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JS=A^
*9`k$'
X<f4X"y
V|<'o<h8
FMitIM*]
HaR x(p0
gRZ!=z[&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fXy4iL l
OJ.oHf=K!
!yz3:Yz
u
EH'eyC-B<
rAD4}A_w
5H(
]"C
9QeBz`lm)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vF'IK,
C%/@U[;
1\/~>
yz)Nco]
W~s:SN
8sq0 BH
!.O;SG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cu#r#0U-
u5`b")a
"J`#
Ki /j\
A^4#6],%v
\8k4v#wH
M1*x47bN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y/Y%]%0
}xgs]\^,73
7bR[.|T
s2#}@b6'.
*QoQ$alHH
9
q2x}
s|R`$+'{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D$`$4mX@hP
O1oh,~W
5K=>x<
}3-`e3
.RbPO#(
NQN?CBFQ
V@`%k]k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9#E
XMLl>w2z
j% '~l#nw
[6nN]U~ Y
g? C<@
A=np?wc
U \F ?{/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MeFj!(
#_: %Yd
yz%o?%@
)Zfb
M|
|
w1+
%+x
cfHtUv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Z5"5Ge-M
f~f)6XU|
K>#QC
N \woFrG
Q|7m9~
OS=~<ba
a*nCvZ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b\UE+\a&
~8)l/I=`);
+*wo iSD
cEGR?4z
ZSLvr-,D
]#W9l\
)c<[@::i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V/ #YK
3.h0
{O4&HW%
)k81
l=<},_]{
qCm8R@
.RWq!Z=)3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4o!Z
5m?9O7Pg
k|cP]p4,
f;bVzti+w
)!'7!" $
R+9 hog
&x/Z{ut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8TYoa:pZ
m"
]VQnQ
-#r=
ESuP ZB
<WL] (-9I:
1|$J>
xo{z4W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SU(J
Q>TNzh
WP PDvB
fd
gjTX
eH%i8a
9} ]C
v1 f^gde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uIR
}+F@A`Bm&
7Kti&T
LWV^'B_X-
G_xql_QR
#/)U0IR)
3vEwui-5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mw5
~Rf;
(lvp-<*
cd4HbSp
F`o"t]AD-a
y~wN:
}L>0}H
#YSFiy:+r_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fY29Xr^
3*oZol/
!)FKF7'
]MB6++.e
}q:4Zh'l!
H~W=#Cx
qrcir-
+
8B6-f:
ex|h&Vma2V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B%z+\<3^q
Xkf|^-n
,jeC7-tX
Oki{)Ssy
@Z
Dd(xB&
4 Z&KR<2Z
^_uCSA'X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Ce} m_
LB^xdMXi
2 e&M/{
[NbW"Y7
t_ \&LMD
~F>'+9?Sn
,Eo\(j2F.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5X:3'*
f\H1$q\p\
1eI_F8I U
Tb{RQ?Nw'
J@qLBe(v
Uv!VzkPfo
v(P
<_}G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c~!ETwpHQ
877Kv);
GF*uDJ Kp
c,#Nd@
Ho $+[K
R#s_pW{op
=FfR?6 ~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h;~NA}>
co'qVsOiH
n2Q?sV;m
)M8@|~~
AnpO?+\HF
/'^BHA|h
W!1
B~NH#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S(0JBGC
#z}0]GJKj
>]2 ^5C;
;Hi
aX<O!
