3pKQ$\u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BXti<!
ZE}}W_
&QgR*,5eo
}7Q% 6&IR
ux4POO3C|
yN-9[P8C
f:}
x7_Q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k,*XG$2h
Zy/_
E@C}u
0=YI@@n)
zDG b7S{
<P_-s*b
}K(TjZR
@yYkti;4-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t6c4+D'{].
g_bLl)g<
uY To9A
J&_n9$
1% ` Rs
5 qA'
ccxNbU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i%?* @uj
$`8wJf9@w
sI2^Qp@O1
R=?[N
z
QJ;2ZN,
h";L
#'}*dy/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Weizq5
L~3Pm%{@A
4+tEFxvX&
Lw,h+@0
WIGi51yC.x
#dHa
,HUk
Ny#^&-K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oPLr+Z
7+*WH|Z@
%iB,IEw
O/LXdz0B
h+
,@G,|D
.+qpk*V\
d;>QhoiL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Bw
yx
c
FI.\%x
"N#Y gSr
i30!}}N8
i#O SC5ZI
'ga/
jiGTA:v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gM]:Ma
c@Is2
9t*
18Emi<&A
*WZA9G#V
5
JGZBL{8
EX"yxZ~
L},_.$I?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CN?gq^
s#MPX3itK
iDD$pd,e\
_v:SP
L U
` %}RNC
;@J}}h'y
Lj7AZ|k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VDLb3
YZ7.1`8
r|Z{-*`
k{0o
9,
!~Z"9(v'C
8EY:tzw
k=^xVQuI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Qm@9I s
tp|d*7^i
2qp#N%
!9x}
-qoH,4w
q(}bfIf
.^.z2
e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Ca\6vR
z{>Rc"%\
mc
3"`+o
{Ha57Wk8D
Pc9H0\+Xk
0IpmRH/
;d?R:Uw8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K=b\xc^
nDW9NQ
D,6:EV"sa
7o4\oRGV
m kexc~l
e# bn#
c`W,~[Q<O+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y}H!c;
7d vnupLh
+n)9Tz5
@@%ataUSBT
16 $B>
'Vbi VLWD
UI#h&j5p
W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F5Va+z,jg
b]y2+A.n
f5r0\7y0
+d>IHpt
a
=QCp4^
ceV}WN19l
}'.m*#Y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Jb(H %NJ
3u;oQ5<(v
<qSC#[xu
`]X>V,
d5.4l&\u
Y7aqO5
yw!{MO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q@qsp&0/
,^:.dFH6
i$@:@&(~Y
yLGRi^d#
*Uh!>Iv;
g*Phv|kI
B6"0OIDY"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8QK&_n*
74u&%Rj
yuVs
YV@"
AdmC&!nH
=I4lL]
>
_&x%^&{
#QPjkR|\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2|,Vq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