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K`iv c N"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掌握牢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在科学和专门技术领域取得独创性成果的公安高层次创新人才。
ohF JZ' 二、报考条件 ROg(U8
N (一)政治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思想品德良好,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强,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无不宜做公安民警的其它情形。
A'q#I>j` (二)年龄条件:
L\)ZC 1.报考非定向就业
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4年7月1日以后出生)。
g!$!F>[ 2.报考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4年7月1日以后出生)。定向就业只招收公检法系统机关及其事业单位的在职工作人员。
jhXkS
j (三)学历学籍条件:
bvv|;6 1.报名时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c(:f\Wc3Z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19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一般不接收提前毕业的硕士生考生);
0Fk5kGD,&K 3.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
|B'9\OkP[= 4.同等学力人员,即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截至2019年9月1日)且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3d"wW]}7K (1)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及目前从事专业相近;
i`QKH (2)提交补修与所报专业相关的硕士学位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单;
P;P%n (3)提交3篇以上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5000字以上学术论文;
X9p.gXF (4)已获得国家外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或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6分以上;
)-0kb~;| (5)同等学力考生在取得复试资格后,须加试两门本学科硕士阶段主干业务课程。
H<v'^*( 5.境外获得学位证书的人员(须在报名时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D B-l$rj (四)身体条件:考生既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细则的要求,还应达到以下标准:
rs,2rSsg! 1.男生身高应不低于1.70米(在职考生1.68米),体重不轻于50公斤、不超过标准体重25%;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在职考生1.58米),体重不轻于45公斤、不超过标准体重25%。左右眼裸视力不低于4.6(0.4)。无色盲、色弱。
[`^a=:* 2.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各种疤麻等),嗅觉不迟钝,无鸡胸、驼背、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纹身、少白头,无各种残疾,两耳无重听,无口吃,本人和直系亲属无精神病史。
N['qgO/ 3.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无慢性肾炎,无高血压。
k 8UO9r[ 在复试时我校按照以上要求对考生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复试、录取。
62 O.?Ij .2%zC & ; 三、招生方式 99:C"`E{ 攻读我校博士学位研究生可通过申请考核、硕博连读、公开招考等三种招生方式,取得博士研究生录取资格。
RoU55mL (一)申请考核
2$?C7(kW 申请考核制考生除符合报考基本条件中(一)、(二)、(四)等要求,还须满足以下条件:
J3n-`k8 1.下列院校的硕士应届毕业生:
clNkph (1)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gW-V=LV ( (2)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入围学科。
H-~6Z",1 2.博士申请专业与硕士学习专业相同或相近。
GH+r?2< 3.近三年内
英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QV{}K (1)大学英语六级≥450分;
c- }X_)U } (2)托福≥80分;
8ELCs<xI (3)雅思≥6分;
/4g1zrU (4)专业英语八级≥60分。
c&AygqN 4.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2篇以上论文,其中一篇须为SCI、SSCI、CSSCI或被二次文献转载(论文发表要求见附录《申请考核、硕博连读考生发表论文说明》)。
cFeXpj?GV
(二)硕博连读
Y8o)FVcyNy 硕博连读考生除符合报考基本条件中(一)、(二)、(四)等要求,还须满足以下条件:
8Le||)y,\ 1.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本校二年级注册在校的硕士研究生。
D'J0wT# 2.博士申请专业与硕士学习专业相同。
89o/F+ _b 3.近三年内英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kP-3"ACG (1)大学英语六级≥450分;
K?BOvDW"` (2)托福≥80分;
E;+O($bA (3)雅思≥6分;
.
koYHq (4)专业英语八级≥60分。
mGJasn 4.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2篇以上论文,其中一篇须为SCI、SSCI、CSSCI或被二次文献转载(论文发表要求见附录《申请考核、硕博连读考生发表论文说明》)。
FQqI<6; (三)公开招考
K%^V?NP*{Z 符合报考基本条件中各项要求的人员均可报考。
T`5bZu^c 已通过申请考核、硕博连读方式完成录取的
导师,本年度不再接收公开招考考生(参见报名前网站通知)。
#6+@M 四、报名程序 !*oi!ysU;O (一)申请考核、硕博连读
5u*-L_ 1.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J2'Nd' 时间:2018年11月5日至11月25日;网址:
http://yz.chsi.com.cn。
.
