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2\z|/
Q
tvFe_*Ck
K?!W9lUq
1;S?9N_B
~xsJML
esBv,b?*
_,aFQ^]'9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Zb
4
?PB
Fbd
@{_X@Wv4iV
(?^ F }]
fmQif]J;;
-=gI_wLbM
>bQOpGy}l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u$tKC
r2'K'?T3
oA~0"}eS
1hi,&h
pt3)yj&XE
WoGnJ0N q
O-W[^r2e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q. Jx|x
@%L
Z]TQ+9t
biS[GyQ
c!wRq4
sH2xkUp
U_gkO;s%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4T.3Njjn
@jMo/kO/A
dnwzf=+>e
ts@$*
~'0n
]Fw
JLo E)\Mi
nXb_\9E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b_K*]Z
-X%twy=
<zvtQ^{]
<kwF<J
,Fkq/h
yY49JZ
2|RoN)%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I/A%3i=H
V3VTbgF
7zE1>.
1'TS!/ll];
P~:^bU^F7
u R5h0Fi
*,O3@,+>H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hH;i_("i(h
$[MAm)c:]{
CA&VnO{r
g;AW
lcReRcjm
a+k3wzJ
Y*#TfWv: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D;Jh
\k=%G_W
+C
SR!
*x p_#
bvhV
})uyq_nz
\fI05GZ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HP<a'| r
/#eS3`48
j!k$SDA-
N,VI55J:y>
{dE(.Z?]!#
5t_Dt<lIz
ZzR0k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W7WlT
r6aIW8
( 'dbMH\O
w6Mv%ZO_
/!p}H'jl
8+Gwv
SDU
<~_XT>`y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Hm|N{
=
9p3^:S
m,]9\0GUd
ty%,T.@e
2 1+[9
2!b##`UjA7
1B~Z1w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CgV:.,K
@*=5a(#
U+E9l?4R
Y5"HKW^
m] -cRf)9
HN5,MD[
`}bvbvmA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 \!&o6
d 79 2#Dc
AUIp
vd
aS\$@41"
t&EY$'c
fYh<S
?Drq!?3PDc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qn |~YXn
}owl7G3
j},i=v
BIe:7cR%
Jo~fri([%Q
B_b5&M@
;G3?Sa7+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fz2}M:u
*0Fz." v
wArfnB&
Vry_X2
&Vgpv#&Cfx
G|8>Q3D
}@tgc?CD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_ b
/g
MOnTp8
wEJzLFCn
Qh
-:P`CN
dh&>E
7v0AG:
n+YUG
8Gnf_lkI
&;L=f;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D3P/: 4
gw[Eu>I
|5X[/Q*K`W
< *;GJ{
M6Np!0
G
-)}Z
$;1a
B.~]
7H5"(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c<MF:|(}
32%Fdz1S
K5BL4N
6o(IL-0]c
U"+W)rUd
1;V_E2?V
vlE]RB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8!\6=iJB
~QxW^DGa7]
Ef28
_N^w5EBC]
6l;2kztGp
[3nWxFz$R
"`4ky]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r t$~}
o.0tD
`?3f76}h
9 i/
(
4R\jZ@D
ftR& 5!Wm
tO:JB&vO2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OoH-E.lp
x;z=[eE
WGUw`sc\
/]!2k9u\
}P.Z}n;Uj
#O\as~-
Wt
cib-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x
"NQatdq
_
s3d$C?B
6Jb0MX"AVr
|`#fX(=
L#byYB;E{
89 (q
U
1Ng.Ukb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iKJqMES
*0!p_Hco
'A7!@hVy
j2_j5Hgo
'!7>*<
U\?D;ABQ%
C:t>u..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3U{
mC}F
+yWD>PY(
@NRN#~S,_]
W{"sB:E
$ItmYj.m
Yjc U2S"=P
xj>P5\mW#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nwKp8mfP
1 #,4P1"
d/Q#Z
iv~R4;;)
5:IDl1f5
H%vfRl3rB
0NU%z.(%s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7! >0
mufGv%U2
1]Xx{j<
wG[nwt0L
:6nD "5(
_HHvL=
Xs052c|s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f
X[xZGV,
),p0V
GB|>eZLv<
@\ y{q;
U=~?ca
z;1dMQ,#
5,gT|4|B\g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aG
}oI!
