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LVf
F[
|Nn)m
o Q2Fjj
)gIKH{JYL
[< ?s?Ci
<n];mfh1
ZRB)uA)5=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H3^},.
@7]yl&LZ
w^|*m/h|@u
Gbr=+AT
g`' !HGY
C.yQ=\U2
2B[X,rL.pX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9igiZmM
u(>^3PJ+
)._; ~z!
q
4:o#K#
=JEv,ZGT3
#ym'AN
-`kW&I0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D9=KXo^
(AaoCa[
{yHCXFWlS
XkE`U5.
\5:i;AE
%~H-)_d20
*=/ { HvJ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Uzm
)9{0]u;9
;~)5s'
?r
"{}%
f;o5=)Y
7hD>As7`/
np"\19^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a
od-3"7[
'j8:vq^d
ar!R|zmf
'6iEMg&3
JW83Tp8[8
%op**@4/t\
/ |;RV"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17%,7P9pg
/$xU
WTQ\PANAaR
{yTGAf-DV
F3[T.sf
Q2w_X8
E1aHKjLQ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98$BN
.]Y$o^mf
:\`o8`
b;B%q$sntC
lV3x *4O=
\j}ZB<.>
^qvZXb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XB;7!8|
P+
3G~Sr
e9Wa<i8
[:
n'k
P-9)38`5
^KnU4sD
|#v7/$!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DK {Vg6
k
{R>
j1Y~_
:;%2BSgFU
y;m|
B{n,t}z
v ,i%Q$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p#ZCvPE;uH
NR$3%0 nC6
Co9^OF-k
(R,#a *CV
ol\Utq,
"@^k)d$
f=+m
IZ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ydEoC$?0
>>4qJ%bL
}`@vF|2L
lf`{zc r:
w0 M>[ 4
B6+khuG(
d"1]4.c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4!{KWL`A
Gq)]s'r2
^'MT0j
o+iiSTJEe
tn\yI!a
oi7@s0@
;J( 8
L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88O8wJN
0@0w+&*"@
gT{Q#C2Baw
/|m2WxK)
:1Xz4wkWS*
,Q$q=E;X
un"Gozmt5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bTNgjc
w>&aEv/f
dh\'<|\K
.[KrlfI
VR 8-&N
GT.,
:as$4|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B2vh-%63
j?\Qh
uk:(pZ-uJ
nsC3
8U"v6S~A%Q
CI0C1/:@
DH!~ BB;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Yx%Hs5}8
a(X@Q8l:
'3tCH)s
>Eto(
y"q
;(Or`u]Dr
Np9<:GF1
:J@gmY:C
c
( C%Hld
n0 {i&[I~+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B%b4v
D_*WYV
:U%W%
8qT
ys8
s} ;{ZAtE
K=k"a
m}t`FsB.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k$R-#f;
S`0(*A[W*
7,o7Cf2 z
$|@@Qk/T
mSF(q78?
WiR(;m<g
J
@1!Oq>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C*U5~Zq7:
k"iOB-@B+
'8H4shYg
Fj3a.'
