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查有梁 <'G~8tA%v
U.{l;EL:T
>
hH0Q5aL
pKS
{ 6P
一、备课的经验 ,sGZ2=M}J
sdCvG R e
R/`q/0T.
7H>@iI"?
1. 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vEW
n$3<
n4lutnF
wM_c48|d
Z0De!?ALV\
2. 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目,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Nm):9YQ/
#yI.nzA*
,#W
5PcJZi^.l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Q?w?DE|
'B0{U4?
%<8nF5
6dAEM;$_Z
二、上课的经验 a^5^gId5l!
09o~9z0
wB>r(xQ'
Z`3ufXPNlO
4.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HyiFy7j
$(Ugtimdv
/WPv\L
22(*J<
5.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w<9>Q1(
NrDi
(J"T]-[
0tk#Gs[
6.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I &* _,d
:T3/yd62N
avp;*G}
)x#5Il
H
7. 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9]$8MY
0i[zup
mYB`)M*Y
mmw^{MK!
8. 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KQ28r
o
A*G
三、考试的经验 zBf-8]"^
ihT~xt
AgF5-tz6x
9. 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iV.p5FD
*0Gz)'
2}}?'PwwT
?(KvQK|d4
10. 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 T)7TyE|"2g
AV&yoag1
f<y&\'3
o7&4G$FX~
11.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D`zKYwX1
4aZCFdc
iZ[tHw||
HW=xvA+
12. 每次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Hm'6TR!
ApPy]IdwX
'Tb0-1S?
Tc
ZnmN
四、提问的经验 7x.%hRk
Pn TZ/|
!>;w!^U
}IUP5O6
13. 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 b5ie <s
67<CbQZoN3
CKARg8o
4 9w=kzo
14.提问与思维。“选择思维”的问题是:“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前瞻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要有预见。 3
%(Y$8U
:q2YBa
993d/z|DX
{V2bU}5
[
15.“情感思维”的问题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尝试体验;“换位思维”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 }6~)bLzI}
ZW ye>]
2tr
:xi@
LZWS^77
16. 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i^%-aBZ
j8HOc(
五、综合的经验 Gj6. Iv
NXgRNca
Fe="EDh
17.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eOrYa3hQ
^tE_LL+ji|
ce5nG0@#
&tBA^igXK
18. 每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 Zd<[=%d
D9^7m
j?e
k}BDA|\s
N$'>XtO
19. 每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9i9s4u^
94z8B;+H]
A[9NP-~
~L){
O*Z
20. 要珍惜时间。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良好的人格。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