^Zlbs
goZ
IG~
Zxn1o
v+CW([zAx#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s:I 8~Cc
`!ZkWF6
^c|0?EH
0\+$j5;
p$<){,R
nFwdW@E9
;XXEvRk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J$-1odL0Z
ZL9|/
PY
i(xL-&{
\3)U~[O>:
T%**:@}+
<lWBhrz
GD!!xt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NSQ)lSW,;
/}s#
d%oHcn
,fj~BkW{
Ub[UB%(T
o^u}(wZ{
E%$[*jZ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BzBM`-o
~:-V<r,pe
I!.-}]k
l#]+I YD
MED_#OS
Bhe0z|&
H#QPcp@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RG-,<G`
3;Tsjv}
}$:ha>
O! w&3 p
Qa1G0qMEIF
'WwD$e0=
;(LC{jY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ts=+k/Z
T7*p
!0
j g_;pn
fJn4'Q*U
F/D/1w^ iR
(M%ZSF V
}k6gO0z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do@BJWo
Xyw;Nh!!d
lAx8m't}6
It8@Cp.dU
"C]_pWk
'>UQsAvm
m# I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Gk@=$G
tR-rW)0K3Q
!,;/JxfgVh
U\;mM\2rE
8MCSU'
uQ
<{A |Xs
| PzXN+DW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c +]5[6
hkR Jqta)
mV'^4by
m#t
3AarRQWsn
AO^c=^
OEj%cB!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Dq~D4|
"pkn
c!>",rce
jxA*Gg3cT5
? Eh)JJt
[}=/?(5
aG/L'we
R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NW@guhK.
(% f2ZNen
h**mAa0fo
=;@?bTmqD
A+1>n^^_<
ixI fJ
L#NW<T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Typ_Cs
t(?tPt4zp
,mW-O!$3W
G/5]0]SO
f1UGDC<p9
[ZkK)78}k
+~]LvZtI_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e4?p(F-x(
$+.!(Js"K
9Wi+7_)
-?&s6XA%#
p[lciWEW
a4iq_F#NF
.8.LW4-ff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
]CO;5:
X6g{qz Hg_
5Myp#!|x:
P_f^gB7
my^2}>wi
(77EZ07%
gr
y]!4Hy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n h.&Mv|
ZhpbbS
V
K)%Us-
(jY -MF3
Rg?m$$X`
pZv>{=2hOS
-h/KrB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a9 CK4Kg
NlnmeTLO5
56
raZC
<CnTiS#
&:"[hU
L93KsI
f\~OG#AaX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H/^b.c
&CEZ+\bA
3LaqEj
.^%!X!r
J|z>5Z
4x'N
#m{p
e(NpX_8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fq"<=
RI
q9wD}4(
DgQw9`WA
I C6}s
>
lRa},5(
=h4*
^NJ
\v'\
Ea~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H7lkbW
JY|f zL
P1Z+XRWOM
)9L:^i6
`~bnshUk
kAEm#oz=g
F|3 =Cl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1P>,\Sjg
ib4 shaN`
k|^e=I
}K!)Z}8
5s >UM@})
;BsPms@U
w+P?JR!)+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VF
Z_Vw
8u,f<XHi"a
'\$2+*
|z!Y,zaX
j0p'_|)(
1]L 0r
X
8V^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rpk
)i:k\
~>af"<
Fxu'(xa
jpl"KN?X
<p<J;@
YxEc(a"
zFy0SzF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a&6e~E$K2
=K6aiP$Ft
x
\.qzi
vZ
Hm'
]]\\Y|0
STDT]3.
9o|=n'o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ZGUhje!
JG%y_
Qy?K
wf4?{H
CNCWxu
,&Iw5E[
xef@-%mcoy
D YJ F6O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j'#Y$d1.
,J|8P{ZO
fVlTsc|e
|p"P+"#
N? r{Y$x
4{?Djnh
EV}c,*);y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bLr
C_
| |=q"h3(
Nf.6:=
C?v_ig
dg9
DBn#
gO kq>i_
C
-Q]f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y8=(k}=3
B3
Id}[V
W`}C0[%VW
=+K2`=y;WF
5$kv,%ah
2b|$z"97jj
[X +E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S GAu.8Js
II!Nr{A
X2avo|6e
E;[ANy4L
jfxW9][
5(@P1Bi
1
J3h_z6/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i7Ug.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