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来自freekaobo官方微信群群友
考博成功后,百忙中抽出时间写的考博成功经验分享,我代表全体考博群友、考博人向他表示感谢!谢谢你对师弟师妹留下宝贵的考博财富!
N
K@6U_/W ,Qo:]Mj */@I$*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xh25 *y
考博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还要承担风险,对于已经上班的朋友,考博更是困难重重。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考博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习方法得当,并且不断积累和进步,最后的结果其实是可以预料的。 F,K))325 X(8LhsP
]ab q$Y' 很多人来问我考博有什么建议,其实我觉得我并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所学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我们首先需要针对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考博规划,而这一点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成,别人并不能帮到什么,而且我也相信每一个考博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能力。所以这篇文章更多的是我个人经验的分享,包括有许多偶然的因素导致了我最后的成功,我个人觉得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当然我也有一些建议,可能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会有一定的帮助。文章会分成几个部分,主要介绍我考博的背景,然后是一些前期的准备,再到备考的方法和一些其他的建议。 k;SKQN j+gh*\:q
pbwOma2 考博背景 . _Jypk8
我从本科开始,就一直是心理学专业,这对于我考博实际上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我首先要提一点就是,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博,在同等条件下,导师都会更加偏向于本专业的学生。并不是说跨专业的朋友不好,而是本专业的学生有很多优势,比如本专业的学生不需要接受额外的专业课程或者专业培训(最常见的是实验技术和统计方法),本专业的学生对学科领域更熟悉等等。因此,对于跨专业的朋友,我们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相应的技巧,把基础知识学透、理解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么做第一能够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其次还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快速适应新的专业。
8$IUit h
除此之外,我个人喜欢从事科研学术工作,所以从本科考硕士是因为想做学术,硕士一入学我就决定要读博了,也是因为想继续做学术。在硕士阶段我也做出了一些成果,发了几篇文章,其中有两篇是CSSCI,另外和一个国外学者合作了一项研究,写了一篇英文的文章投了SSCI,目前还在外审。这些背景对于我考博都有很大的帮助。我看有很多人问,没发文章能不能考博?当然可以,但是如果有文章会更有优势。毕竟现在的硕博培养都是以学术科研为主导的,博导也希望能找一个科研能力强的、能发(英文)文章的学生。所以我个人觉得,考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至少要提前一两年开始准备,最好能够发一篇质量好些的文章。在这里强调一下,尤其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或专业,文章很重要,没有文章的人有可能初审就不通过了。考试制的话可能对文章的要求会稍微低一点,但是进入复试之后,博导们还是会看重你做过什么样的研究工作,其中就包括文章。 Pj BBXI1i C58B(Ndo
}6{00er 总之,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对于考博的成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缺少这些支持,则需要从其他方面去弥补,意味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所以,我认为即使是跨专业,还是要尽量争取在考博的专业领域中有发表过文章。
3.ShAL
前期准备 TXs&*\
其实我本来打算出国留学的,所以一开始我并没有准备考国内的博士。但是前期的工作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一般来说,无论是考试制还是申请制,提前联系导师都是有必要的。具体说一下我自己工作,在招生简章出来之后(国外的话一般会提前公布Ph.D项目),就可以开始联系导师了,具体可以发邮件,跟导师说自己有意愿要考取他/她的博士,最好介绍一下自己做过的研究工作(发文章的优势在这里已经体现出来),然后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可以查阅他的文章看看他最近在做什么),希望能继续跟着他学习等。之后就等着看有没有回复邮件了,一般都会回的。 GyFA1%(o ~u[1Vz4#3
4V
mUTMY 联系导师的同时,也要找好老师帮自己写推荐信。我这次申请北师大其实很幸运,因为之前GRE成绩不理想,申请不到想要去的学校,所以想申请北师大的一个教授(跟我的硕士导师认识,她们的关系也还不错),没想到这个教授说要了自己的研究生了。所以当时有两个备选方案,考取中科院或者天津师大。本来已经开始在准备中科院的考试了,结果到12月初的时候,我的硕士导师去开会,结果在和现在的博导聊天的时候发现他还没有学生,于是向现在的博导推荐了我,才有了这样一个名额。当时剩下2个星期不到的时间,要提交很多材料,其中包括个人自述和一份1万2000字的研究计划书,还好我当时准备申请国外的材料都能用上。后来初审的结果也不错,75分过了(60分合格)。虽然这个机会的到来有偶然的成分,但是我觉得之所以我的硕士导师推荐我,也是因为我一直有跟她表达我考博的意愿,而且也确实做了一些研究,平时也帮她做了一些事情,我们的师生关系也很好,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很多时候,机会是不可预料的,但是只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机会来了就能抓住。 #P!M"_z %* gg6Q
iHQ$L# 7 我认为做很多事情都要主动,有很多想法要主动表达,看到有任务主动去完成,因为导师也好,同学或同事也好,他们不会主动来找你,如果我们总是能够主动出击,不知不觉中这些行为就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再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关于我们和西班牙学者合作的一项研究。一开始,我只是写个邮件找她要研究的材料,没想到她很爽快的就给了我,之后我就去找我导师商量,问她是不是可以跟这个学者合作做一项跨国界研究,结果我导师也同意我的提议。于是我们就开始各自收数据,然后西班牙的学者帮忙分析数据结果,我们这边也开始写文章,然后她帮着改,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虽然现在投稿的结果还不知道,但是这种科研经历在考博的时候是很加分的。假如当时我自己没有主动发邮件或是跟硕导提议,可能今天也不会有这样的成果。 <1_3`t &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