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了一整年的事情终于在这一刻尘埃落定,已被本校同济交通博士录取。那么,在录取的第一时间,当然要来给各位分享一下这次考博的整个流程与感悟。 ?>4^e:
=1`
oVc_(NH-
这次考博整个学院总共只刷了四个人,今年考博考研都不难哦 T3'dfe U
q SCt=eQ
a)y8MGx?
ywi
Shvi8
考博还是出国 Hr96sN.R
h r* KDT^!
2&Wc4,O!i
事情还是要从三年前说起。三年前考研的时候,虽然我的初试总分交规方向第一名,但是在复试时候还是比不上985高校的同学,所以本来报学硕的我还是被调剂了专硕。 )Cu"M#`
L7a+ #mGE
T'fE4}rY
学硕和专硕其实对只想读研的同学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对想读博的我来说却是杯具~学硕可以在研二的时候转博变成硕博连读(转博以后马上就享受博士待遇,也不用写硕士论文了;区分于直博,直博是保研的时候直接保成博士,上来就是博士待遇了),专硕想读博只能考博。 auL?Hb
9at7$Nq
*$(9,y\
其实,一开始还是比较纠结到底是去申请国外博士还是本校考博。经过了一两年的纠结,最后还是选本校考博,主要的考虑点有以下几点: D/@:wY
l3l[jDa, 2
i aP+Vab
1.出国的话,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去国外看看世界,那没必要,在本校读博期间也可以国外联合培养博士。 J^0co1Y0
2.我认为,读博最最最主要就是看导师,去好学校也只是为了找到好导师。而我现在已经有一个特别好的导师了。 Ww)qBsi8
3.换学校,意味着99%要放下现在硕士期间的成果重新开始一个新的课题,意味着要放弃我前面做的基础工作。 pS0-<-\R
4.出国对我们宅男来说还是太远了啊,特别是超过五小时的飞机我是拒绝登机的。 h1JG^w$ 5
M7!&gFv8
$\m=-5 0-
当然了,爱一件事的时候,你能找到一万个理由去做它,但是不爱这件事的时候,你又能想到一万个理由不做它。所以,其实我一开始就在心底里想好了在国内读博也说不定。 {7B$%G'
o` ,&yq.
"+Xwc+v^
那么,就考博吧 s~M!yuH
BC!l)2
y(6&90cr
从今年开始,全国各大高校的考博其实已经开始逐步改成“博士申请-考核制”,这是因为博士做的科研,对每个专业里面的每个老师来说都不同,那么考博的时候用某一门专业课,某几本书的知识来鉴别这个人是不是适合读这个专业的博士其实是不合理的。 fN8A'p[
r `28fC
FW[<;$
所以,笔试的考博确实是在逐渐的取消。嗯,今年同济考博确实也好几个学院都取消了笔试初试。但是,很不幸,交通学院并没有取消,只是把以前的“考博”两个字改成了“博士申请-考核制”,然后其实还是需要考初试+复试。 q&
4Z.(
\!z=x#!O$
o"QpV
>x
报名与材料审核 wF3mQ_hv:@
|K/#2y~
6t/})Xv
考博报名的时候,就已经要选择导师了,实际上也就是说需要导师同意要你,你才能报他。所以,如果想要考博,建议在研二的时候就要赶紧联系目标院校的导师。 "0zMx`Dh
q w|M~vdm
~iF*+\
考博报名的时候需要提交材料,会根据材料评分,在其中选出几个人为优秀(今年为4人,1个智能交通方向,3个交通规划方向),可以免初试直接进入复试。然而,竞争真的是比较激烈,我申请的时候手上三篇论文,两篇英文会议加一篇中文水期刊,加上一个校级大创一等奖,还是没能评上优秀,也是因为确实读研期间花在打游戏和修仙上的时间太多了,没多拿几个奖,也没能拿到任何一个奖学金。事实证明,研究生数学建模和奖学金还是能加挺多材料分的,还有就是最好还是至少发表有两篇论文以上,否则就真的有点比不过别人。 OkA-=M)RI:
dpE\eXoa,
3=sA]j-+
(
HRx#}hN?+
那没关系,不就是初试嘛,笔试什么的比学术简单多了,作为一个曾经的考研狗,还有什么考试可怕呢,好好准备就行。 BFj@Z'7P
fbo64$!hZ
:M|bw{P*
eQ9{J9)?
