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v7g
[Lk
4'_L W?DS
_RgxKp/d
IZ|c<#r6
_y|[Z;
:Q8g?TZ
b,zR5R^D;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_dz+2au
Q1K"%
m]E o(P4+
(=6P]~,
m
Mn
2(
.Y+mwvLpRG
BW+qp3 k\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Qu!O
V]Cc
ojiM2QT}m
1VR qz5
Y=PzN3
~:R4))qpg
Rc;1Sm9\
r[Z g 2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c-?
Ygr
7
3H@kf
3 (Gygq#
?*B;514
J(H??9(s
2
rbX8Y
&Z;Eu'ia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54, Ju'r
#g5't4zqx
@B}&62T
%Z-Tb OX
C?_t8G./_
Pl`Bd0
WV9[DFU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2gK p\!
;jpw"-J`
LIm$Wl1U
(7
]
\p
L%=BCmMx
NK*:w *SOI
[U+<uZzOC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x<)!$cg
VH$\ a~|
M[&.kH
exa}dh/uC
DVeF(Y3&
.1l[l5$
-h.3M0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eI,]CB'z
'h+4zvI"8
PhI{3B/
[jmAMF<F
9h)P8B.>M
}T^v7 LY
rkER`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QRn:=J%W W
Sd/d [
LOYyj?^7
9EY_R&Yq%
`;8u9Ff
#|2g{7g*
gP"Mu#/D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Mz#S5 s
/ux#U]x
;/]c^y
|Z +E(
F
6CzvRvA*P
!&:.Uh
5la]l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qy0_1xT-
Y)-)NLLG;n
_jI)!rfb
(]#
JpQ
9\;/-0P
M}RFFg
!D]6Cq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4pHPf<6
$1`t+0^k
m
f_9O
^i,0n}>
jjlCi<9CQ^
6P[
O8
;$&5I9
N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2nz'/
G
x)Om[jZE
tfU3 6PR
+c2=*IA/
$@!&ML
,lG wW8$R
Wn</",Gf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LR?#H)$
rMFf8D(Y
SCC/
<o
I&@@v\$*
xRZT
`v+O5
aD`e]K ^L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4vX+;: br
tQ<2K*3]
ap_+C~%+
S6:gow(wU
|?b"my$g$
43]&SXprH
n;Wf|>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K#yH\fn8
v~=ol8J
B
&3/H
P)*<]
*wx^mB9
25KZe s)
t`D@bzLC%
<]`2H}*U'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cjpl_}'L:
)[Cm*Xxa$
0]W/88ut*u
j;vaNg|vQ
? +!?$h
NP/2gjp
ZU6
a
8eLL
5jk4k c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S-dV
j3F=P
r4zS, J;,
(q
7mzZY
9_$Odc%]
Qgi:q
#d(r^U#I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y@iaptC
dy'?@Lj;
K.I r+SB
W1(ziP'6
d_hcv|%
c9
c Nlp
BO|Jrr>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s q$|Pad[
RPQ)0.O7
mYvm_t9
`$HO`d@0*R
TMBdneS-s
Y
#,MFEd
HVpaVM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CTYkjeej
wr(?L7
$+
=G :H)i
2)YLs5>W%
>%,tyJ~
tK*f8X+q
lVHJ}(<'p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2_C
.-;!