h2]P]@nW;W
Ma
Qqs=
%RRNJf}z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joAv{Tc
E]n&=\
&Q#66ev
{Gk1vcq
7#Kn8s
"&?kC2Y|
q{LF>Wi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tV{Pd1
%pL''R9VF
-zeG1gr3
\V~eVf;~
H40p86@M
E4/Dr}4
bw
Mm#f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ItrDJ'
0IBSRFt$g&
Y\8)OBZ
c-6?2\]j@
E*K;H8}s
z46~@y%k
hnhd{$2Z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g:8h|w)
h3
}OX{k
Qpc__dA\
?IT*:A]E
A$0fKko
]&+s6{}
=dYqS[kJW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I6i,+D/q
)1`0PJoHE
JU&c.p
/
i$6ypuc
,R*
]>'
sS'm
!7*(3
.Vvx,>>D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e'cb>GnA
Z o(rTCZX
YO}<Ytx
Ne1$ee.NE
-k
"/X8
n<R?ffy
>e5qv(y]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Y\g3hM
\d`h/tHk
m#\dSl
}
UH"%N)
[
Y9XEP7
-=\c_\ O
NyNXP_8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ttf=
@GW#&\yM
9V*qQS5<p
*VxgARIL
T{[=oH+
g{&ui.ml&
D2~*&'4y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3L}A3de'
V)N%WXG
?^\|-Gr
.U]-j\
9CD_os\h
{F.[&/A
/f;~X"!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K J4.4Zq{c
f(MO_Sj]
P@c5pc#|
%._.~V
P+/e2Y
C]A.i2o8
[` 7ThHX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k9I(f^c-_
-ZLJeY L
;NITc
s?nR 4
U # qK.
*J`O"a
9x=Y^',5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fI|Nc
Z4ImV~m
f) L
IjnU?Bf
_X
x/(.O
* r7rZFS
*\F
~[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K]w'&Qm8W
ey$&;1x#5
x7 ,5
`r 3
YPI-<vM~
z+X}HL
.HABNPNg(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Uq0U
!R`{ TbN
KHvYUTY
j^RmrOg,
g*+>H1}
(X*^dO
?(_08O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1EX;MW-p<T
QS;f\'1bb
((%?`y
)MT}+ai
^E>3|du]O
7D_=
vo{--+{ky!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4 s9LB
4F
tu
V0 a3<6@4
k$:|-_(w
TIg3`Fon
{R{=+2K!|k
XW92gI<O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3}`
H3oFORh
pEz_qy[#
0JujesUw(
\o3gKoL%
<9b&<K:
*|HY>U.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lJxH8 \
u9p$YJ
;-Aa|aT!
F_P~x(X
.x&%HA
_,*r_D61S
4Wp=y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X9 Y
2B
+aAc9'k
#Bw0,\
b7ZSPXV
a,o*=r
.fs3>@T"#
y>ktcuML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7PF%76TO
fd9k?,
zM
V G~Vs@c(
@KUWxFak
*n"{J(Jt`
o<!?7g{
G]aOHJ:.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H%lVl8oQ
HLi%%"'
(uidNq
wUM0M?_p[
,v}k{( 16{
]J]h#ZHx
e@YK@?^#N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Uoix
~7Ux@Sx;
J4U1t2@)9
Oa>Ppldeg
1m0c|ckb
is@?VklnB
E&:,oG2M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MnW+25=N
#A8sLkY
Jj%K=sw
Yu2Bkq+
C+&l<
fM&
seeBS/%
?=pT7M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lsNd_7k
P=G3:eX
lks!w/yCF
d m%8K6|
RViuJ;
"g8M0[7e3
Uf+%W;}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Q?*_
-A!%*9Z
P7/X|M z
M\Kx'N
iOO)Q\
9'q*
:&qq
UFuX@Lu0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_:27]K:
!%0 *z
#Mw8^FST
Y:a]00&)#Y
]OzUGXxo~
?6Y?a2 |
|Xy6PN8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e@z;]CiY
R~$qo)v
[ibu/W$
XOS[No~
D d</`iUq
@sC`!Rmy'-
[IhYh<i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p.?rey<%
s-T\r"d=j
)P|),S,;Z
s!7y
p=}Nn(
9;-p'C
a!AA]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jtc]>]6i
s,&Z=zt0R
;M
dlwQ$`
QB'aON\S
B,epzI
;@|n @ax
x+@rg];m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uk<9&{
Fy-t T]Q9
F@B]et7
rCdu0 gYT
vnZC,J `
l]l'4@1
U#WF;q0L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_.Uh)-yR
x-&@wMqkc
lp%pbx43s
JYbL?N
x)O!["'"
;,:`1UI
z/@slT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fSvM(3Y<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