r[Hu40p 2.网上交纳报名费:
rEv$+pP (1)报名费只能网上支付,不接收汇款及现场交纳;
qzf!l"bT (2)未完成网上支付的,视为报名不成功;
kPF9Z "l (3)报名费一经支付,概不退还。
G>1eFBh } 3.确认报名信息:
o]; [R 申请考核考生应在2018年11月25日前向我校寄(送)下列
材料:
.ys6"V|31 (1)《2019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QlO0qbG[y (2)身份证复印件及学生证复印件1份;
r=X}%~_8X (3)政治审查表;
Qj.l:9% Gu2P\I2zx (4)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eC[$B99\ (5)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
$!8-? ?ML (6)英语成绩证明;
`"&da#N] (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不少于5000字);
Db;G@#x (8)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8f ms( (9)发表学术论文、获得科研成果等原件及复印件(报名截止前见刊)。
WXmn1^"kK} 硕博连读考生应在2018年11月25日前向我校寄(送)下列材料:
lJE93rXU (1)《2019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HmiJ~C_v`: (2)身份证复印件及学生证复印件1份;
%=
/) (3)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L7VG`h; (4)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
UmQ?rS8d (5)英语成绩证明;
1$%V{4bJ (6)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不少于5000字);
?84
s4BpV1 (7)发表学术论文、获得科研成果等原件及复印件(报名截止前见刊)。
m<0
&~rg 我校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查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核发准考证(报名系统中下载)。
wyQzM6:,yX (二)公开招考
=9"W@n[>W 1.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lhw()u 时间: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1月20日;网址:
http://yzb.ppsuc.edu.cn。
I+dbZBX 2.网上交纳报名费:
&9"-`-[e: (1)报名费只能网上支付,不接收汇款及现场交纳;
rwG CUo6Z (2)未完成网上支付的,视为报名不成功;
82]vkU (3)报名费一经支付,概不退还。
-tyK~aasQ 3.确认报名信息:
##EYH1P] 考生应在2019年1月20日-3月1日期间向我校寄(送)下列材料:
;Hj~n+ (1)《2019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ltD37QZQ (2)身份证复印件;
/Ne<V2AX (3)政治审查表;
6+KHQFb&N (4)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LZ({\5K#f (5)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
aBw2f[mo (6)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开题报告);
sSQs#+&=[ (7)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入学前提交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复印件)。
|R#"Th6mH! 同等学力考生无须提交(5)、(6)、(7)项材料,但须提交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KhW;RD 我校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查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核发准考证(报名系统中下载)。
,ML[Wr'2 五、报名注意事项 ~
DsECnD (一)考生登录报名网站,必须先注册为其用户,方可填写报名信息;
^=^z1M2P (二)网上提交报名信息、网上交纳报名费和确认报名信息三个步骤缺一不可,否则将视为报名不成功;
~2zMkVH (三)考生网上报名开始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如发现弄虚作假行为,我校将随时取消其报考、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r@o6voX (四)我校部分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请正确填写手机号并保持手机畅通;
XxaGp95so (五)考生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性别等信息必须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名前去公安部门更正;
^-a8V' (六)报名结束后,考生报名的信息一律不再更改。
j
OyvDY9\ 六、考核与考试 vUnRi=:| (一)申请考核、硕博连读
(
&frUQm 申请考核、硕博连读方式分为材料审核和复试两个阶段。
AT\qiznvP 1.材料审核
%Jf<l&K.` (1)研究生院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
a !mf;m (2)各培养单位对考生科研能力进行书面评估。
rX; Ys2vQ* Vm|Y$C 2.复试
ad_`x 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参加我校组织的综合面试和体检。
]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