P<~
y$B
Nx__zC^r
'(}BfD P
Rx.0P6s
<jF <_j
*0@e_h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x,+zw9
9^n
]qg^
D? ($R9t
&x3y.}1
SL*(ZEn"
6*E7}
R0>L[1o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w[iQndu
IaB
A 2
#oaX<,
SFHa(JOS
Oo E@30+
&^Io\
]
[Kj^7/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ji "*=i
_<8n]0lX3
F n\)*; ^
jm!G@k6TA
# 8A|-u=3
M:A7=rO~
<B)lV'!Bd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Gh j[nsoC~
vR -/c
W!{uEH{%l
#8'%CUF*<8
{_ocW@@
LWY`J0/
KjLj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5)}xqE"x
Cu}Rq!9i
]LD@I;(_
,+2ytN*
pJ{sBp_$
@521zi
il*bsnwpZv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hNQ,U{`;^
)+{'p0
|XeuqZa
`74A'(u_
x;
ujR<
BH=vI<D
)4j#gHN\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Q|:\
)
~X\W\
"}EydG"=
BVG 3 T
k)'c$
/+%1Kq.hP
JrO2"S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G:$/fK
lv,<[Hw1
Si!W@J
m
"{|9Yis=
H=EvT'g
!<@Zf4
m
$KKrl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87y$=eZ
s>^*GQw
om|M=/^
!\^c9Pg|v
|0BmEF
t/pHdxX*C7
}Z"<KF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
Y"Rh[C
>PfYHO
sLPFeibof5
%.[t(F
>cQ*qXI0
%#Fd0L
Jcy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bo`w(h_
fo^M`a!va0
W_ng
B[
52,p CyU
/!ux P~2U
Ay22-/C|@
UXnd~DA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4dA(N\k"
<{JHFU`^
'cu(
Sd}
?x%HQ2`
R4%!W~K
]+{Cy\*kR
ebcGdC/%>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U (gjX
pdngM8n
eh&? BP?
5M;fh)fT
<}L`d(E@f
D: NBb!
"[q/2vC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kS%FV;9>(
c 5+oP j
J$%mG*Y(
{Nuwz|Ci
No=Ig-It
s7A{<>:
3?|Fn8dQR.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CexP^;!U
MMqkNe
V7G?i\>
J^R))R=
$]<C C `
$W<H[k&(B
M}k )Ep9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N}UwB&
e#(0af8A
E ~<SEA
E3<jH
16 _HO%v->
\bw71( Q
TG8QT\0G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wj!p6D;;
S
=;-/( C
@vh3S+=M
p%EU,:I6
i[`nu#n/
]:(>
r&'
!MSz%QcO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oUIa/}}w5
nu
d,ag
>d!w&0z>
%H75u6
JP)/
O!
vmK<_xbwd
K++pH~o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9:4PJ%R9
{(]B{n
Ap9CQ h=!
LH@)((bi4v
ny%-u&1k
}@=m[Zx#
`Jhu&MWg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Zy,U'Dv
sJg-FVe2
>DVjO9Kf
fp|!LU
GQhzQM1HS
!yU!ta
Q
6pDb5@QjTy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v/=O:SM}
_;3xG0+
'<5Gf1 @|
x!fvSoHp
= q9>~E{}
mG@xehH
"gjy+eosY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5jD2%"YUV
%$|=_K)Ks
5BR
9f3}
G/>upnA{w
}eb}oK
W(a31d
bDVz+*bU}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Q
7Q1`S
RhIRCN9
ysm)B?+k
<o,]f E[
+LeZjA[
N-EVHe'}6
:S'P
lH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H+y(W5|2/X
T#%r\f,l0
d6,SZ*AE
_]:wltPv
Lpd q^X
p+#$S4V
':YFm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
39E"zY
_tDSG]
"
UaUaSg#
^x(BZolkm
`%_ yRJd|;
h^o>9s/|/H
L5$r<t<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9NX f~-V-
j6<o,0P
5#kN<S!
r5yp
jT^
{ ]Tb
6t@kft>Nv
Mg3>/!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9w3/Gthj
%6Wv-:LY
j"g[qF/*
$OEhdz&Fi
-p
Et=
V`:iun^f
>a;0<Ui&Q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NQb!?w
fsd,q?{a:
!F]7q]g
{[B^~Y>Lr
]M2<b:yo
^|Bpo(
rqa?A}'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EP
O*{bN7O
.FV
wZ:d
79}voDFd
Wp5w}8g
uh,~CvXU]
^)-* Ubzz
"`A@_;At`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f(=3'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