初试备考 bis/Nfr]
3S'V>:
a;/4 ht
交通学院考博初试两门:英语、专业课。专业课是只能选2043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基础。 jCKRoao
uvD6uIW<
4B (*{
1.专业课 <uv{/L
b
w8FZXL
比较坑的是,专业课并没有给出参考书目以及考纲,翻到好几年前的考博招生文件里面倒是有一句话: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基础(应用数学<含数理统计、微分方程、矩阵>40%、分析论述或逻辑分析 30%、运筹学方法与模型、弹性力学、信息论基础三选一 30%) Ds L]o
tGM)"u-
P]dDTh~e~
应用数学:坑就坑在,这些都没有说会考察到多深的深度,例如微分方程有常微分方程有偏微分方程,又有齐次非齐次低阶高阶;矩阵有考研的入门线性代数,也有到后面矩阵论矩阵分解、矩阵范数等等,完全不知道复习到什么程度。 \4zvknk<
5:n&G[Md
%qja:'k
复习起来很盲目,只能尽自己可能去复习了,我在花了两个星期补完考研的高数线代概率论基础上,再加了《数学物理方程》(主要讲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实在是很难啃)和《矩阵论》(比前一本好啃一点,而且也对读博期间的研究有帮助),然而最后发现实际初试的难度比考研的难度简单很多。 )2rI/=R
R+!2 j
r OB\u|Pg
但是,应用统计部分我没有复习好,考了假设检验置信度最小样本数那些没复习到~~ #docBsHX&s
/0SPRf}p
c%uhQ62
逻辑题:一道是送分,另一道嘛,各位可以试试: }zLe;1Tx
pR\etXeL d
#
+ n
&
1egryp
b[RBp0]x
HJg)c;u/2;
小刘和小红都是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的生日是M月N日,两人都知道张老师的生日是下列10天中的一天,这十天分别为3月4日、3月5日、3月8日、6月4日、6月7日、9月1日、9月5日、12月1日、12月2日、12月8日。张老师把M值告诉了小刘,把N值告诉了小红,然后有如下对话: XTZWbhNF
Iun!rv
mT-5Ok&TUe
小刘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红肯定也不知道。 kO2im+y
小红说:刚才我不知道,听小刘一说我就知道了。 dWm[#,Q?
小刘说:哦,那我知道了。 G9VzVx#T#
?pQ, 5+8
|ZRl.C/e
请根据以上对话推断出张老师的生日是哪一天,写出推理过程 |<BTK_R
s
V
[|op
d5zzQ]|L
f#X`e'1
Bpk%,*$*)
运筹学: Gl1`Nx0
完全就是送分课本题了,按考研的运筹学准备就没问题。 1U"Y'y2
Ho"FB|e
7Uj[0Awn
顺便说一下:经过考博的运筹学复习,以后我可以同时提供交通工程和运筹学两门科目的答疑啦~ x$s #';*
0U$6TDtmE
(Yw5X_|
最后的分数的100满分我拿了69分。 MuO>O9
7
\sRRLDj%
wbr"z7}
2.英语 0tsll1
$6'xRUx X
考博英语的难度大概是:GRE的填空题+考研难度的完形填空+专八难度的阅读题+雅思难度的写作题。 H!45w;,I
y*7ht
{B
*`l>1)B>
对于我一个考过GRE、考研、雅思的人来说英语就比较轻松了。基本上只是背了一下单词加上练了几篇作文就上了考场,满分100,最后考了65分还是比较正常,不算特别高也不拖后腿。 nh E!Pk
wT.V3G
BO{J{
C]r$
F^Q
复试规则 3\'.1p
Rw.
