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来自freekaobo官方微信群群友
考博成功后,百忙中抽出时间写的考博成功经验分享,我代表全体考博群友、考博人向他表示感谢!谢谢你对师弟师妹留下宝贵的考博财富!
\'E _ RfN5X}&A v8*ZwF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4
CX*,7LZ
考博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还要承担风险,对于已经上班的朋友,考博更是困难重重。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考博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习方法得当,并且不断积累和进步,最后的结果其实是可以预料的。 H _3gVrP_ ]Wd{4(b
?N11R?8 很多人来问我考博有什么建议,其实我觉得我并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所学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我们首先需要针对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考博规划,而这一点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成,别人并不能帮到什么,而且我也相信每一个考博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能力。所以这篇文章更多的是我个人经验的分享,包括有许多偶然的因素导致了我最后的成功,我个人觉得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当然我也有一些建议,可能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会有一定的帮助。文章会分成几个部分,主要介绍我考博的背景,然后是一些前期的准备,再到备考的方法和一些其他的建议。 7{<F6F^P -2
tZ
u8o7J(aQsR 考博背景 C
2oll-kN
我从本科开始,就一直是心理学专业,这对于我考博实际上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我首先要提一点就是,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博,在同等条件下,导师都会更加偏向于本专业的学生。并不是说跨专业的朋友不好,而是本专业的学生有很多优势,比如本专业的学生不需要接受额外的专业课程或者专业培训(最常见的是实验技术和统计方法),本专业的学生对学科领域更熟悉等等。因此,对于跨专业的朋友,我们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相应的技巧,把基础知识学透、理解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么做第一能够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其次还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快速适应新的专业。
B|, 6m 3.
除此之外,我个人喜欢从事科研学术工作,所以从本科考硕士是因为想做学术,硕士一入学我就决定要读博了,也是因为想继续做学术。在硕士阶段我也做出了一些成果,发了几篇文章,其中有两篇是CSSCI,另外和一个国外学者合作了一项研究,写了一篇英文的文章投了SSCI,目前还在外审。这些背景对于我考博都有很大的帮助。我看有很多人问,没发文章能不能考博?当然可以,但是如果有文章会更有优势。毕竟现在的硕博培养都是以学术科研为主导的,博导也希望能找一个科研能力强的、能发(英文)文章的学生。所以我个人觉得,考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至少要提前一两年开始准备,最好能够发一篇质量好些的文章。在这里强调一下,尤其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或专业,文章很重要,没有文章的人有可能初审就不通过了。考试制的话可能对文章的要求会稍微低一点,但是进入复试之后,博导们还是会看重你做过什么样的研究工作,其中就包括文章。 'c &Bmd40 "g=ux^+X\
E&&