#4bT8kq
+ kKanm[!v
'z8FU~oU
T5u71C_wmt
4}m9,
N=\zx^w,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H}kZ;8
\lQ3j8U
J]TqH`MA
L=#NUNiXr
}e$
3Qe|'E,U
F
`o9GLxM}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b~vV++ou_
> mO*.' Gm
%!nI]
|
8+[Vo_]
o9e8Oj&
BjfVNF;hk:
$b|LZE\bU.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S#M8}+ZD,
[cnuK
rByth,|
? #rXc%F
jlP*RX
`w
6Qsah
h]s6)tII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 x)>q
tG$O
[f@U6
,A{Bx`o?
C<J*C0vQO
QWOPCoUet
ch8VJ^%Ra1
VF2,(f-*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tTv$L>
z]N#.utQ
Nl YFS?5
m
.(ja
Em&3g
VkJ">0k
i$] :Y`3h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Hes!uy
i[KXkjr
%J1'>nI!q
m[=SCH-;
Dh`&B
7310'wc
;t +p2i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b~&cYk'
5b"=m9{g
FBl,Mky
g5|&6+t.
>Y4^<!\v
9mHCms
tkV[^OeU>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6kp)'wz`
3Y#
CfW#Wk:8J
KOe]JDU
<y?+xZM]#|
7Z2D}O+
lB _9b_|2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8US35t:M
pHR`%2!"t
UZt3U
a&J
6?}|@y^fb
kq=Htbv7
(zsmJe
w;@v#<q6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0>j0L8#^p
G$YF0Nc
?W ^`Fa)]o
NUiv"tAY
o]p$
w[5
X_-/j.
@}UOm-M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t@lTA>;U@
o&q:b9T
rk=w~IZJ3
b/.EA'/
SKf
;Fe
)LG!"~qiz
U{EcV%C2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g N
E"z
2|!jst
MIr[_
hT=E~|O
zwUZ*Se
P<1&kUZL
y1Br4K5C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3NwdE/x\
Y]&2E/oc
Rz>@G>b:
!x-9A
Ei,dO;&
wMm+E "}W
!Y^B{bh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qm=mebY
F9_X^#%L
ODCN~7-@
xjDaA U,
v~^*L iP+
]C_$zbmi
U&+lw=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s8LrO(=
j}%C;;MPH
noWwX
KmF+3g~#s
zW95qxXg
DQ6pe)E|
(aq^\#9btO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Vy}oFT\
g3w-Le&T
Y,%G5X@S<
@rW%*?$7
O;;vz+ j
W-"FRTI4
;fY)7
'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t7$2/C
x6~`{N1N
M
}15ooe%
L5>.ku=T
7G8M+i3q/
"IsDL^)A9
P^bcc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Xo_C_:B
DU[vLe|Z
%xI,A '#
~%:23mIk
@k2nID^>
?IV3"\5
s@bo df&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JS1''^G&.
DJhCe==$v
hAp<$7
N)Z,/w9
Vg4N7i
t.oP]_mI
+3n07d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ra k@oW]
u($y<Q)=
YTpO4bX
aYQIe7J90J
q.>{d%?
J@c)SK%2h
Yl#r9TM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r9uuVxBD
7Z/KXc[b
SXA_P{j&a
)xuvY3BPB?
EsU-Ckb_2:
=FXZcP>h
C-abc+/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L}1|R*b
0a??8?Q1G
c} GH|i
ee.#Vhz
~4\J}Kn
}0Qex=vkO
?6F\cl0.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T[w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