Uz&
[C d2L&9
这次报考的人里面有49人需要考初试,然而两门课40分的极低分数线也只有23个人进复试,交规方向只有3人。 %@rh\Z
`__CL
)N|
6,c,i;J_
然而坑爹的是官方发布的复试录取原则是: H-rf?R2
MRJ dQCBV
,*%8*]<=
x?j&Jn_@w
jf$t
里面完全没提到初试,那就是说我复试考第一比别人高二十分没卵用,多一分都是浪费。他们材料分数比我高,我进入复试反而变成了劣势。 WrD20Q$9Q
Ar)
:D#D
S`*al<m
Az)P&*2:'`
复试备考 wvc?2~`
Gu%`__
\Xkx`C
复试的时候,不同方向的笔试和面试都不同的。当然,在读研期间我可是经历了15、16、17、18年的考研复试,先后帮助了有应该上百个考研的同学考上,复试的套路应该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然而其实轮到自己备考的时候,还是坐立不安。 gbInSp`4
.:lzT"QXI
7)a=B! 8M
1.专业笔试和英语笔试 \]r{73C
Y&j6;2-Z
嗯我这里介绍的是我们交规方向的笔试备考,其他方向的话其实按考研复试来准备就行,据了解他们考博复试的笔试题目跟考研复试差不多。 r^
"mPgY
\XpPb{:>
@RnG K 5
完全错误的备考方式:备考我是完全按照考研的复试来,一开始以为跟考研复试题目应该区别不大,虽然对自己编写的考研资料还是挺熟悉,但是交通工程这门课确实需要最后背的东西也有挺多,最后真是背到生无可恋,再加上自己当初的笔记的字确实是丑出一定境界,备考心情可以说灰常的差! ZU:gNO0
&bL1G(}
*wSl~J|ZM%
正确的备考方式:另外,我还是准备了一些自己的硕士论文和博士研究计划,事实证明这点非常重要。考博的复试跟考研的复试其实侧重点是完全不一样。考研复试注重你的基础知识,但是考博阶段就很侧重于对硕士成果、攻博计划、交通素养的考察。 xApa+j6I
d[S!e`,iD
k?";$C}#
结果最后的笔试题一出来,跟考研复试完全不同。题目是简述硕士成果和攻博计划加三道素养题,总共五个主观题。有一道我是不会,其他的就随便写写。 :]//{HF
SS`\,%aog
leD?yyjw7
英语笔试的话,对我们这些久经沙场的人来说还是很简单。不过其实是考的交通工程的知识用英语答题,有很多术语比如增长系数法什么的并不知道怎么用英语写~ 7"QcvV@p
A l` ;SWN
`n %~#TJ
2.英语面试 huQ1A0(no
1/{:}9Z@
时间超短,简要介绍自己然后老师开始问交通专业问题,问四五个问题就结束了。个人感觉这个时候老师看的就是你能不能流利地回答,内容其实不重要。 r`&ofk1K
#A))#sT'R
`#(4K4]1.
3.专业面试 |fJ,+)_(
这个绝对是重中之重。关注点还是在于你的硕士论文和博士研究计划,这个一定要好好准备,以及博士研究计划中的细节,一定要很清晰。进门先介绍自己跟自己的攻博计划,然后老师就会围绕着你的攻博计划开始怼。 .CYq+^
2
Sr'B;`p
SKS[Lf
然后也遇到了一些跟攻博计划无关的问题,应该是考察随机应变能力的吧,比如说我遇到了两个
AI)9E=D%
-p)HH@6a
pG4Hy$e
=X1$K_cN
w"sRK
'}
OrFN
1.你觉得你做的研究,离真正的提高现实中交通系统的距离还有多远? T0SD|'
&{
f5F7E@
p1&d@PF&&
2.如果以后有一天你遇到了东南大学、马里兰大学的学生,你觉得你要怎么样才能保证做得比他们厉害? E+01"G<Q
`\qU.m0(j
2T|L##C
l >O]Cpt
感悟 Npu;f>g0_
G%6wk=IH
`=\G>#p<T
复试的面试完走出来的那一刻,我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激动。 S=my;M-
不是因为我面试表现得多好而激动,而是我深深的觉得,我真的狠狠地给自己本科学校争了一口气。 +I/P5OGRN
5 i#B?+Y
P EbB0GL
~\Ynih
面试结束的那一刻,在我快推开门的时候,面试的主考官老师说,她还记得三年前考研复试面试我。老师还记得我的本科,广东工业大学。 O
,DX%wk,
z1"UF4x*
m t*v@'l.
她说,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广东工业大学在你以后还有没有学生来 foN;Q1?lS
我很可惜的说,没有 Ig6s'^
U}
g%`<
hMD yE.X-
出来以后,我突然觉得,可能是因为我,这个老师认可了我的本科学校。 -7yX>Hjl
也可能是因为老师也跟我有相同经历,从一个双非的学校逆袭。出身不好又有什么关系,现在她已经成为了同济交通,甚至交通规划界的学术领头人。 7'<4'BGzl]
P]y5E9
k
X~j
A*kmAj
我并不觉得我本科广东工业大学就怎么样。相反,我想用我的努力,让大家认可我,甚至认可我们广东工业大学,这是我的梦想 ,%:`Ll
t]$
uIba{9tM"P
6Z'zB&hM}
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作为广东工业大学的学生我很自豪,我觉得我和我的母校得到了认可。 nU`;MW/^w
H37Z\xS
bM!`C|,[s
!O.B,
宝贝很好,下次还买。广工的学生很好,下次来还要 Oc8+an1m
YvU#)M_h
E+>;tLw3j
现在,我终于又可以在我最爱的地方,做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继续帮助更多考研考博的学弟学妹,继续为梦想而努力! tF;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