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VV5SvdE
nWb*u
>9dzl#
-
:cBVu-m
h K;9XJAf
#NQpr
kb3>q($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f#mNx
3 @a hN2
X})5XYvA*
B|d-3\sn
Nm$Ba.Rg
CWT#1L=
H=lzW_(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AhV1rBB
j<NZ4Rf
B(|*u
K*R
,3XlX(P
K g6hySb
f/7on|bv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1;v,rs M
=kzuU1s
-7Bg5{FA
+Y?)?
<-6f}wN
h+rW%`B
~P7zg!p/q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j$tFFVi~
C/?x`2'
"D,}|
)%q!XM
EtnuEU
jl>jy6T
'4Drs}j5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enGZb&
.],:pL9d
J#IVu?B
L\hid/NL
e'yw8U5E/
w5 #;Lm
EK.n
$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m\oxS;fxWi
V%(T#_E/6
xS4?M<|L63
2g~W})e
EQe$~}[
:-_"[:t 5Z
JXV#V7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Q\W)}
GkxQEL
v.ow`MO=;
D9 Mst6
r $[{sW
'C=(?H)M
Q,M,^_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0
vRVlYf
FJqg,
p' 6h9/
7|"l/s9,
R_9M-RP6*
_>a`dp.19
H2xDC_Fs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wy^mh.= UX
qo}yEl1
<>( v~a]
]N,'3`&::
>sdF:(JV&
\[|X^8j
nTw:BU4jd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XVe+.O
'SXLnoeTa
q,_EHPc
4=%,0.y
t
_dECAk
&b
{MN6JGb|'
tk)}4b^\%j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I.Xbowl
xOr"3;^
m&#D ~
Y9
Bk$$#\
f
=A#:d
I~E&::,
bSQj=|h1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9
&Ry51
aI|X~b
I)9,
t\PSB
Su[(IMw
D(Q]ddUi'
(=Oo=8\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_PQk<QZ
F7/%,vf
iSfRo31
|N3#of(
'#oH1$W]
hBifn\dFr
U'~]^F%eyu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D[C.is>]}
YY$Z-u(
&' y}L'
sXT8jLIf
5zyd;y)|'
MX+gc$Y
O
h&!$ `)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rd24R-6
+1\t0P24
J$T(p%
Cy)QS{YX
>7cDfv"
KFa
Yn
H:WuMw D4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
0M"T[c
9/I
xh?
~L
P5hL
*_HF %JYMZ
Gq%,'amf
vTWm_ed+^
}KNBqPo4B
A>RK3{7
8KKhD$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fGN Dt
$ERiBALN:
_NpxV'E
o]GZq..
.*J /F$
YlR9
1LX
1S y
G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cN4X
n?9FJOqi
hf7[<I,jov
WSGho(\
@18}'k
SDs#w
D.ySnYzh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VG
QFgKEUNgl
x+DecO2
+*aC
\4w
\5Y<UJKi
Hxleh><c-
JU)k+:\a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vUDMl Z
#Jr4LQ@A9
SDVnyT
jdx T662q
rZE+B25T~
ntW1 )H'o
Z#YNL-x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hML-zZ
b`F]oQ_*
~R50-O
\1QY=}
*%E\mu,,c
R'" c
V)vik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N$)Q.M
*N"CV={No
v
TTXeS-b
VKf&}u/
ml /S|`Drk
?Ygd|a5
=G"ney2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q'TIN{\.{
4u"Bl
l
ncUS8z
8@RtL,[d
\ Ce*5h
b&dv("e
4
iRbe$v&N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F\L!.B
'4Fwh]Ee
-'SA&[7dP
ic"8'Rwb
z^z`{B
${eV3LSC
Bv'%$}}-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c?u*,d) G
VpSpj/\m)'
w6WPfy(/2
k~ByICE
KIag(!&
i7e6l C
7(N+'8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PP>6
$LFL4Q
F=
%A9b_a
x+pf@?w
?Rx(@
CgrQ"N5
^W,5A;*3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nS*Y+Q^9a
/:'>-253
9|#cjHf
)AQ^PBwp
FutS
>[,
eK=
]MosiMJF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NkCki"W
ng"=vmu
]b!n ;{5
x9 %=d
%gh#gH
*}d N.I
L,
<ak[`]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 49Cvde^
VNHceH
'\tI|
%
D
D=TS IJ@
'z(Y9%+a
2@<_,'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l<f9$l^U
<\~v$=G
*9^8NY]
Fo.Y
6/}
i[!|0U`p
e0zP
LU}
r ;RYGLx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Hd|[>4 Z
4XjwU`
Rql/@j`JX
'f\9'v
G%
tlV&In
SK}sf9gTv
.SD-6GVD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tj#BEC[H(
WNGX`V,d
)QE6X67i
"lh4Vg\7n
4X+xh|R:U
6e-ME3!<l
.q9Sg8G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dl5^
{r_HcI(h
:#YC_
id
Q,KNZxT,
q
w2
Y%yjCV
ip-X r|
Bq
C+
NN.5No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jY=y<R_oK
]
Dq6XR
gi!_Nz
qp})4XT v
)'+[,z ;s
:uCwWv
/e
2zH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7I:Dm
#]}Ii{1?Y
PuNL%D
d5'Q1"{
8_
%GH}{
'[$KG
?|5
M'o|9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_&-d0'+
4/(#masIL
YiZk|K_
$Tbsre\MJ
'4'Z
0F)v9EK(W4
7!J-/#!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ai<qK3!O
{ "]!zL
N@|<3R!N*e
sa.H,<;
$@Vn+|
Ix
[5&k{*}}
_[[0rn$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9^/Y7Wp/@
_$UJ'W})/
f#ZM2!^!
}.g5zy
a_Xwi:e<
gXI-{R7Me
8&EJ.CQ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y,
:WLk~
kN/YnY*J<
=AO
(
f&CQn.K"
nXn@|J&z~U
cAN!5?D\
Rrh6-]A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uF<34
H~yHSm 3
aV$kxzEc
93*d:W8Vr
cg {5\Vl
'9!_:3[d\]
V.{HMeE4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K3J<5
t{c:<nN
(m'-1wX.
,f^fr&6jb
Tz
)Ku
,<
g%}P/
t*= nI $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U@q
5`4-!8
WOn<JCh]
VHPqEaR
v@]SddP,?
Gx$m"Jeq\
E
G+/2o+W
OCu_v%G0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J VU
+EjXoW7V
oU
n+tu:
R`]@.i4tt
3Qd/X&P
c$,1j%[)
QDW,e]A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Y2tVq})!
x*:VE57,z
3#'8S_
L4B/
g)K
=8#.=J[/
I4%kYp]
;=$;h6W0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P?O1
;_SSR8uHv
{
i6L/U.
J*b Je"8
xDU\mfeGj
:QP1!
f8[O]MrO;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5
(/<Nh7C1c
k
L6s49
smfI+Z S"
Lhp&RGy
>i*,6Psl[Z
%m dtVQ@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j24 3oD
dq.U#Rhrx
]w>o=<?b
NW5OLa")J<
Le?g,c
hT 1JEu
DFWO5Y_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WtZI1`\qe
04dz?`HuB
8 5ET$YV
% Q6
za'25
;DK%!."%
;x\oY6:
$4xSI"+M%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5&4s
Q
>/,QX
y8s!sO
8lpAe0p(Z
7?R600O
A
mF\!~ag|
I<9
40PZ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S&ki}i&
{7goYzQsi%
wUCxa>h'
IANSpWea?
*
HKu%g
sRD
fA4/TF
WChP,hw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uem-f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